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0年,全球后危机时代,国家利益碰撞更加频繁。为应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重回小布什时代的两面下注,拉拢中国周边国家,编织抗衡中国的包围圈。中美在汇率问题、对台售武问题、朝鲜半岛等问题激烈交锋,但在年末召开的两大峰会上却达成妥协,凸显了全球化时代中美经贸平衡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2011年,全球后危机时代,国家利益碰撞更加频繁.为应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重回小布什时代的两面下注,拉拢中国周边国家,编织抗衡中国的包围圈.中美在汇率问题、对台售武问题、朝鲜半岛等问题激烈交锋,但在年末召开的两大峰会上却达成妥协,凸显了全球化时代中美经贸平衡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浪潮的强大冲击力,使全球性因素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化视野中的危机,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威胁的特点。公共危机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态,各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各国间的协调合作机制仍有待完善。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政府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尽力防范、加强合作、极力化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公共危机并使其最小化,强化危机意识,重塑有效的全球化危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反全球化运动的出现,是对标榜公正与平等、繁荣与富足的全球化的一个极大贬讽,它构成了全球化时代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反全球化的实质是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第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缺乏基本的公正性,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第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加剧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第三、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性,并冲击和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安全.各种探寻和求解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替代方案,从理论上提供了对当今全球化进行治理的多种路径.  相似文献   

5.
大国要有大国的形象和国际话语权,"落后就要挨打"是个警钟长鸣的背景话语,发展中的中国需要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国需要建设坚定中国道路话语权,建设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提高新时代人权保障话语权。提升中国话语权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遵从国际法准则的中国话语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话语权,构建推动新时代大国外交的国际话语权,构建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张旭东 《学习月刊》2013,(15):35-36
一 全球化竞争对人的适应性要求更高.经典阅读是强调回到人、回到理解和思考、回到人的自我陶冶意义上的教育.是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时代转换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孙辉 《唯实》2002,1(11):11-16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各种主、客观条件的成熟 ,名副其实的全球化才真正形成 ,资本主义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在股份公司资本占有结构、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非但没能随着这些新变化而得到解决 ,反而由于失去了内外制度的竞争压力而趋于激化。资本主义正孕育着更深刻的危机。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朝霞 《唯实》2008,(7):34-37
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把西方的“文化霸权”与日本、韩国在中国的文化传播相比较,会发现,两者在形式上都属于一种“跨文化”传播,但在本质上又有所不同,是一种同源而异质的现象。对中国来说,必须要在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努力建设“文化大国”。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大公司治理结构、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本主义跨国公司与主权国家的权力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新变化非但没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且原本有所缓和的矛盾又因为资本主义失去了内外制度的竞争压力而趋于激化,使资本主义内部孕育着更深刻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展望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全球化进程已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并呈现出加速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陈家刚 《探索》2001,(2):50-54
全球化作为一个过程、一种趋势,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表现出多样性与差异.全球化是活生生的现实,它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思维模式在内的整体演进过程.全球化深刻地影响着政治领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着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政治认同以及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2.
和平 《新视野》2006,(1):75-77
回首一年来的世界政治,几个频繁见诸报端的主题词跃入眼帘:新布什主义、颜色革命、欧宪公决、中国崛起、日本“入常”、六方会谈、世纪大审判……沿着这条线索,我们看到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国际政治画面。新布什主义是无奈的退却,而不是布什主义基础上的前进;前苏联地区爆发的各类“颜色革命”是社会转型中的政治革命,而非社会革命;小泉外交自毁前程,日本“入常”失败咎由自取;美国对华政策经过调整趋向务实。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局部战争接连不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给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并没有改变。当代世界的主题并非说世界和平已经到来,发展问题也非解决,而是讲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和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和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4.
古典政治建立在人性向善的目的论基础上,以探究德性为主题,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进入城邦过政治生活才能完全体现出来,从而实现了政治与伦理的有机结合.现代性政治强调工具理性而撇开伦理维度,以权力为核心范畴,对程序正义的偏爱甚于实质正义(德性),试图在程序正义的框架内寻求社会秩序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根据,因而忽视了政治的价值理性,导致了政治生活的非伦理化.现代社会应当把政治参与视为人们一种现实生活样式,政治实践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提升人的生存意义,在其现实性上也是推进民主政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标志,它对世界进程的影响远不止其经济层面,对我们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在民主政治、意识形态、爱国主义等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最重要特征。马克思尽管没有使用过全球化这一概念 ,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已经包含了对全球化的前瞻性认识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之为的“全球化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科学体系。坚持与时俱进、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们认识和把握全球化 ,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哲学视域中的哲学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哲学视域中的哲学基本问题,即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依据中西哲学对主体、语言和存在及其关系的不同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呈现为两种不同的范式和形态:其一是以"存在论悖论"为表征的西方形态;其一是以"言道悖论"为表征的中国形态.哲学基本问题的两种形态充分显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复杂性和全面丰富性.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的缘起及其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上,全球化与发生于西欧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及其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又不与之同始;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以及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有联系,但又不与这两者同步;全球化应该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而这一新阶段肇始于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相似文献   

19.
和平 《新视野》2005,(1):75-77
2004年世界政治的突出特点是恐怖主义全球化。欧洲的“9·11”和俄罗斯“9·11”先后发生。在伊拉克和中东,爆炸和绑架接连不断,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演愈烈,乱像的背后,则是国际力量格局的解构与新世界秩序的萌动。欧盟的和平崛起美国建立一极格局的努力受到了制约。  相似文献   

20.
汤涛 《实事求是》2001,(3):8-11
经济全球化正在给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上唯一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中国采取什么样的现代化建设战略才能在新世纪抓住机遇 ,回应挑战 ,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不能不成为我们优先思考的重大问题。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国际市场急剧拓展 ,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交织融合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最终超越边界的限制 ,扩及全球的一种必然趋势。自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确立以来 ,这种趋势一直持续不断并向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