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啸奇人中华一绝记江城﹃指啸﹄奇人魏安民副教授魏敏指啸,这种被考古和音乐专家认定是失传千年的宫庭古技,如今在古老的江城武汉被重新发现。它的传人武汉市九三学社社员、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魏安民,能以十指单指双指或任意组合含于口中吹出“我的祖国”、“...  相似文献   

2.
万钢 《中国发展》2009,9(6):1-2
由致公党中央和湖北省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发展论坛·2009-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今天在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江城武汉开幕了。  相似文献   

3.
武汉三镇的台湾风情丁星火台湾高雄的方先生,今夏到江城武汉,大发感慨:“太热了,热得可怕!”但他却一呆就是3个月。方先生爱逛街,几乎逛遍了武汉三镇。他惊奇地发现,千里之隔的江城,竟处处洋溢着宝岛风情。数年以前方先生曾造访武汉,那时汉口一条台北路曾令他激...  相似文献   

4.
一、“汉族”、“汉字”缘起于汉水自然赋予了江城独具特色的山水环境,长江、汉水培育了江城浓郁的具有长江文化特色的城市文脉,武汉无疑可成为长江文化的中心之一,而且也必将成为长江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标志。长江,被公认  相似文献   

5.
江城春来早     
江城春来早武汉市妇联看到江城。1998年的这个春天带给江城武汉的似乎更多了几分融融的暖意。春节前夕,武汉市妇联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女企业家回报社会帮扶下岗女工结对仪式“。50位各行各业各领风骚的女企业家和50位有着各种困难的下岗女工一齐回到了“娘家”...  相似文献   

6.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武汉别称“江城”,依江而兴,历来与长江息息相关。武汉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就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武汉,面向世界,面向全国全省,面向长江,搞好对武汉改革开放和长江开放开发的探索、研究和宣传,做好“江”字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7.
在江城武汉美丽的东湖之滨,有一方热土冠以一个响亮的名字、寄托着一代人远大的理想,那就是——“武汉·中国光谷”。2000年5月8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贾志杰在这里点击开通了“武汉·中国光谷”网站,正式揭开了“武汉·中国光谷”建设的序幕。一年后的同一天——2001年5月8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罗清泉又在这里点击鼠标,开启了“武汉·中国光谷”网上招商会。短短的一年时间,这里发生了令人咋舌的变化,其间演绎了多少令人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楚钰 《政策》2004,(2):10-12
羊年初冬时节,江城武汉,洪山礼堂门前,彩球悬空高挂,彩旗迎风招展。虽然室外略有几分寒意,但是场内气氛异常热烈。由民建中央委员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在此隆重召开,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知名民营企业家及民营企业代表500余人出席了  相似文献   

9.
崇鸟的武汉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崇鸟的武汉人顾亦兵“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是笔者17年前乍到江城武汉时听到的一句民间谚语。尽管时下世人把湖北佬比作“九头鸟”,大多含有一点贬义,但湖北佬,尤其是武汉人爱鸟崇鸟的风尚,却是世代相袭,久盛不衰。武汉民间崇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  相似文献   

10.
《政策》2008,(5):F0003-F0003
2008年4月25日。第二届“中部论坛”在江城武汉隆重举行。中部六省省委书记、省长以及22个国家部委的负责人在论坛中畅所欲言,共谋中部崛起发展大计,“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成为与会者讨论最多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南来北往的旅客们都有一个共同感受:武汉市的高层建筑多了起来,“靓”了起来。一幢幢高耸入云的现代化摩天大楼昭示着武汉市迈向新世纪的快捷步伐。建银大厦、武信大厦、湖北教育出版社大楼等多彩多姿的建筑风格为江城平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可您也许不知道,这些使武汉“靓”起来的建筑里凝聚着一个建筑装饰企业的功劳,它就是被人们誉为“美化江城的天使”的武汉华达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仅仅创建于1993年的华达公司,在短短几年中已发展成为武汉地区建筑装饰行业的"龙头",企业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  相似文献   

