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现代化进程中,拉美历史上最早的、影响最大的一次失误,就是独立运动未能阻止拉美民族的分裂。结果,拉美的工业革命几乎被延误了整整1个多世纪,这一把美洲分裂成"统治"与"依附"两个世界的"时间差",是拉美国家一切发展难题的根源。拉美国家无法创造第二个时间差的原因是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现代化进程的规律决定的,资产阶级的民族自觉和民族扩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手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外围结构和中心国家强烈的排他性、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秩序下后发劣势递增以及后发优势递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周期性与后发国家发展的不稳定性这些规律的存在,决定了多数发展中国家始终无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命运。拉美独立战争的历史经验表明,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善于从政治上解决问题。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高速发展,必须要依靠自己的组织力量,创造自己的政治优势,保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当今时代,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成功之路就是创建与现代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拉美国家历史上,土生白人上层是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阶级,既是殖民地社会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又是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阶级",更是独立后拉美各共和国的统治阶级。本文通过对土生白人与拉美独立运动之间互动关系的考察,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拉美"土生白人独立派"是独立运动的领导者,因为土生白人中既有独立派,也有观望派和保王派,而独立派中也有激进与保守之分;拉美独立运动是"一场没有社会革命的政治革命",独立运动的领导者当时不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革命的政策主张,而且也采取了一些落实措施,只不过因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与反对而最终成效甚微;拉美独立运动的胜利并未完成社会革命的任务,而在更大程度上,土生白人统治阶级把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继续作为阶级与种族压迫的工具,把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与实现民族解放对立起来,使殖民地时期的许多前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延续下来,从而既无助于民族国家的建设,也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五、关于拉美资本主义的特点之二--国内“封建残余”问题在拉美历史上,封建生产关系曾十分严重地存在。这是因为西、葡等宗主国不同于资本主义发达的英、法等国,它们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侵入拉美地区后就按本土的面貌在当地培植起封建性或奴隶制的大庄园,因而严重阻碍着殖民地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上个世纪  相似文献   

4.
拉丁美洲的政党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丁美洲的政党政治经历了约1个世纪之后,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成为拉美政治的主体形式。拉美是当今发展中世界建立政党最早的地区。19世纪初,拉美取得独立战争胜利后,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立宪共和政体,政权普遍落入地主阶级、军人集团和天主教会上层  相似文献   

5.
西蒙·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最著名的领袖。从1810年独立战争在拉美各地爆发,到1826年1月23日西班牙殖民军在卡亚俄港投降、独立战争胜利结束为止,玻利瓦尔是参加和指挥独立战争全过程的主要领导人。因此,拉美独立战争的胜利,是与玻利瓦尔的名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仅就他在独立战争中的军事贡献谈几点看  相似文献   

6.
拉丁美洲地域辽阔,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历来成为殖民者和帝国主义者争夺的对象。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征服了当地印第安人,侵占了拉美。十八世纪末,拉美人民掀起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运动,经过十六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在十九世纪初期摧毁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三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先后建立了十八个独立国家。但是,由于这次独立战争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领导权大都掌握  相似文献   

7.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为摆脱西班牙、葡萄牙宗主国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不同学者对有关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拉美独立运动爆发主要是由内因引起的,并从拉美人口结构变化、克里奥尔人的地位和角色、拉美文化、对殖民统治的长期反抗斗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本文认为,拉美殖民地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拉美民族的产生使得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半岛人"成为少数民族,克里奥尔人即拉美土生白人成为独立运动的推动与领导力量,殖民地不同民族之间交流与融合形成的拉美文化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长期以来殖民地人民为反对宗主国横征暴敛的抗争最终导致了拉美独立运动的爆发。  相似文献   

8.
192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东南亚华侨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严重、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蔓延到欧洲和日本,最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危机不仅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使其生产倒退了好几十年,而且也沉重地打击了工业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东南亚地区除了泰国外,当时都是欧美的殖民地,这一地区又是华侨人数最多、华侨经济力量最为强大的地区,世界经济危机在给东南亚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的同时,无疑地也  相似文献   

9.
西蒙·玻利瓦尔和何塞·圣马丁,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两位杰出的领袖。当十九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迅速向前发展时,在欧洲探索祖国解放道路的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抱着彻底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祖国独立的共同目标,先后于1807年和1812年返回委内瑞拉和阿根廷,投身到拉美独立运动的实际斗争中去。1810年拉美独立战争爆发以后,逐渐形成了新西班牙、新格拉纳达和拉普拉塔三个  相似文献   

