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克军先生的<论道德恐怖主义>一文对他所谓的"道德恐怖主义"的实质、危害、根源进行了可谓是"独到"的分析,但是,由于他没有真正认识清楚道德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此论导致以下三点混淆:道德恐怖主义的根源究竟是道德还是缺德;道德恐怖主义的手段究竟是道德还是技术;道德恐怖主义实施的主体究竟是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从道德建设的角度着眼,唐先生的"道德恐怖主义"并无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对恐怖主义概念与成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恐怖主义是由个人、群体、组织甚至国家基于政治目的 ,为了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制造恐怖气氛 ,针对政府、公众或个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行动。恐怖主义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现代社会特殊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催生了恐怖主义 ,现代社会的技术条件使恐怖主义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恐怖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或思潮,而恐怖主义犯罪是具体的行为。通过对恐怖主义概念的缺失之处分析,认为,所谓恐怖主义,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实施一些具有破坏性的行为或手段,以追求对社会和民众造成恐怖气氛和恐惧心理或者重大社会影响的一种思想体系和思潮,而在这种理论体系和思潮指导下实施的犯罪行为,就是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4.
个人与群体是唯物史观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哲学史上,处理二者之间关系的主导性思维是实体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已影响甚至阻碍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为此,从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转向就成了理论的最新诉求。与实体性思维方式相区别,关系性思维不预先设定思考问题的前提或基础,而是在互动关系中动态追问前提或基础。在关系性思维的引导下,探究个人存在的群体生活类型,重新阐明个人存在与群体生活间互渗互斥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照全 《重庆行政》2010,12(5):92-9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 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们群体生活的禁忌,  相似文献   

6.
<论道德恐怖主义>一文从一个不能成立的前提假设出发,构造了名日"道德恐怖主义"的"假想敌",根源在于对道德及其运行机制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它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片面强调人性,没能认识到道德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规范系统,否定了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道德范畴存在的必要性,表现出一种"道德虚无主义"的倾向;且将道德运行的正常机制视为"非常态",否认了民间自发的道德生机的正当性.道德在社会中有其特殊的、不可取代的价值,当前迫切需要的不是"反恐",而是反对中国社会陷入到普遍的道德贫困.  相似文献   

7.
所谓人的素质是指个人和群体的内在品质.它包括政治思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伦理、法制观念、文化程度、科学知识、审美趣味、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恐怖主义活动源是指在某些领域由于某种矛盾冲突激化到一定程度而具备实施恐怖活动条件的阶层(群体)、组织及人员.恐怖主义活动源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的条件外部环境与内在条件,主要集中在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民族、宗教、邪教及秘密结社、网络等领域.在反恐防恐工作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对恐怖主义活动源的掌握和控制.具体来讲就是对情报的掌握与对可能实施恐怖活动的组织或人员的控制;从逻辑上讲,就是从源头上掌握和控制恐怖主义活动的机会和可能,这也许是反恐防恐工作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是个人或团体为达到政治目的而蓄意使用的暴力,是与人类社会道德及正常的法律秩序相背离的犯罪行为。最早的恐怖主义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其时、犹太狂热党人曾秘密派人在罗马帝国的饮用水中投毒,以达到暗杀与罗马人合作的犹太贵族的目的。恐怖主义真正具有世界规模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以后,进入叨年代,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恐怖主义愈演愈烈,对世界和平构成极大威胁,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此.世界各国给予了高度重视,许多国家把反恐怖斗争提到了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三种类型由于冷战后国际关系的重新…  相似文献   

10.
刘毓 《前沿》2012,(18):105-107
作为新兴的媒体,手机已经成为社会交往中的重要载体和沟通手段,而随着互联网络从实验室向手机终端的延伸,手机网络开始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而在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中,大学生是最为重要的群体之一,他们因此而产生的网络道德以及个人道德行为的改变,都将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本文基于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的视角,对时下手机网络道德问题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重塑手机网络道德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