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核心要点:有人开玩笑把宪法说成是"闲法"——虽然很权威、很有地位,但有时候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也有人讲宪法的执行缺乏一种可诉的机制,如果违背了其他法律是可以起诉的,但是违背宪法就没有这样的保障机制。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更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讲,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不实施会比没有法律还可怕,那实际上是把法律当作儿戏。如果有这样的机制,可能拍脑袋的事情就少了,或者说你如果还是不谨慎,还是不按  相似文献   

2.
杨江 《党政论坛》2013,(2):39-39
《孔子家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制定了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被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肯出钱把这些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买回来,可以凭“发票”到鲁国国库领取“国家补偿金”。这个法出来后,大大推动了鲁国人的救赎行动,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现在有人说资本主义优越,无非是说他们富。其实只是极少数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富,加起来人口不超过7亿。在资本主义世界生活的大多数国家和大多数人民,都处在贫困的地步。可是人们过去没有注意这些国家也是资本主义。世界上人均生产总值在200美元以下的最不发达国家一共42个,其中41个属于资本主义世界。这些事实都可以逐步被人们了解。了解了这些情况,人们就可以认识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如果真有优越性,那些穷国为什么不变富?  相似文献   

4.
一、程序正义性的产生及演变公元前的柏拉图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覆灭;然而,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18世纪的孟德斯鸠也说过“每个有权力的人都趋于滥用权力,而且还趋于把权力用至极限,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伟人的哲学思想与今天人们向往创设的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有着异曲  相似文献   

5.
李俊青 《学理论》2009,(21):97-98
法律能否被信仰的关键在于如何界定法律,而中西方由于法律文化传统的差异,对法律是什么有完全不同的见解。如果把“法律”看作是对公平和正义的永恒的追求,那么法律是可以被信仰的,反过来如果把“法律”看作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镇压的暴力工具,这样的法律因其不具有被信仰的品质而不能够被信仰。目前该如何界定法律,要从我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依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当前时代的主题,然而我国公民法律观念淡薄,社会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严重,因此强调法律信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入世与我国法律、政策措施调整的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20多年来,我国在立法中,特别是在制定有关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我国法制建设应以调整好“利益关系”为最基本的着眼点王先勇法制涉及到"法律"与"制度"的关系问题。国家法律是调整(或规范或安排,下同)国家制度的形式和手段,国家制度是国家法律对有关社会关系加以调整的结果。如果无国家法律这种形式和手段,国家的有关制度就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法律来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要围绕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立法步伐。但是,如果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得不到切实的贯彻实施,法律、法规就会成为一纸空文。这就要把执法摆到同立法同等重要的地位。当前经济生活中一些消极因素的滋长,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有很大关系。因此,应加强执法监督,使法律、法规得以切实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9.
依法行政对于依法治国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确立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是运用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并从制度上保证“法治”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法律的实施是所有国家机关的任务,尤其是行政机关,大量的法律、法规,包括经济方面的以及和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许多法律、法规,都要靠行政机关去实施、去落实。因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最近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这部新法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有人说,发展循环经济,这么大的事是政府的事、企业的事,与我们上班的工人没关系。其实不然,它与每家企业、每一个我密不可分,有我具体的责任。因为,这部法律既管生产,也管生活,对节约资  相似文献   

11.
刍论法律信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广婷 《理论导刊》2004,(11):18-20
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自己生活状态下国家法律的极度认同、信服、敬畏并自觉自愿将其作为行为规范的法律情感和法律态度。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国家中,法律的权威和神圣最早是借助于宗教信仰建立起来的。培养信仰化的法律情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政治教育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民主自由与法律的关系,既是法学理论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今天社会生活中需要正确认识、正确对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民主自由必然表现为法律要求民主从它的本质含义来说,是一种国家形态,通常是指与专制相对称的一种国家制度。列宁曾经阐明了民主有两  相似文献   

