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红日 《政府法制》2009,(16):47-47
翻阅历史人物传记时,不时能看到有关“左”和“右”、“左”倾和“右派”的是是非非。不过,对于“左”和“右”是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抑或引自西方这一问题,还是有点让人搞不明白。“左”和“右”的说法到底出自何处?  相似文献   

2.
冯波  张瑜 《政府法制》2008,(5):34-34
襄恒县审计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发展理念,促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树立“精品意识”。要求人人要有争创精品审计项目的意识,无论大小审计项目,都要对照审计工作准则,规范遵守审计程序,严抓审计质量,做到既能“抓大放小”,又能把工作做好、做细、做到位。二是强化“服务意识”。要求审计人员以服务为宗旨,将服务贯穿于审计之中,  相似文献   

3.
卢鸿福 《江淮法治》2011,(15):50-50
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之后向“一府两院”交办审议意见。已经成为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种重要的监督方式。从现实情况看。人大常委会提出审议意见后,“一府两院”大都能够认真对待,抓好落实。但也有些部门单位对审议意见不当回事。有的应付交差。有的敷衍了事。有的凑合作答。无怪乎一些常委会委员自嘲:“调研认真细致,发言踊跃积极。整改却偃旗息鼓。”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06,(2):11-11
中国搞立法听证开始的时候都是很“贵族化”的,这种贵族化是带着一种演示效益,在大宾馆里面,在电视广播里面,各种媒体上做广告,搞得非常隆重。听证会不是“商业演示会”,应当舍弃“贵族化”而趋向“平民化”,——法学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察》2010,(21):55-58
不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是指某些领导干部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和利益,不顾群众需要和当地实际,不惜利用手中权力而搞出的劳民伤财、浮华无效却有可能为自己和小团体标榜政绩的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历来为党和政府严令禁止、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不仅浪费大量国有资产,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余川  陈灿辉 《行政与法》2006,4(3):42-45
“换位思考”是一种要求主体站在客体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政府通过推行换位思考,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社会管理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避免形式主义,减少决策失误;可进一步增强行政人员的“民本位”、“社会本位”的思想,克服官僚主义的作风;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和自我纠偏的能力,减少脱离群众、盲目行政与消极行政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当前,公文写作存在的通病,主要表现为“长、空、假”。“长”主要表现在篇幅冗长,两头“穿靴戴帽”,中间又以没用的套话、正确的废话、不着边的大话塞满“肚子”。“空”主要是语言贫乏、空洞无物、抓不住要领,群众经常批评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领导没有不正确的,成绩没有不巨大的”之类就是典型例子。“假”则是指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虚话连篇,搞数字游戏等,不顾实际情况,缺乏实情、实数、实话。“长、空、假”公文不但贻误工作,而且败坏了风气。  相似文献   

8.
论点辑要     
《中国审判》2011,(5):83-83
全国各地在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5个方面:其一,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淡薄,没有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取代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绩观,一些领导干部为了“政绩”,不惜侵犯群众权益而大搞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9.
李磊 《政府法制》2008,(15):18-19
中国人喜欢“大”——开发要搞“大开发”,建设要搞“大建设”,都市要搞“大都市”……这还不算,在“大”字前面还要加上“现代化”、“国际”缀词而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但国内经济基础较好的几座大城市提出这个“宏伟”目标,就连一些小地方也不甘人后——据悉,全国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有183个提出过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设想!国人的理想何以如此远大?而我们国家是否真正需要这种所谓的“国际化大都市”?  相似文献   

10.
彭光鉴 《政府法制》2014,(15):49-49
为深入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左权县委政法委坚持“开门搞活动、开门纳谏”。不搞“闭关修炼、闭门造车”,而是要求党员干部“走出去”,开展“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转变作风,改进工作”走访调研活动。4月11日,左权县委政法委一行10余人,来到粟城乡派出所、粟城村与群众座谈、走访调研。  相似文献   

11.
叶小文 《政府法制》2012,(23):10-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深入推进改革,其中当然包括民主政治建设。但是,民主,有高低之辨,好坏之别。“文革”搞“大民主”带来的混乱和灾难,教训犹存。  相似文献   

12.
吴维仁 《江淮法治》2011,(15):63-63
写下题目,不禁心有不爽:老祖宗为后人留下的“无为”的地名.任你怎么组词说道,都不免有负面理解之嫌。这不,笔者下文要说的,明明是故乡无为文化事业的多有建树,然一看标题.说不定有人会拆成两个词“文化”“无为”来说事,你能爽得起来吗?  相似文献   

13.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建设发展定位是建成全国监狱劳教系统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高级司法警官培训基地、监管改造研究基地。构建“三个基地”是加速学院建设、提高司法警官素质、推动监狱劳教工作改革发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实践“三个代表”思想要求的客观需要。构建“三个代表”思想要求的客观需要。构建“三个基地”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成一流的监狱劳教学科,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努力增强教学、科研实力,使学院成为培养和输送适应监狱劳教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为监狱劳教系统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服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中国学界,和谐及和谐社会已成为十分凸现的论题。“情理法”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法律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和谐思想的重要体现和中国人建构其所认同的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情理法”抑或“情”“理”“法”进行语义上的分析和梳理,再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情理法”的相互关系及其功能角度进行考察,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社会是如何建构和谐社会的,从而启示我们对当下我国学界和谐社会的研究进行反思。这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河南生猪“瘦肉精”案件被曝光以来,“瘦肉精”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瘦肉精”到底是什么东西?苊害几何?添加“瘦肉精”是行业“潜规则”还是个案?猪肉还能不能吃了?国家首席兽医官于康震就这些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6.
组织代表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评议(以下简称“工作评议”),是地方人大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有效监督形式,现在不少地方依然开展得有声有色,但也有人认为,监督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不能搞。有人则认为工作评议是符合宪法和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17.
罗旭 《公民与法治》2013,(12):16-16
近日,多地密集试行公务员聘任制。一时问,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认为这打破了公务员的“铁饭碗”,将产生“鲶鱼效应”……公务员聘任制真能如众望所期,成为终结“死也要死在体制里”的有生力量吗?  相似文献   

18.
“口口声声为人民,一心一意谋权利”,这是张廷登的“两面人生”在他成为阶下囚后的完整呈现。  相似文献   

19.
韩巧英 《政府法制》2013,(10):F0002-F0002,I0001
2012年以来,阳曲县大盂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极力推进扶贫工作,认真落实县“万人脱贫大行动”会议精神,通过多渠道实施扶贫。一是抓好机遇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养殖。二是提高认识学本领,搞好团结同进步。三是推进转型促增长,“一村一品”可持续。  相似文献   

20.
八个多月大的双胞胎儿子,已经能在我出现时准确、清晰地喊出一长串的“妈妈”。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我也有资格享受“母亲节”了。然而,本期关注的封面文章、我笔下的“少女妈妈”们却让我心头沉重。妈妈,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称呼,却被冠以“少女”二字,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