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贫困与女性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兰  杨非非  周婵  罗红 《中国司法》2007,(12):35-38
贫困其实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包括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所谓物质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正常劳动所得的合法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的绝对贫困,以及贫困线不断提高,不同地区之间、各阶层之间、各阶层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而产生的相对贫困。而精神贫困则侧重于情感的匮乏,它受到个人文化水平、价值取向、劳动技能以及心里承受能力的影响。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之间相互作用,成为了影响社会和谐构建的重要因素。一部分人,尤其是遭受历史保守思想侵蚀影响的…  相似文献   

2.
申锋  金婧 《法制与社会》2011,(2):234-235
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面临"经济贫困"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精神贫困"的考验。在"经济贫困"与"精神贫困"双重压力下,贫困生应该以追求自我实现为最终目标。本文以期通过对贫困生追求自我实现的合理性考察,最终找到保障贫困生完成自我实现这一最终目的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探讨高校贫困大学生脱困的途径,指出了贫困生资助、弹性学分制、精神解困等方法在解决贫困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对于高校大学生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方 《中国司法》2004,(7):65-67
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进程表明,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反映时代特征、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真正支撑起民族的精神大厦。弘扬和培育崇尚法治这一民  相似文献   

5.
郝拴记 《中国公证》2005,(10):55-60
(一) 扶贫,重要的不是扶持物质贫困,而是精神贫困. --叶永彬手记 电话铃骤响. 叶永彬拿起话筒一听,不由惊跳了起来:"什么?要哄抢枣园?你们是什么村?福安村?" 终于出事了!一直以来,叶永彬总有一种预感,福安村要出事,所以隔三差五地总要挤时间去看看.当时,杨倩就说他:办了证,放不下,迟早会变成蜗牛的.  相似文献   

6.
薛丹 《行政与法》2022,(2):14-22
在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后,我国的贫困治理已转向相对贫困.当前,我国的国际方位、发展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相对贫困治理也面临着相对贫困人群瞄准难、相对贫困扶持精准供给难、"能力贫困"及"精神贫困"韧性大、碎片化与系统化矛盾调和难等挑战.后小康时代,应构建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织密多维动态识别、政策统筹衔接、持续...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一直处于社会底层。虽然国家已出台过政策改善农民工的弱势地位,但农民工们依然在经济、精神、权利和能力上呈现出贫困状态,值此城市化发展关键阶段,迫切须深思他们贫困的原因,科学地探究治理农民工贫困的对策,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以求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8.
精神生活是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现代性带来的社会变革构成精神生活的背景.现代性在人的精神生活的突出表现是四重遭遇:现代性挑战与精神生活的异化、工具理性膨胀与价值理性消解的冲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二元对立、物质富裕与精神贫困二律背反,而精神生活现代性遭遇的救赎良方是四个向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贫困是当今美国社会客观存在的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济贫方面曾起了积极作用,但富人政治和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的主要障碍。贫困对穷人的打击莫过于精神伤害,要消灭社会贫困,减少贫困人口,不但要正确地认识贫穷的危害和本质,改革和完善现存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且要根除导致社会贫困和不平等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城市贫困是我国城市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又出现了另一个贫困群体,即城市贫困,这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本文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总结了当前我国城市贫困的概况和特征,并分析了它形成的原因,重点总结分析了它的治理手段,最后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是我国法学界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对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理论依据、适用范围、认定标准、数额确定等问题作一探讨。一、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依据对于财产损害给予物质赔偿,人们是能够理解的,但对于精神损害给予物质赔偿,  相似文献   

12.
赡养老人是社会主义家庭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应履行的法律义务,我国《婚姻法》对此作了确定性规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社会生活通常可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类。与此相适应,家庭生活也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基本方面。赡养关系既包括物质生活赡养又包括精神生活赡养。长期以来物质生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维贫困视角,对海南琼中黎母山镇的贫困数据遵循贫困维度指数的选取、指标权重的选择、指标加总的行文逻辑构建了不同性别的农户多维贫困指数;多维贫困指数表征了不同性别的农户贫困存在较大差异,具体体现在教育、健康、经济、闲暇、社会地位和决策权等六个方面,而其中妇女的决策权贫困尤其突出。不同性别的农户多维贫困指数为政府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用好多维贫困大数据,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建立农户多维贫困识别标准,使扶贫工作更加精细化;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户的脱贫需求为导向,使政府扶贫工作的供给与需求更加协调与融合;分性别进行多维贫困指数的统计,关注多维贫困的性别差异,针对不同性别采取有效措施,为精准扶贫和性别平等助力。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我国监狱人民警察工作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而实践中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精神已经成为了我国监狱人民警察工作和队伍发展的瓶颈。本文分别从行业法规、人员队伍结构、工作制度以及后勤保障四个方面探讨了在经济建设新时期我国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精神的构建对我国监狱人民警察工作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渐突出,而在西部欠发达的省份尤为明显,该文以贵阳市为例,从城市贫困界定、城市贫困形成的原因、城市贫困的解决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城市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于谨  康利 《法制与社会》2011,(1):237-238
贫困大学生是现代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有来自心理上的问题。学校有责任教育、帮助、引导这些贫困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同时作为贫困学生自己也应当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这样经过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使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新精神活性物质更新快,种类繁多,缺乏国际条约的监管,列入联合国管控目录困难,加之一些国家和国际社会对大麻等毒品管控降低,给我国在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的监管带来困难.具有成瘾性和社会危害性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才能成为列管对象,毒物分析技术人员在列管程序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我国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监管法规规定了相关列管程序,毒...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文学在走向纷繁无序、愈来愈商品化的同时,纪实文学、通俗文学作品的畅销与文学先锋的困境越来越清楚地告诉我们:作家们对群体效应和文学轰动效应的巨大依赖心理以及摆脱群体后素质尚未健全的贫困的个体创造力,依然是阻碍中国文学走向真正繁荣的隐患。当人们不得不正视这一事实的时候,一种对文坛的悲观情绪便油然而生。而文学悲观论,说到底则是文学先锋对已经意识到的贫困的精神和由于物质生存状态导致的贫困的个体创造  相似文献   

19.
贫困助学已经成为当前困扰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教育成本从家庭向国家分担的国家福利模式并不能完全消解当前贫困助学的困境。公益信托形式开展贫困助学有很多优势。因此,有必要在比较分析西方公益信托制度具体规则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的教育公益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20.
贫困助学已经成为当前困扰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教育成本从家庭向国家分担的国家福利模式并不能完全消解当前贫困助学的困境.采用公益信托形式开展贫困助学具有很多优势.因此,有必要在比较分析西方公益信托制度具体规则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的教育公益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