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晓峰  林寿权 《世纪桥》2006,(10):67-70
瑞立集团公司是以生产、研发、经营汽车零部件为主业,兼营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创建于1987年,1995年2月建立党支部,2004年12月成立党委,现下属7个党支部,党员122名。多年来,公司党委在张晓平董事长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以构建活力和谐企业为目标,坚持“以情感求和谐、以文化育和谐、以人才筑和谐、以发展促和谐”的指导思想,立足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取得了党建和企业发展双赢。推动了企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公司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首批诚信示范企业”、“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温州非公有制企业“五好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自主创新的发动机、主力军。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管理创新为手段,以企业文化创新为载体,以知识产权制度为保障,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锦丽 《企业党建》2012,(12):58-59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持续有效、不断丰富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为核心,凝集、激励企业的投资者、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达到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漯河市以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以创建“五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为载体,因企施策,大胆探索,有效破解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活动难开展以及党员作用难发挥等难题。  相似文献   

5.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具有人本性、和谐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从塑造企业形象、企业精神入手,企业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识和评价,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基础是质量和信誉。因此,培育企业文化应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领导带头示范,以企业精神为主题,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加强职工实践。树立典型榜样,为企业培育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12,(3):35-35
津南区以扩面提质为目标,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按照“摸底先行、组建跟进、规范指导、激发活力”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的力度。至去年年底,全区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345个,覆盖企业7100余家,党组织覆盖率达88.56%,有效推动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苏宇迪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迪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玻璃元件冷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党总支在10多年的党务工作中,将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以党建文化为平台,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实现了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双赢的目标,企业产值、利税连续多年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1300人的企业有400多人竞相要求人党,被各媒体誉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宇迪现象”。  相似文献   

8.
企业党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引领企业调整激励机制,发掘员工积极作用,是当前企业党建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上海市杨浦商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例,企业党支部必须引导行政,从转变观念以制度保证同工同酬奖勤罚懒、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挂钩、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实现党管人才的目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的共同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在实际工作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做到“四个重在”,即以重在持续为前提,以重在提升为重点,以重在统筹为方法,以重在为民为宗旨。  相似文献   

10.
津南区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扩面提质”为目标,按照“清查先行、组建跟进、规范指导、激发活力”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力度。至去年年底,全区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345个,其中单独组建122个,联合组建223个,覆盖企业7100余家,党组织覆盖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求贤》2008,(2):15-15
天津阿尔斯通水电设备有限公司党委在企业改制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锐意创新,勇于实践,为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做出突出的成绩。2006年被评为市工业、国资委系统先进党组织。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08,(9):12-13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核心区华苑产业区聚集了3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非公企业占90%以上,成为全市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近年来,我们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党委,以非公企业党建为重点,以服务发展为主线,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核心,构筑具有高新区特色的三级党建网络。  相似文献   

13.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寻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是企业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在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树立企业形象,锤炼企业精神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温州是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地区,非公有制企业是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最新统计,全市有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34750家,其中私营企业8104家、个体企业14202家、外商独资企业112家、其他企业12332家;企业员工有69.55万人。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的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占85%,  相似文献   

15.
丁新民 《实践》2011,(11):18-18
我们东方控股集团是一家以路桥建设经营为主业,以能源、电力、交通、房地产、文化、旅游等多元产业为支撑的现代民营企业。企业创建14年来,我们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企与以德治企相结合,路桥建设与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念,他同时又是受到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还代表了企业的价值标准、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对内它能激励职工锐意进取,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它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同时它也是企业进行改革、创新和实现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企业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支柱。  相似文献   

17.
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对于维护企业各方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负有重要的责任。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8.
马俊龙 《实践》2007,(6):42-43
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谋得发展,主要不在于技术设备,而在于管理;不在于管理的硬件,而在于管理的软件,也就是“文化因素”。近年来,乌尔旗汉森工公司在生产经营的实践中,坚持以战略眼光审视企业发展,以构建并实施切合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为核心,竭力探索和实践体现企业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致力于企业管理思路、企业长足发展思路的深入探索,使企业文化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显示出应有的弹力与张力。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也应当是当代中国企业的发展和经营之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求企业家要以员工、投资者、客户的基本利益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以“顾客导向”的思维来做经营决策,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恰当地处理好企业员工的权力和需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闫海龙 《实践》2010,(3):33-33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地位,喀喇沁旗结合实际,以促进企业发展为切人点,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方式,促进党组织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了党组织和企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