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重要著作。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真正共同体”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立足社会现实发展状况,从“现实的人”、物质生产发展状况、人的社会交往活动情况三个方面确立了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前提和线索。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和“虚幻的共同体”进行历史分析,并对“真正的共同体”进行理论建构,从而描绘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真正共同体”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探索,指引当代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为构建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恩格斯的哲学论著中,他的思维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恩格斯思维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往往被人忽视。笔者姑妄将这个被人忽视的理论称为恩格斯的思维实现论。一、马克思、黑格尔的“实现”范畴为了更好地理解恩格斯的“思维实现论”,有必要首先对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实现”范畴作一番考察。实现范畴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经常被提到。例如;《资本论》中提出了规律的实现、剩余价值的实现、商品价值的实现、使用价值的实现、劳动的实现、简单交换的实现等等。  相似文献   

3.
《党建》2000,(3)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向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其中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  相似文献   

4.
读了《马克思传》,深感马克思能够成为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与他的忠实的战友恩格斯支持分不开。马克思一身穷困潦倒,因穷困有4个小孩死于非命。在困难的时候,他得到了恩格斯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恩格斯不仅用自己的金钱甚至用自己的时间无条件地支持马克思,为马克思翻译文章,应马克思的要求为马克思写文章,不少文章都是用马克思的名字发表的。马克思则在经济上对于恩格斯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可以说,他一生都没有摆脱这种依赖。实际上,在他们两人之间也存在着精神上和感情上的相互依赖性,他们毫不保留地相互交流思想,毫无保留地相互倾诉生活中和政治斗争、理论斗争中的喜怒哀乐,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他们两人都将对方当作了第二个“我”。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之名与马克思并列深深铭刻在世界无产阶级心目中,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无可争辨地成了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和导师,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小提琴手”,但他始终以绝顶的谦虚态度把马克思的名字放在自己的前面,就象他自己所说的一生都当“第二小提琴手”。恩格斯和马克思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但是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有它独特之处。恩格斯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是多方面的、深刻的,下面试就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思考题解答为什么说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之一,即唯物史观的发现:“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倡社会和谐"的主张作了充分肯定。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问世。早在!844年8月,已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开始了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解放进行斗争的征程。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接受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加人该同盟。6月,恩格斯参加了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的改组大会。大会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议,决定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_新的战斗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10月,恩格斯为同盟制定了一个更为完善的纲领草案,即(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了热烈争论。争论的一个焦点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其依据是,马克思本人没有用辩证唯物主义来定义自己的哲学,只有“实践唯物主义”这个名称才是来自马克思的。还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已经“内在地二重化了”,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恩格斯的哲学是“现代唯物主义”,也就是后人所称的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只是恩格斯现代唯物主义的逻辑贯彻,它抛弃了马克思的实践唯…  相似文献   

10.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它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提出的一些不正确想法,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过程,从而为“两个必然”奠定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虽然“文化”概念的使用频率很低,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缺位,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关于文化的思考与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以他们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为基础,对文化的含义、本质、特性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探讨,形成了极其丰富和深邃的文化思想,对我们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与马克思一样,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指出:“在他的朋友卡尔·马克思(于1883年逝世)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列宁选集》第一卷第86页)同样,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下面,我试以马克思逝世前后两个阶段来论述恩格斯对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所作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辩证法可以称之为历史辩证法。相比于恩格斯,马克思更多地关注社会历史领域,他的辩证法主要表现为一种历史形态,呈现为一种看待事物和问题的历史性或历史主义原则。当然,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不仅涵盖了社会历史领域,而且也关涉到自然界,因此,它是统摄一切的世界观而不仅仅是一种历史观。恩格斯的辩证法给人印象更为突出和深刻的似乎是一种以自然辩证法为代表的逻辑形态的辩证法,表现为哲学教科书那般以范畴和规律为内容的理论体系。然而实际上,恩格斯也有与马克思相一致的丰富的历史辩证法思想。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或曰辩证法的历史形态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或曰辩证法的逻辑形态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历史形态的辩证法更为根本,它是因,逻辑形态的辩证法则是果。两者的根本一致性就在于,辩证法的本质就是历史性或历史主义,辩证的就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14.
《新视野》1986,(5)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党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党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和自身建设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领导地位、领导作用和如何实现这一领导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卓越领导人,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  相似文献   

15.
●面对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停留在已有的结论上,而是从实际出发,不断总结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规律,不断获得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方面的理论创新启示我们:只有充分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才能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两个决不会”的重要思想。●只要资本主义还存在,要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就必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这对于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明确历史任务,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常宗耀  关玲永 《探索》2012,(6):177-182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社会主义合目的性思想。在他们看来,公平与合理的价值追求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蕴涵的应该是"价值第一"的合目的性思想;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合目的性。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合目的性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是马克思最亲密和最忠诚的战友,马克思认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必然要得到志同道合、相互谅解,患难与共的友谊的支持,马克思在他战斗的一生中,能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与有恩格斯的全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恩格斯顾全大局,始终如一,慷慨无私的支持和帮助,马克思即使有无与伦比的天才和勤奋的实践,要创建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那也是很难想象的。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个光辉的名子,永远  相似文献   

18.
李蕴慧 《理论学刊》2007,3(2):13-14
一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发现人类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规律,特别是资产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最杰出的历史贡献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写出了《资本论》,以一种极为严格的科学的逻辑与大量经验事实,预言将会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叫共产主义,它的初级阶段叫社会主义。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他与恩格斯早在青年时代(特别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就已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西欧)“多国同时胜…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发展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全面发展思想、协调发展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些思想直接孕育和启发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则全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展的论述,是马克思、恩格斯发展思想的拓展和延伸,两者是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20.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法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形成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奠基性著作中,系统地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之为理论依据,深刻地揭示了法的历史运动规律,科学地分析了法的本质属性与核心价值,建构起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实现了法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