12.
张军  彭娟 《学习与实践》2009,(4):136-139
本文以城市旅游形象的概念分析武汉市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方向,论述了将“两型社会”的精神融入现有武汉城市旅游形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提出武汉现有的“白云黄鹤知音江城”和“水上动感之都、辛亥首义之城”的旅游形象与“两型社会”的精髓与发展目标是一致的。文章构建了“两型社会”城市旅游形象建设体系,并就建设武汉市“两型社会”旅游形象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竞争激烈的800多家武汉市房地产开发公司中,武汉市江城物业发展总公司算是比较年轻的一个,然而发展速度和发展势头出其右者恐怕不多。说到“江城物业”,或许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复兴新村。这个可以载入武汉发展史册的名字,象标签一样,与“江城物业”连成了一体。漫步在高楼林立、道路平整、绿树摇曳、充满欢声笑语的复兴新村小区,  相似文献   

14.
6月的武汉,江城人民以满腔的热情迎接前来参加“湖北武汉台湾周·欧美台商武汉考察周”的150多名台商。6月27日上午,笔者在武汉东湖科技会展中心向蒋孝严先生赠送了著名书画家张善平先生书写的“和为贵”条幅,蒋孝严伉俪当即在媒体面前展示这幅字画。两年前,全国各地台商协会  相似文献   

15.
江城刑侦奏响改革曲□李享庭本刊记者秦千桥公安部推行刑侦体制改革的举措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到了江城武汉。刑侦改革似长江的浪涛推逐着武汉刑侦工作向前发展。短短两个月,武汉以快节奏、高效率在全市建立了覆盖社会面的刑侦队,刑侦为主力,多警种密切配合的破案运...  相似文献   

16.
刘宗发  徐楚桥 《半月谈》2003,(15):43-45
执政为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坐落在江城武汉的长江职业学院。在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努力探索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入大众教育。确立了“执教为民”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优美的诗句出自于唐朝大诗人李白,而被他称誉为“江城”的则是包括了汉口、汉阳、武昌的武汉。 武汉是大自然造物主撒落在江汉平原上的晶莹宝玉、镶嵌在长江边上的灿烂明珠,她是一座龟、蛇对舞的美丽城市,尤其是其中的汉口更是历史悠久的商业名城。 古代汉口:四大名镇、天下四聚 到过汉口的外国人常常赞叹武汉是“东方芝加哥”以此说明武汉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繁盛的程度。中国人则赞武汉的汉口为“明清四大名镇”,“天下四聚”。所谓“四大名镇”即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和湖北汉口镇。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集镇勃兴,城市发育而“四大名镇”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天下四聚”则是指北京、苏州、佛山、汉口,“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焉转。虽欲不雄于天下,而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唯汉口耳。”(刘献庭:《广阳杂记》,卷4)就是说,“四大名镇”也好,“天下四聚”也罢,都少不了汉口,由此可见“汉口”在明清时其商业、流通的繁盛程度及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18.
碧血洒尽铭殊勋─—青年抗日将领陈德馨事略柯峥,君山一1938年9月16日,江南气温仍有几分夏日的闷热,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江城武汉笼罩在一派肃穆壮烈的气氛里。放眼各要过街头,一座素坊高筑,挽幛高悬,哀曲长鸣,“恭送陈旅长德馨抗战殉国灵梓国籍”、“浩...  相似文献   

19.
武汉,素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称。长江、汉水在城中交汇,大小湖泊如珍珠般镶嵌于三镇。然而,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水环境受到破坏,水质性缺水开始显现,得水独厚的优势日益萎缩,有识之士忧心如焚。2006年2月20日,武汉各大媒体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市政府出台10大护水目标,分解32项工作任务,落实市人大3号议案,全面防治水污染!这一保护和修复江城水生态系统、惠及子孙后代的重大举措,是武汉市人大常委会抓住水污染问题不放松,不断加大监督力度的结果。为了江城的水更蓝,本届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开拓性的艰苦工…  相似文献   

20.
李科 《人民公安》2013,(10):32-37
丹东,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因沿江、沿海、沿边,且江河密布,又被称作“江城”。在这里,“慢活”的人们栖水而居,怡然自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