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寂静之音     
王开岭 《廉政瞭望》2011,(17):51-51
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无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还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静”。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清寂,心境安谧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  相似文献   

2.
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它自身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而同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有自己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从而成为两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有着根本的区别。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放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必然陷入资本主义泥坑。在基本制度层次上不问姓“社”姓“资”,客观上是会导致资本主义化的。赞同“趋同论”、“交融论”的人,往往只看到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运行机制方面的某些共性,而抹杀了两种社会形态在基本制度方面的对立性。我们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参与经济全球化、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往来的,这与社会制度的趋同、交融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因素,不能说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了。民主社会主义是进行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树立“大循环”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领域,客观上都存在着结构性的“大循环”关系,而且,这些“循环”关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忽视、否认这种循环关系的存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造成消极影响。尤其是造成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不可逆转性破坏,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而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重新审视、重视和树立“大循环”的理念,自觉地修补和维护客观存在的各种“大循环”关系,实现发展模式的彻底转变。  相似文献   

4.
快乐大叔 《党课》2006,(5):12-13
快乐大叔上了几岁年纪,“新人类”算不上,更别说什么“新新人类”了。不过,毕竟快乐大叔不是山顶洞人,也没有活在真空中,对时下里流行的词汇和层出不穷的“人类”们也好琢磨一番,研究显然谈不上,顶多也就是“探微”吧。  相似文献   

5.
张帆 《新湘评论》2012,(9):48-49
近几年,无论您走进影院还是打开电视,银幕及荧屏上的年轻女演员几乎是一张面孔,大都是瓜子儿脸、高鼻梁、柳叶眉、大眼睛、双眼皮儿、长睫毛、尖下巴的“标准”美女型。其中人造的成分相当大,于是就形成了无论她们扮演哪一类的角色——无论正面反面、古代现代,甚至战争片中的人物也一样漂亮养眼。假如在一部作品中有好几个美女演员,那就更麻...  相似文献   

6.
张帆 《学习导报》2012,(9):48-49
近几年,无论您走进影院还是打开电视,银幕及荧屏上的年轻女演员几乎是一张面孔,大都是瓜子儿脸、高鼻梁、柳叶眉、大眼睛、双眼皮儿、长睫毛、尖下巴的“标准”美女型。其中人造的成分相当大,于是就形成了无论她们扮演哪一类的角色——无论正面反面、古代现代,甚至战争片中的人物也一样漂亮养眼。假如在一部作品中有好几个美女演员,那就更麻烦了,  相似文献   

7.
“以煤补农”:“以工补农”政策在山西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讲,我国现阶段都必须选择“以工补农”政策。山西作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省份,“以煤补农”成为“以工补农”政策的现实选择。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以煤补农”政策,可以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和政策资源的再分配,有利于山西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俊光 《唯实》2005,(6):64-6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以人为本”明确地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之一,很快就在全社会激起了热烈地回响。这决非偶然,而是因为人同此心:无论古今中外,“以人为本”的思想实为人心所同具。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一开始就确认了“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因而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就明确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直到半个世纪以后,恩格斯在回答意大利人卡内帕时,仍然认为只有这句话才能表述…  相似文献   

9.
红色的湖南     
贺家弼 《湘潮》2011,(9):1-1
湖南是红色的。意象里的湖南,红的是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的恣意豪情,红的是爱晚亭旁“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浪漫,红的是岳麓山上“青山埋忠骨”的悲壮色彩。这种红。纯粹、浓烈、激扬。离开故土虽然已近50年,但无论在福建前线,还是到浙江工作,我对家乡始终有一种深深的眷恋,魂牵梦绕,因为我的根在湖南,是三湘大地哺育了我,湖湘文化深深地渗入了我的血脉。  相似文献   

10.
陈亚楠 《新湘评论》2014,(16):29-29
节日期间,孙女儿来看爷爷奶奶。话没说上十句,就用了七个“然后”。我说:“你怎么啦,连话也不会讲啦?怎么‘然后“然后’的,用了那么多。是‘然后’呢,还是‘然而’,我都搞不清了。”她笑着辩解说:“现在都是这样讲的。”这才引起我的注意,在公交车上,在地铁,甚至在电视里,青年人乃至中年人的话语里果然出现不断的“然后”。  相似文献   

