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2月,珍珠港海军基地, 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伊利湖”号(CG-70)完成了美国海基导弹防御系统的最新一次发射试验。“伊利湖”号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发射的“标准-Ⅲ”防空导弹在太平洋上空成功拦截了中程导弹模拟弹头。数分钟后,“标准-Ⅲ”导弹成功拦截了从夏威夷考艾岛太平洋导弹发射场发射的一枚中程导弹模拟弹头。这是海基导弹防御系统的第7次发射试验,也是第6次拦截试验。迄今为止,美国海基导弹防御系统拦截的目标均为单弹头模拟弹。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8日,美国向台湾出售的第一批基德级驱逐舰(DDG-1801“基隆”号和DDG-1802“苏澳”号),抵达台湾东北部的苏澳海军基地。12月17日正式编入台海军服役。每艘舰上装备有37枚标准-Ⅱ中程防空导弹,基隆级的服役,提升了台海军的区域防空能力。引起了各方关注,为此,本刊特刊载这篇由台湾军事专家张立德撰写的全面检视台海军一线主战舰艇防空能力的文章,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时有删节。  相似文献   

3.
神秘导弹从航展2号展馆北门走进去,巨大的P-12导弹发射车就会迎面撞入眼帘,紧接着你就需要仰起脖子了,因为发射车后部的两枚导弹顶天立地,整流罩几乎要触到天花板了。一副雄视六合的桀骜模样。  相似文献   

4.
英国曾经研制了世界上第一种舰队区域防空导弹——“海蛇”.为海军防空体系带来了一场革命。而取代“海蛇”的“海标枪”舰空导弹更代表了上世纪70年代世界舰空导弹的最高水平。然而,新世纪英国将不再研制新的舰队区域防空导弹,“海标枪”已成绝响。  相似文献   

5.
破晓时分,一行由近百台各种车辆组成的钢铁长龙冲破晨雾,在蜿蜒崎岖的公路上急驰。发射阵地,一枚枚竖起的导弹直刺苍穹,指挥员轻点手中的小小鼠标,远方的目标区立即被放大和锁定,“发射!”指挥员一声令下,平地里顿时响起一片惊雷……几分钟后,前方传来捷报,全部导弹都精确命中数百公里外的目标! 本刊独家发布我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机动发射导弹现场图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龚克瑜 《当代世界》2009,(7):26-27,30
2009年的春夏之交,看来注定难以平静。人们还沉浸在无休无止的争论中,不明白朝鲜到底发射的是导弹还是卫星,日本是拦截还是炒作,联合国是制裁还是声明……朝鲜北部地下的一声巨响再次向世界宣告”核试验成功了”。很快,朝鲜又“顺理成章”地发射导弹、退出停战协定,7月2日,朝鲜发射了4枚地对舰短程导弹,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海军时报》11月1日报道,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俄亥俄”号(SSBN- 726)于日前完成了改装工程,即将在近期进行海上测试。美国海军共计划对4艘俄亥俄级潜艇实施改装,它们分别是“俄亥俄”号,“密执安”号(SSBN- 727)、“佛罗里达”号(SSBN-728)及“佐治亚”号(SSBN-729)。其中“俄亥俄”号和“密执安”号由华盛顿州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负责改装,“佛罗里达”号和“佐治亚”号由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造船厂负责改装。“俄亥俄”号预计将在2007年达到作战部署要求,另3艘核潜艇也将在2007年9月前完成改装工作。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计划被改装成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并具有投送特种部队作战(SOF) 能力。该计划共需花费近40亿美元。“俄亥俄”号是第一艘接受改装的SSBN,潜艇上原有的24个三叉戟Ⅱ导弹发射管被拆下.代之以22套巡航导弹发射单元,每套可容纳7枚战斧导弹。这样,每艘核潜艇将能够携载154枚战斧,66名海豹突击队员,一艘袖珍潜艇及一个配有突击队运载工具的船坞。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为配合空军“强网”防空系统,台湾“中科院”以改良型“霍克”导弹为基础发展新一代地空导弹,除换用大推力火箭推进器,增加飞行速度及最大拦截高度外,还运用当时刚引进的电脑辅助设计软件对弹体外形及控制面进行重新设计,使导弹具有更好的气动性能。新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头使导弹能以最经济有效的飞行路径进行拦截,而且不像“霍克”导弹需由照射雷达全程导引,只要在命中前几秒接受照射雷达导引即可。经过数年研制后,“中科院”造出1枚外形与美国F-14战斗机所用的“不死鸟”空空导弹相似的防空导弹,但这项计划后来因为美国答应出售“爱国者”地空导弹  相似文献   