10.
拉丁美洲自殖民主义时代晚期起,多元社会的特征十分明显。原始共产主义、奴隶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长期并存,互相斗争,互相渗透;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互相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性结构的有机整体。在主要拉美国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取代前资本主义,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对这一进程作出科学分析,是有待研究的课题。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迄今有两种理论观点较为流行。一种观点,否认拉美历史上存在奴隶主义和封建主义,认为殖民地时期的拉美属于“早期资本主义”。另一种观点,认为政治  相似文献   

11.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以后,委内瑞拉曾是美洲大陆最为动乱的国家之一。但自1958年希门尼斯独裁统治垮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确立以来,委内瑞拉政局相对稳定,逐渐成为拉美“民主的櫥窗”,即使在拉美军人专制盛行的六七十年代,也是通过5年一次的大选,和平地实现权力交接,民主体制经受住了考验。  相似文献   

12.
当代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帝反霸反殖斗争,是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拉美人民反对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则是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中开展得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场斗争,其结果是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的民族国家。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独立后的拉美国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进程。当前,争  相似文献   

13.
拉美一体化的思想渊源来自独立战争领导者玻利瓦尔倡导的美洲联盟思想。二战后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地区主义倡导下,拉美一体化进程开始蓬勃发展,产生了多个次地区和地区性的一体化组织。在经历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低潮后,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在开放的地区主义指导下展开了新一轮一体化高潮,原有的次地区一体化组织实行了大幅重组,并建立了一批新型一体化组织,包括南方共同市场、南美洲国家联盟和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拉美一体化进程最初主要是在经济领域,后逐步渗透到政治等领域。2010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宣告成立,表明拉美地区一体化开始走向全地区政治经济大联盟,但其前景如何仍然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以后,墨西哥由殖民地封建社会过渡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0-1917年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墨西哥又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看法已为我国学术界基本接受。但对后一个过渡怎样和何时实现的问题,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本文试图就此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介绍拉丁美洲从被征服以来的经济发展简史,指出影响拉美当代经济发展的两个因素:一是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力。在殖民地时期这种外来压力来自西班牙、萄葡牙,在当代这种压力来自美国、西欧和日本等不平等关系;二是国内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制约,例如,分配不平等,不重视政治和经济民主,不充分应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第安人运动在拉美政治舞台上愈发活跃,成为拉美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两个代表性国家为例,从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构建的相互关系分析拉美印第安人运动与政府关系演进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20世纪50—70年代,政府主导了拉美印第安人运动的组织化进程,双方为主导—从属关系。然而此后,民族认同开始觉醒的印第安人运动渐趋独立。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印第安民族认同复苏,拉美印第安人既要求领地、建立多民族国家和实现民族自治,又成为反对新自由主义的主力军,与政府的关系转变为对立、对抗。2006年以来,印第安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构建的融合度差异使得拉美印第安人运动与政府的关系出现两种不同走向。只有承认并尊重印第安民族认同,赋予并保障印第安人平等的公民地位和权利,才能处理好印第安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构建的关系,从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7.
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集体编著的《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危机概述》,是一部论述拉美资本主义的专著,共四百一十四页,1983年由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由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维·沃尔斯基教授主编,作者都是苏联国内知名的拉美问题学者。本书是在苏联拉美所就拉美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举行过数次国内外讨论会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是近年来苏联拉美研究所研究拉美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发展国家资本的必要性战后相继取得政治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造殖民地经济结构,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抗御外国垄断资本的扩张和掠夺,都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国家资本主义,使国营企业迅速增长,从而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是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争取  相似文献   

19.
引言战后,相继取得政治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造殖民地经济结构,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抗御帝国主义垄断资本的扩张和掠夺,都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国家资本,使国家所有制经济迅速增长并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和干预。国家资本已成为战后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所采取的一种普遍战略。印尼原来是荷兰的殖民地。独立后,印尼的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这个政权的性质便决定了它选择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国内较严重的封建经济势力和强大的帝国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后半期拉丁美洲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则出现较大规模的推进,到60年代拉美多数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占统治地位。60年代和70年代,巴西、墨西哥等拉美主要国家的生产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跳跃式发展,开始了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世界资本主义的主体——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包括拉美主要国家在内的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本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