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荣桓元帅曾经告诫一些党员干部:不要以为你很高,这种高是因为你骑的马高。下了马,该多高还多高。诚然,当上"官"、骑上"马",比普通老百姓确实权力大了、地位高了,但必须明白的是,党员干部的地位是人民群众给予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只有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唯一正道。否则,就会陷入官僚主义的泥沼。罗荣桓元帅自己就做了很好的表率。他不管是做基层工作还是担任高级领导,从来都把自己看做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即使后来担任重要职务,也从不对自己搞特殊化。他很乐意接近群众,也很容易联系群众。为此,有同志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扬他:革命友谊重山河,首长关怀暖心窝。帅府门前客不断,单车倒比汽车多。  相似文献   

2.
在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以及市委四届一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多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是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新形势下,对全市党员干部发出的动员令,也是对党员干部必须提升“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能力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3.
安建设 《新湘评论》2012,(24):33-34
党的十八大报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民”一词出现了145次。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4,(1):37-38
少数党员干部得了“软骨病”,面对诱惑“气短”,见到金钱“手软”,对待名利“眼红”,遇到困难“腿软”,碰到上级“膝盖软”,对待群众“翻白眼”。生理上的“软骨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危害生命健康;而精神上的“软骨病”,则会让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脱离人民群众,不断腐化堕落,损害党的形象。要医治“软骨病”,需用“三剂良方”,方可割除毒瘤,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5.
论“为民”     
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和价值观,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是我党的力量之源。当今共产党执政,党员干部必须继续保持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去推进科学发展,化解经济社会“成长中的烦恼”,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真心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金堂县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面对党旗问三问”活动,具体内容是普通党员问:“在党旗下,昨天,你说了什么?今天,你做了什么?明天,你将留下什么?”干部党员问:“入党为了什么?在职干了什么?为民做了什么?”使不少党员干部在“面对党旗问三问”活动中重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 时下,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在抓经济建设时,忽视了思想建设。比如在工作作风上,有的党员干部“公仆”意识淡薄,叶群众提出的问题敷衍搪塞,常常是说得…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解决“四风”问题,以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四风”是一种不正之风,为害甚烈,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其中,一些党员干部在党内不称“同志”称官衔,其实便是官僚主义的官本位思想。在党内一律称“同志”不称官衔,看起来是一个称谓之事,实质是群众观念、  相似文献   

8.
人民群众的事情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再小也是大事。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的政府,要找的人首先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偏远、欠发达的民族山区县的党员干部,应常怀“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之心,对群众有深厚的爱,有真挚的感情,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9.
日前,在学习宣传杨善洲、沈浩等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广大干部要以杨善洲、沈浩为榜样,努力做让人民群众“信得过、忘不了”的好干部。何以让人民群众“信得过、忘不了”?这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认真思考和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10.
一是要具有平民意识。领导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你是人民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而在整个社会群体中。你又是普通的一员。也是一个平凡的公民。因此。领导干部不能以“父母官”自居。高高在上。当官老爷。要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在掌权之后多想无权之时。常“以百姓之心为己心”,自觉地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来造福人民。回报人民。做到为民着想。替民办事。帮民解忧。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11.
唐剑锋 《实践》2013,(9):55
党中央提出,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这“三观”,是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党的形象和战斗力的反映。
  领导干部是否有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直接表现在思想上、作风上、世界观上,因此人民群众可以直接看到、听到、感受到。在这“三观”上,谁都无法作假掩饰自己:你是什么人,就会有什么表现;你有什么思想,就会做出什么选择。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像一块试金石,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是不是金子、成色是多少,都会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国内一家卫视搞了一台领导干部访谈节目,一位后发地区“一把手”的谈话给人印象极深,他没有像别人一样奢谈政绩,说的最多的是“四要”,即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应该“要放得下架子,要听得进真话、要办得成实事、要经得起考验”。笔者觉得,作为一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党员干部,如何把握“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日报》日前刊登包心鉴的文章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公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这是“权利本位”。与“权利本位”相对的是“权力本位”。回望以往,某些改革不够彻底不够到位、人民群众不够满意的根本原因,是游离了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和调动全体人民积极}生这一根本前提和根本目标,改革仅仅局限在机构内部,成为部分人的权力再分配。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执政为民,就是把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根本工作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执政为民,历来是中国百姓的政治要求和社会希望,也历来是我们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最高政治道德标准。于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既表达了老百姓的强烈…  相似文献   

15.
安建设 《学习导报》2012,(24):33-34
党的十八大报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民”一词出现了145次。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16.
王松 《奋斗》2009,(2):13-14
自从2008年9月全党上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在中央提出的“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指导下.全国海关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努力解决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使人民群众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得到了一些实惠,初步尝到了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少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问题直接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危及党的执政基础。、我们从三个维度提出解决的思路:一是确立人民第一理念,教育党员干部用好手中的权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二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彰显执政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夯实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以科学的群众工作方法为抓手,提高党员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和能力,保障群众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沈小平 《前线》2009,(7):60-60
记得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并强调指出:“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针对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思想懒惰”倾向,他批评说:“我们的思想懒汉不少,讲现话、空话的多。”  相似文献   

19.
义马市地处豫西,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素有“百里煤城”、“银杏故乡”的美誉。义马市委组织部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方面.始终坚持“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使人民群众得实惠”.积极拓展“六大员”作用发挥平台,努力打造远程教育的“生力军”,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陈志贵 《学习月刊》2009,(20):60-60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蔡甸分局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边学边改.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做到了“四个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