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月份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减少,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则与1月份相同,而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2月份的整体房价涨幅均有所回落。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为"温和上涨"。客观而论,对于我国当下经济现状,房价告别此前两年的"大幅上涨",进入"温和上涨"的通道,确实是一个好现象。  相似文献   

2.
今年两会前夕,人民网推出的"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社会保障、司法公正、反腐倡廉、个人收入、房价调控、医疗改革、物价调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教育改革位列其中。两会期间,这些问题也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轮力度前所未有的调控:2010年,针对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一年之内中央政府3次出台调控措施,动用政策工具之多,历史罕见。2011年,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努力使房价稳定在合理的价位,这是人民的心愿、政府的承诺。新的一年为何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调控"措施?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权威部门及有关人士。  相似文献   

4.
实际上,即便是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国家,也有"学区房"的概念。政府虽然极力均衡教育资源,淡化名校概念,但是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孩子成长的"软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在很多国家都在上演,也步步催涨了学区房的租金和房价。美国:房价高低与学区好坏成正比在美国,从孩子出生起,家长就面临搬家择校的问题。与中国的家长们一样,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在美国,好学区是和昂贵的地价画等号的。西海岸洛杉矶排名第一的圣马力诺学区,没有公寓,只有独立房。该地区一栋独立房最低价已经炒到200万美元一套。  相似文献   

5.
刘植荣 《学习月刊》2010,(23):39-40
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曾对"阶梯电价"公开征求意见,发改委公布的征求意见结果显示,61%的人支持阶梯电价,认为从机制上能增强全民节约能源意识,对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等方面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不评论"61%支持阶梯电价"的真实性.而是着力分析阶梯电价与阶梯房价对比,谁更能“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6.
住房是最重要的民生之一。近年来,房价起起伏伏,一再考验着人们紧张的神经。不管是已买房的,还是准备买房的;不管是买得起的,还是把买房作为一个美丽梦想的;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都不约而同地谈论着房价,关注着房市。大家谈论房价,关心房市,一方面说明真实购房需要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多地方的房价大大脱离了人们的实际购房能力。本文拟通过回顾住房制度改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各国都注意到了房价平稳的重要性。近年来,日本兴起的"住居福祉学",更从"民生福祉"的视角将房地产业的民生性质上升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从历史经验和教训看,凡是重视房地产的民生性质,将房地产市场作为消费市场而非投资市场的,国家经济周期波动就比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各国都注意到了房价平稳的重要性。近年来,日本兴起的"住居福祉学",更从"民生福祉"的视角将房地产业的民生性质上升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从历史经验和教训看,凡是重视房地产的民生性质,将房地产市场作为消费市场而非投资市场的,国家经济周期波动就比较小。  相似文献   

9.
房价是政府和百姓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房地产调控政策接连出台。但在房地产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政府官员、房地产商以及购房者具有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导致政策执行阻滞现象发生。应通过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房价问责制等减少政策执行阻滞。  相似文献   

10.
高房价:中国经济的潜在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房价问题一直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关注的中心,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中心。在2005年的“国八条”中,就明确以稳定房价为主旨。房价为什么下不来呢?问题就在于我们稳定房价的宗旨只是让房价上涨速度减慢,而不是让现有的房价向下运行,或向下调整。这势必导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会越来越大。如果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认识不清楚、不全面、不深入,也就无法真正认识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到底是调控什么?是调控房价吗?其实,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中,价格问题都是市场的行为,政府是没有能力也不可能调控的。政府…  相似文献   

11.
彭积龙  陈思 《学习导报》2011,(12):28-29
近年来,住房已成为中国最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房价则成为调控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指标。201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力度空前,房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效果并不尽人意,房价依旧高位运行。要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住房问题,实现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的政策实践,加快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政策和法律体系以及有效的落实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房地产税进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的消息,近来颇受社会关注。持期待态度的群体往往是出于这样的逻辑:房地产税出炉——多房人士不堪税负而抛售——市场上房子供给增多——房价下降。需要指出的是,推房地产税,目的不是为了降房价,而且在客观上也起不到压低房价的作用。重庆、上海两地试点房产税4年多,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影响不大,就是一个例证。决定房价的,归根结底还是供求关系。由于现在各地的商品房库存已经很大了,全国层面供大于需。所以房地产税出台,对房价的总体走势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那么,该如何认识房地产税  相似文献   

13.
《当代工人》2012,(5):15-17
【主持人】凤凰男指的是出身贫寒,几经辛苦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男子。取自"山沟里飞出金凤凰"。在物价、房价都节节攀升的当下,匮乏的社会资源,贫困的家庭,男人的责任和尊严,会不会成为他们获得美满婚姻的绊脚石?那些相对优越的都市女孩,也称孔雀女们,该如何面对这一群体呢?  相似文献   

14.
詹国枢 《奋斗》2010,(4):62-62
<正>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媒体民意调查显示,百姓"十大关注热点"中,房价高居榜首。这是预料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房价为什么涨得这么邪乎?究竟是哪些力量作怪,把本已居高不下的房价,推到了如此离谱的地步呢?有人认为,是各地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维持高房价,不肯真下力。因为,地方财政收入的相当大一块,来源于出卖土地。有人认为,是成千上万房地产商,圈地不建,捂盘惜售,欲擒故纵,使出种种手段伎俩,人为抬高房价,谋取更多利益。有人认为,是煤老板,温州人,高管白领等一干腰包鼓得满满的人,不但自己买房,而且以房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经纪业务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历程,曾几度辉煌,为国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私有化,居者有其屋"的惠民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2012年开年全国房地经纪产业出现行业萧条,房价下跌,交易量下降,1至2月,全国房地产业营业税收同比下降22%。由于业务量下滑,所以大经纪公司减店裁员,小经纪公司破产倒闭。现就如何冲出房地产经纪业的“洼地”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个人住房房产税全面施行的讯号如今备受各界关注。事实上,距2011年1月重庆、上海两地的房产税改革试点已有5年,虽然学界对个人住房房产税对房价的作用研究颇丰,但以往研究多集中于经济学模型,且具体结论莫衷一是。文章通过社会项目评估的视角发现,无论是房价的绝对水平、环比涨跌还是历史同期的同比涨跌,抑或是在多年后的持续后劲,个人住房房产税在房价上的控制作用都非常有限。个人住房房产税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调控与中央地方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房价过快上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尽管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度的调控政策,抑制房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但效果却并不理想.导致房产调控政策失灵、房价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而形成“土地财政”的主要根源是不完善的财税管理体制,它使中央地方关系严重失衡.所以,要使中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取得预期的效果,解决房价过高问题,就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房产税改革是近年来政府和公众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理论界就此引发了一场热烈的争论。综合看来,争论围绕着房产税的合法性、是否重复征税、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征税对象、房产税改革对房价的影响以及房产税改革时机是否成熟等八个方面进行。房产税改革的争论充分表明了研究者审慎对待改革的精神,政府不能将遏制房价的重担都压在这一个地方税种之上。破解中国房地产顽疾,需要政策制定者将影响房价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面临着许多经济问题,如房价高企、收入分配改革、就业难等,这些都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笔者谈谈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朝鲜引起了世界关注。现在的朝鲜,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没有三座大山朝鲜如今是世界上拒绝市场经济的唯一国家。不过,朝鲜人民没有房价、医药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