11.
大家看了电视,听了广播,晓不晓得十七大说了“科学发展观”的事?(互动环节) 看来还是晓得一点,但总体上还有点生疏。十七大报告说: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去。我们现在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国际恐怖主义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全球性政治问题之一。目前,国际恐怖主义日益泛滥,其中“东突”分裂分子的恐怖活动不断发生在地处我国西北边疆的新疆地区。其组织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危害性上都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领土完整、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当前,正值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正确认识“东突”问题对我国西北边疆安全的威胁,及时制定应对策略,才能保证新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06,(7):56-56
石仲泉在6月12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念,并不等于对中国的真实实际能有正确的认识。建国后党犯的错误,无论在经济生活方面还是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都是因为党的决策严重不符合那时中国的真实实际。“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的错误是如此,反右派斗争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直至“文化大革命”所犯的错误,莫不如此。正如毛泽东对调查研究的认识一样,开始是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随后补充道: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出场,尤其是“学术中国化”运动的开展,由中国共产党建构的“中国化”概念愈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面对来自国民党人、自由主义者等对“中国化”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质疑和歪解,中共着力从“异质还是同质”“虚假还是真实”“复古还是创新”三个维度与之展开了话语论战,由此形成一幅“争”与“辩”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5.
郭世佑 《当代贵州》2011,(28):28-29
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就在于它的“破”和“立”,所谓“破”是指它不仅推翻了延续268年的清朝腐朽统治。也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制.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所谓“立”即指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开始了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政治现代化历程。而无论“破”还是“立”,都源于百年前辛亥先驱的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相似文献   

16.
陆华 《唯实》2009,(5):25-28
黑格尔在构建其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法哲学原理》的最后部分,提出了“世界精神”这一理念,旨在寻求一种能够调解国与国之间矛盾的理论基石;而20世纪末最早由宗教界人士提出,并迅速得以广泛传播的“全球伦理”亦在试图构建一种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从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框架。两者虽有不同,但本质上都在追求一种“普遍的善”,都在寻求人类未来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学会辨别人才,做到“慧眼识英才”,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识才,关键是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听其言、观其行,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从“言”上说,主要是看一个人是“言过其实”还是“言必有据”,是“言而无信”还是“言而有信”,是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不放空炮,还是君子动口不动手;  相似文献   

18.
发掘文化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文化蕴含着巨大的力。这种“力”并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因而人们形象地将文化之力称之为“软实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而文化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身的。那么,为什么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呢?  相似文献   

19.
陈鲁民 《唯实》2002,(11):80-80
孟子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禽兽行事 ,无论交配还是杀戮 ,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不知隐蔽遮丑 ;而人多是讲面子的 ,如果要干些不太光彩的事 ,一般都在背后无人时 ,即所谓“风高月黑夜” ,这便是“几希”之一。有鉴于此 ,古人特别看重“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 ,说是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 ,更须谨慎从事 ,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慎独”很难 ,真正能做到者不多 ,所以尤显其难能可贵。还有一种修养是“慎黑” ,人在黑暗中 ,不见庐山真面目 ,行善无人赏识 ,作恶也难受惩罚 ,此时此刻 ,也须谨慎安分 ,自觉遵纪守法。战国时 ,有一次楚庄…  相似文献   

20.
一出革命京剧《海港》,使主抓此戏的张春桥获得了“两出戏书记”的美称,也使他进一步密切了同江青的关系。主抓样板戏的江青更是重视有加,免不了对工作人员指手画脚,一再动怒。无论如何,由于优秀演员、导演以及全体摄制组的努力,使“海港”这出现代京剧无论在舞台上还是在银幕上,都获得了成功。本文以活泼流畅的语言,记叙了《海港》诞生及走上舞台及银幕的经过,极具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