13.
邱在珏 《民主》2004,(2):17-18
中共十六大提出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这在我国当前确是一个极为重大和深刻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调整市场秩序,实现国际接轨,我国已制定了许多法律和法规,也修订了一些原有的法律,法制逐步走向健全。但法治关注的焦点更在于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有效制约和合理运用公共权力,形成以法律制约整个社会生活的格局。徒有法而不能确实执行,甚至有人、有组织驾凌于法律之上,这就更谈不上法治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考”50年,仿佛一开始就走在康德“二律背反”的小路上:一方面,国家需要它,并由法律文件宣布“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另一方面,人们始终在不停地批评它,近10年则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人历数“高考”弊端有九条、十条之多,颇有深恶痛疾之慨;更有甚者要“废了‘高考’”,或主张“21世纪不高考”。 其  相似文献   

15.
建议将党规党法上升为国家法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 70多年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630 0多万党员。对于这样一个大党 ,如果没有严格的国家法律进行约束和管理 ,对党本身 ,对国家和人民都将是十分危险的。针对当前的严峻形势 ,将党的各项制度上升为严肃的国家法律 ,依法治党 ,对保证党的肌体健康 ,扼制腐败 ,贯彻落实宪法 ,保障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都具有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注重党的制度化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 ,将党的领导规范化和法制化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优良传统和一贯要求。从党的成立至今 ,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人民 ,取得革命的胜利以…  相似文献   

16.
袁刚在《人民论坛》2011年7月上期撰文指出:干部官僚腐败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作奸犯科的贪官污吏,不仅法理难容,就是其自身也怕见阳光深自潜藏。然也有人钻制度法律的空子,依靠制度漏洞长期侵吞国家资产,吃体制饭,堂而皇之地腐败,人  相似文献   

17.
方励之鼓吹的民主就是“谁也不怕谁”,自由就是“不受任何约束”等论调,在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中颇有一定市场。许多青年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加速我国民主化建设的进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定要同方励之的“绝对民主自由”观划清界限。方励之鼓吹的不受任何限制、约束,甚至也不受宪法、法律限制和约束的民主自由,在世界上是根本不存在的,民主自由从来都是法律赋予的,当然也应当受到法律的制约。这一点,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同样也会有这个权利。”卢梭也说过:“决不能有无法律的自由,也不能有任何人超乎法律之上。”资产阶级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现代英、美、法、西德、意、日等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法律在赋予公民游行、示威、集会等自由权利的同时,而不对这些自由权利加以具体限制;他们无不规定关于举行游行、示威、集会等活动的申报、纠察及违法惩罚等一系列制度。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有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这是不符合  相似文献   

18.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现实。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得倡党的“一元化”领导,什么事情都要党来作指示,作决定,否则不能办。在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革命战争年代,这种做法,即实行党的集中统一的“一元化”领导,是有必要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作、任务、问题愈来愈复杂,党的“一元化”领导、党政一分、以党代政的弊端就愈来愈暴露出来了。党的十三大提出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实行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关键。那么,什么是党政分开呢?在这一问题上,现在存在着种种不同理解。有人认为,党政分开就是指党的?记不兼任政府的行政首长,只要这样做了,党政就分开了;有人认为,实行党政分开,是指党不再参与国家政权的建设了,对政府管理的各种事务,党也不再作决定了;还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作用是不能改变的,实行党政分开根本就不可能。为了实行党政分开,推选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我们有必要从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谈起,分清什么是党,什么是政府,它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起怎样的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理论上弄清党政分开的科学涵义。  相似文献   

19.
有人认为,根据商品经济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腐朽思想和作风: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等价交换原则在政治生活领域中得到反映,也是不可避免的。有人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完全可以分开的两回事,不一定非同步进行不可。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根据、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根据就不充分了。事实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为了说明这一点,有几个概念需要加以区分,即社会主义条件下  相似文献   

20.
李鑫 《学理论》2012,(11):89-90
伊斯兰教法是适用于团体穆斯林的有关伊斯兰宗教、政治、社会、家庭和个体生活准则的总称。它不是一部由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适合于全体国民的法典。在政教合一的政体中,伊斯兰教法无疑是伊斯兰国家至高无上的法律。然而,与其他国家较先进法律相对比,伊斯兰教法在证据制度方面的规则就非常模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