9.
东风-11(M-11/CSS-7)是中国为取代苏联老式飞毛腿导弹而研制的新品种。1999年末,美国五角大楼估计中国二炮部队已部署约40枚东风-11,预计到2005年会有500枚这样的近程导弹装备部队。 西方最早是在1987年的北京航展上得到该导弹某些研制消息的,当时中国正根据在研的M-18弹道导弹(射程1000公里,采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再开发一种射程在400-500公里左右的近程导弹。M-18导弹是目前西方已知中国M系列导弹中射程最远的一种。中国大肆宣传的这些M级导弹均使用固体燃料,所以它们的发射准备时间较短,它们均采用根据苏联MAZ系列高机动越野车辆作为底盘,所以要对其进行“预防性打击”  相似文献   

10.
①航行在上海黄浦江上的中国海军.,4号导弹护卫舰。O军舰右舷安装的双联座37班米自动火炮系统。0 524号导弹护卫舰安装了国产双联装,co.米主炮.炮塔外形明显采用了隐身设计。④524号导弹护卫舰舰舫正面雄姿。0 524舰上的2座国产26管干扰箔条发射器。②夭线。。524舰的舰载直升机机库。④用于海红一7防空导弹火控的海狸川火控雷达。⑤舰桥前甲板上安装的八联装海红一7点防空导弹发射系统。。341赖斯兰普火控雷达.用于37奄米防空炮火控。黄浦江上的中国海军524号护卫舰~~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台军在“汉光23”号的“兵棋推演”过程中,前所未有的动用了所谓“战略反制武器”,打击大陆纵深目标。随着台军设立“飞弹司令部”,并在外岛部署由防空导弹改造而来的“天弓-(?)B”近程地地导弹。“境外决战”已经绝不仅仅是台军空喊的口号了,来自海峡对岸的弹道导弹已具备了实质性威胁。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国际展望》2007,564(10)
台湾弹道导弹瞄准大陆台军秘密研制弹道导弹内幕故事2007年4月,台军在“汉光23”号的“兵棋推演”过程中,前所未有的动用了所谓“战略反制武器”,打击大陆纵深目标。随着台军设立“飞弹司令部”,并在外岛部署由防空导弹改造而来的“天弓-(?)B”近程地地导弹。“境外决战”已经绝不仅仅是台军空喊的口号了。来自海峡对岸的弹道导弹威胁近在眼前。  相似文献   

13.
①中国海军168号导弹驱逐舰在演习中发射反潜火箭。②俄罗斯海军现代级驱逐舰“激烈”号与中国海军168号导弹驱逐舰结伴航行。③对地攻击演习中,中国陆军航空兵新型武装直升机发射集束火箭。④中国海军新型反潜直升机投放声呐,背景为168号导弹驱逐舰。⑤联合军演中,中国陆军新型主战坦克集群向“敌方”阵地发起冲击。⑥中国陆军92型轮式步兵战车。⑦中国陆军新型轮式突击炮开赴演习场。左侧是俄罗斯海军陆战队两栖装甲人员输送车。  相似文献   

