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一)1990年12月,团中央第一书记宋德福同志在共青团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我们团的领导干部要学会分析事物,学会用理论研究问题、指导工作,共同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团学'."1991年4月,他在江苏、安徽两省考察团的工作时又强调:"研究'马克思主义团学'应引起全团的重视."宋德福同志不但积极倡导研究和建立马克思主义团学,而且身体力行,率先研究共青团学.他多次在团中央机关干部和中央团校学员中,就建立马克思主义团学问题亲自做专题报告,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注重团的工作理论的探索和积累,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约翰·罗默(John E.Roemer)于2009年5月13日在北京大学作题为"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分配伦理"的演讲中曾提到这样一个"著名的笑话":"夜晚,一个醉汉丢了一枚钻石戒指,于是趴在路灯下四处寻找.一名警察走过来问他:'你丢了什么?'我在找戒指.'醉汉说.'戒指在这里掉的吗?'不是,应该是掉在后面的草地上.'那为什么在这里找?'因为这里比较亮."'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雪顿节的第二天."雪顿"在我们藏语里意为"吃酸奶".除了过藏历年,这是藏族最大的节日了.特别因为它在夏季举行,适宜户外活动,所以雪顿节成了我们当雄县牧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集会.集会名为"赛马会",其实项目多得很.你看,我们对面那座帐篷旁边不是停着两辆卡车吗?左边的是国营毛皮收购站,右边的是百货摊.当雄县可大啦!最远的地方来这里,骑马要走三天;县上的人去视察,坐吉普车也得六七个小时.节前三四天,牧民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你看,这么些帐篷,足有上千口人.这两顶帐篷是我们家的.我们这个大家庭,每年在雪顿节赛马会上团聚一次,好好玩上十天半月.我有三个兄弟和一个妹妹.我今年四十岁,和四弟(他今年二十四岁)、妹妹一起居住,还有我的妻子和弟媳,妹妹的孩子和我们兄弟俩的孩子.我们是从山那边的那木错湖  相似文献   

4.
实用主义,这个在老一代知识分子中并不陌生但又几乎淡忘的名词,却在今天的一些大学生中受到青睐.实用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杜威,早在五四时期来到中国,演讲宣扬实用主义达两年之久,他的学生胡适举着这面旗帜到处传播.终究,实用主义被历史所抛弃.然而,实用主义在80年代却又悄然泛起,这难道是历史的游戏!尼克松宣称:实用主义是打开中国和平演变大门的钥匙.布热津斯基认为:实用主义是使中国社会主义演变成资本主义的最好良方.有的大学生说:"胡适讲得太棒了!","胡适说的'少谈主义,多研究问题'很实用,如果实用主义早点讲就好了!".现实要求我们马克  相似文献   

5.
"实事求是"是一则古老的成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就是说,实事求是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丰富的具有多层次的哲学体系.毛泽东同志曾对"实事求是"解释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正我去浙江南浔古镇时,当地人自然领我们去了藏书楼。在藏书楼,讲解员是这样介绍的:"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你们看,这家第三代就出了个文化人。"我一听特郁闷。第三代这个文化人要开始败家了。他爱书成痴,把前两代积累的巨大财富全买成了书,一共有十七万册孤本、善本,建成这座藏书楼。现在,这座藏书楼是南浔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三年六月初,某部门在广州市越秀公园西侧海拔四十九点七米的象岗修建宿舍,他们把山岗削去了十七米,就在开挖房基坑时,发现了一座有石盖顶的地下室,工程人员立即停工并通知了文物部门.经考古人员勘查鉴定,这是一座规模相当大的石室古墓.初探玄宫从地面勘探知道这座古墓分为前后两部份.在前后交界处有一狭长三角形的盖石断裂崩落,露出一道长两米、最宽处零点三米的裂缝.为了摸清基室的情况,决定先派人下去侦察.考古队员小黄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准备完毕后,考古队长嘱咐:"千万记住注意安全,下去后记好文物分布大致情况;为了保护好墓内迹象,尽量做到进退均踩同一个脚印;听到异响,迅速往上撤."吊下小黄后,五秒钟没有动静,又过了五秒钟还没有动静,地面上人们都焦急了.原来,小黄下到墓坑后,凭藉手电筒的亮光,映入眼帘的珍宝简直不可胜数:一件件铜提筩,铜  相似文献   

8.
大堰镇位于宁波市"八大水缸"之一的横山水库上游,是奉化唯一的全山区乡镇.为保护饮用水源,近年来大堰镇关停了辖区所有工业企业和畜禽养殖场,也影响了老百姓增收.为求生计,很多村民离开大山,奔向城市. 2020年初,我调任大堰镇委书记,看着一处处废旧的农宅、一垄垄荒芜的田地,心里特别难受.在与客商交流中,我得知大堰农产品在宁波市区颇有名气.他们说:"大堰有好物,农产品包装上标明'产自大堰',肯定能卖出好价格."  相似文献   

