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析当前贪污贿赂犯罪的行为方式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迟培杰,李德俊,任维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政策、法律的相继出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贪污贿赂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犯罪行为方式不断翻新...  相似文献   

2.
当前福建省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的特点、原因与对策王明道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政策新法律的相继出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犯罪手段翻新,大案要案增多,并...  相似文献   

3.
农村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滕佩华,刘春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贪污贿赂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正确认识和严厉打击当前农村贪污贿赂犯罪,保护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一、农村贪贿犯罪的表现形式及...  相似文献   

4.
高进 《中外法学》1995,(2):76-78
<正> 笔者最近就贪污贿赂犯罪心态专题调查了200名正在服刑的贪污贿赂罪犯和200名社会人员(包括办案人员和各行业人员),本文拟根据调查中反映的情况,对贪污贿赂犯罪的预防谈点看法。 一、清除滋生贪污贿赂犯罪的“土壤” (一)加强教育,提高人们抵制贪污贿赂行为的自觉性 此次调查中,88.29%的社会人员和43.24%的罪犯认为“教育的缺乏”是导致贪污贿赂犯罪发生的社会原  相似文献   

5.
贪污贿赂犯罪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剥削阶级、剥削制度的产物.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贪污贿赂犯罪呈现不断蔓延扩展的趋势,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尤显对其相关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宏观策略韩绍金,吴孟拴一、我国近年来反贪污贿赂的宏观策略1.党和国家对贪污贿赂犯罪的危害性有较清醒的认识,在宏观上对打击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始终极为重视,对打击惩治这一手抓得很紧。1982年,贪污贿赂犯罪出现第一个高峰时,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7.
贪污贿赂犯罪是刑法修订后专门规定的罪名,是当前司法机关重点惩治的对象。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直接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必须结合不同时期的情况,掌握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才能在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通过对近几年检察机关查办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粗浅分析,我们发现目前贪污贿赂犯罪有以下特点和趋势:一、犯罪不断发展蔓延呈持续上升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从没放松对贪污贿赂等严重经济犯罪的打击,但是贪污…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 第一,案件数量和犯罪人数减少,但大要案数量和比例上升。第二,以侵占为特点的贪污犯罪案件数量和犯罪人数减少,而以权钱交易为特点的贿赂犯罪案件数量和比例上升。第三,窝案串案数量和涉案人数明显增多。第四,贪污贿赂犯罪手段出现新的变化,犯罪更加隐蔽狡猾。第五,贪污贿赂犯罪涉案领域更加广泛,犯罪行业化特征明显。第六,跨区域、跨境犯罪及作案后潜逃现象增多。第七,贪污贿赂犯罪危害后果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
《法学》1991,(9)
贪污贿赂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有其产生、发展和运动的规律。目前,人们对于贪污贿赂犯罪的认识,尚停留在现象认识阶段,很少研究其规律。我们在此试对这一问题作专题性研究。一、贪污贿赂犯罪的“函数规律”(一)贪污贿赂犯罪的“烈度”指标。贪污贿赂犯罪的危害“烈度”,可以综合两方面的指标来衡量:①贪污贿赂犯罪的数量。这不是指实际发案数,而以具有贪污贿赂犯罪行为的人数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其法律政策界限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加强法律政策研究,深入开展反贪污贿赂斗争,现将近几年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一些观点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经中国检察学会会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拟于今年九、十月份召开“全国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研讨会”。研讨会的重点研究内容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贪污贿赂和其他经济犯罪有什么新变化,有哪些新的犯罪形式和问题;检察机关在新形势下加强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新作法和经验,尚需如何加强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惩治、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2.
贪污贿赂犯罪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腐蚀性,是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随着贪污贿赂犯罪的形式不断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检察机关对贪污贿赂犯罪的认识也要根据司法实践中案件的具体实际情况的变化而逐步提高和深化,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摸索出一套应对和解决新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信息化是反贪污贿赂检察工作的新体系,是推进反贪污贿赂检察工作现代化改革的重要过程。如何统一和完善贪污贿赂犯罪侦查信息化的理论基础,在各地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建立统一、高效的以信息化为核心的职务侦查运行系统,是实现贪污贿赂犯罪侦查信息化进程中亟待完成的基础性任务,本文以查处行贿犯罪案件为视野,探讨构建贪污贿赂犯罪侦查信息化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律》2006,(6):5-5,54-55
一、中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基本职能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惩治和预防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责。检察机关作为中国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司法机关。负责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中国检察机关的最高领导机关。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依法开展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工作。在检察机关内部。侦查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职能主要由反贪污贿赂局和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分别承担。  相似文献   

15.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机制,是指一个国家有关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程序、方式等制度规定,是一套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能及时发现和查明贪污贿赂犯罪并予以司法追究的工作体制。其基本功能是:及时地揭露、惩治犯罪,有效地保障人权,从机制上实现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控制和预防。本文试对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下,如何完善和强化贪污贿赂犯罪的侦查机制,以有效地惩治犯罪、治理腐败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贪污贿赂犯罪动机,是构成贪污贿赂犯罪的主观方面的一个因素。研究抑制贪污贿赂犯罪动机的理论,对于预防、控制贪污贿赂犯罪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通过剖析影响贪污贿赂犯罪动机形成的因素,阐明遏止贪污贿赂犯罪必须从抑制其犯罪动机的形成入手的观点;并  相似文献   

17.
在贪污贿赂犯罪的侦查活动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以致侦查陷入僵局。侦查僵局是指贪污贿赂案件的侦查活动处于进退两难、如入迷雾、久攻不破的境地。它的产生,实质是由贪污贿赂犯罪侦查主体的侦查意识和由意识所引导的侦查行为,与侦查客体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而发生了偏差造成的。引发侦查僵局的原因,来之于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 贪污贿赂犯罪对策学是刑事犯罪对策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它是专门研究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规律和社会背景,揭示贪污贿赂犯罪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机制,明确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调控程序,预测贪污贿赂犯罪的发展趋势,阐明抑制贪污贿赂犯罪的策略和方法的新兴科学。贪污贿赂犯罪对策学是法学领域中待开垦的处女地,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拋砖引玉,以期对这门学科的创立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莫骅 《人民司法》2005,(7):103-104
世界各国历来十分重视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惩治,把严惩贪污贿赂作为稳定政权、巩固统治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每个国家发展历史不同。政治制度不同,各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形成各异的法律文化,在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贪污贿赂犯罪的认定和处罚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贪污贿赂案件侦查五法崔忠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贪污贿赂犯罪也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手段。案件发现难、取证难。查获难,侦查与反侦查的对抗态势日趋严重。因此,研究灵活、巧妙的侦查方法及破案策略,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及时准确侦破大要案,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