14.
周边及亚太     
日本政府决定与美国共同开发新型拦截导弹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12月24日宣布,日本政府在当天举行的安全保障会议和临时内阁会议上决定,日美从1999年开始共同研究的导弹防御系统中, 新型拦截导弹从明年起转入共同开发。据日本共同社 24日报道,日美共同开发的新型拦截导弹是宙斯盾驱逐舰上配备的防空导弹“标准-3”的改进型。与“标准-3”相比,改进型射程增大一倍,命中率更高,可以拦截装有诱饵弹的高性能弹道导惮。日本将负责开发保护不受大气摩擦生热损害的前锥体以及第二级火箭发动机等。美国方面除了弹头部分之外,主要负责  相似文献   

15.
6月16日晨6时,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刚刚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山脚下戈壁滩上的实兵演练现场早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突然,刺耳的战斗警报声响彻长空,随之一枚枚导弹犹如一条条火龙呼啸着刺向茫茫苍穹。当两枚由自动化指挥系统控制发射的导弹成功摧毁空中目标时,掌声、欢呼声顿时回荡在硝烟尚未散去的发射阵地上。它标志着我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空军地空导弹某团运用自动化指挥系统提升现有兵器作战效能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强化和提高。 自从1993年我人民空军首次提出“首当  相似文献   

16.
米格-31BM是重型截击机的巅峰之作,它的相控阵雷达可以远距离发现F/A-22,并能同时引导8枚导弹攻击400公里外的目标,新“捕狐犬”的作战效能甚至达到了俄罗斯第五代战机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今年珠海航展展览大厅中,一辆涂着全新绿色伪装漆的导弹全系统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这种导弹系统看起来十分眼熟,熟悉中国导弹或多次参加航展的人轻易地认出,这不是中国自制的KS- 1“凯山”防空导弹系统吗?这种导弹系统自1998年以来,已经五次在珠海航展上亮相了,这次还是旧瓶旧酒吗?但是,看到展牌大家才明白,这是最新改进的KS-1A型。只见该导弹在发射车上呈一定角度昂首斜指青天,仿佛就要射向高空,一举将任何入侵者击落,真是令天狼胆寒!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底,一条震撼性的消息将美俄之间的关系推入波谷:美国准备在东欧建立“针对伊朗”的导弹防御基地,其中,美国将在波兰设立导弹拦截系统,部署10枚地基拦截导弹;在捷克部署先进的反导雷达系统。毫无疑问,这是美国在北约东扩后继续蚕食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最新动向。因此,该计划甫一公布,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俄罗斯方面态度极其强硬,俄政府立即宣布将在短时间内,提升反导防御能力,重建曾在冷战时期名噪一时的全空域防空反导体系。  相似文献   

19.
美国及美洲     
美国武器误差率超过10% 美国国际预测公司3月31日报道,美国军方正在打一场历史上最为“精确”的战争,发射了约8000枚精确制导炸弹和导弹,轰炸伊拉克境内的可疑目标。但这种精确武器却常常偏离目标,人为失误和机械故障的比率达到了10%甚至更高。对于居住在轰炸目标附近的平民来说,这个数字是灾难性的。美国驻卡塔尔中央指挥部的一位发言人指出:“没有哪个武器系统是非常安全的,我们总是有一两枚炸弹偏离目标。” 伊拉克战争开始以来,已经有数十名甚至上百名伊拉克平民因为美军的精确制导武器丧命。这些武器因为机械故障或是人为的失误,击中了平民的房屋、市场,或是城市的街道。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有数百枚美军发射的精确制导武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从引进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后,不仅填补了海军区域防空空白,而且带来了AK-630近防系统,加强了海军末端近防力量。随着168、169(也被一些人称为“中华现代”)、170、171的服役,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块化近防系统。这种国产730型近防系统由7管30毫米电驱动旋转速射炮,一具宽波段跟踪雷达和三光合一光电系统组成。中国在阿布扎比陆军防务展上也曾展出过一种陆军版730,名为“陆盾”。最近又推出了升级版“陆盾-2000”,即在炮塔两侧加装3枚地空导弹组成“弹炮合一”系统。从目前中国装备730近防系统的军舰来看,将730改装为海军版“陆盾-2000”完全可能。730本身就是模块化系统,加装对空导弹问题不大,由于系统自带跟踪雷达和光电火控设备,再加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