9.
邵玩玩 《今日浙江》2021,(21):48-49
文化如水,可知来处;文化如光,点亮思想繁星.浙江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构建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新格局".2020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 "这是一项浙江文化事业、旅游产业发展的'筑基工程'.通过文化基因解码来描绘把握'文化力量',通过建设文化标识来探索推动'构建新格局'."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说,"通过三年左右时间,挖掘、研究、阐释优质文化基因,构建全省文化基因库,推进其转化利用,使之成为浙江文化标识,推动新时代江南文化高地、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体系的落地建设."  相似文献   

10.
对待功劳和过错的态度,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行. 《论语》有云:"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将进城门,他一面鞭打马匹,一面说:"不是我大胆殿后,是马匹不肯向前跑."对此,孔子给予高度评价,说孟之反"功不独...  相似文献   

11.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画旨》讲道:"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古往今来,人们都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追求,因为这两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今日桃花源     
小舟沿着平静的沅江顺流而下.船上的老渔民头戴斗笠,手扶摇橹,身边挂着鱼网.他不时地向我们介绍左岸青山的几处古迹."这里离桃花源不远了!"他指着江畔的一条溪谷——桃花溪说道.  相似文献   

13.
四川藏区的新生活丁末俞老伯是从内地重庆的的汉族人,几十年来,他目睹了道孚──这一藏族聚居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自己,以及他勤劳的藏族妻子,现在也过着幸福的生活。道孚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平均海拔3000多米,面积7546平方公里,人口...  相似文献   

14.
正废墟背后的故事从四川的阿坝州州府马尔康西行15公里,在梭磨河下游,有一个地方叫松岗,它既是一个镇的名字,也是一个村的名字。这个松岗村,如今只是一个普通的藏族寨子,但过去,这里却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松岗的得名,也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松岗一词,在嘉绒藏语中意思是"峡谷上的官寨"(阿坝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6,(28)
正这里到处是悬崖峭壁,草木不生,数十公里不见人烟。雀儿山五道班的9个人守护着中国最危险的一条公路,川藏公路雀儿山段。科学研究表明,在山区海拔每提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5摄氏度。到了海拔五千米的高度,气温要比海平面低32.5摄氏度。而杨厚刚已经在这个海拔工作了八年。杨厚刚是一名道班工人。他的驻地海拔4889米,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境内  相似文献   

16.
经济越发展越重视农业农村工作 走进地处浙西的龙游县姚西塘村,只见新房林立、村容整洁,家家户户都看上了电视、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煤气灶……已经当了33年村支部书记的姚素文自豪地对我们说:"咱们村原来是个'污泥村'、'贫困村',如今变成了文明村、富裕村.城里人能享受的许多好处,咱们农民现在也能享受到了."  相似文献   

17.
逢人说项斯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作者杨敬之,是唐代元和年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地位显赫,又十分爱才.这首绝句,正是他爱惜人才的生动体现. 当时有个叫项斯的人,诗才不凡,品行尤好,但不为世人所知.在一次偶然相遇中,杨敬之发现这个人才后,就写了这首诗.其意是:几次看见项斯的诗,都觉得很好,及至见到本人,却觉得他的标格比诗格还高,心中更为敬服.我平生不会隐藏他人之善,所以逢人总要称颂这位项斯.在杨敬之的举荐下,项斯名声大噪,不久即擢为上第.  相似文献   

18.
藏戏在藏语中被称作阿杰拉姆,是藏族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被誉为"藏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据史料记载,藏戏形成于14世纪,至少有600多年的历史,比京剧还要长约400年. 藏戏文化源远流长 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1385-1464年)其实是位著名的建筑师.当时,他提出要在西藏的重要河流上修建铁桥来改善交通.为了这个宏大梦...  相似文献   

19.
党建引领促发展 "过去的等养村是什么样子?我们自己说起都觉得脸上无光.房屋破旧、道路狭窄、污水遍地,不要说在整个木城社区算是落后的,即便是我们等养寨自己人,都觉得'穷、脏、乱',让我们出门说话都没了底气."村支书蒋家学深有感触地说,摆脱贫困、兴边富民,长期以来是等养村村民的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06,(12):48-49
事件:2006年3月22日下午3时40分,千年古刹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迎来了该寺史上首位外国元首的"大驾光临".对8岁小沙弥释小广来说,3月22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跟普京总统实现了第一次亲密接触--"释小广表演'童子拜佛'后,普京总统太喜欢他了,一下子把他抱起来,扛在肩上让大家照相."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