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急速变迁的信息社会,年轻一代拥有互联网技术利用等方面的优势,他们在流行文化、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上的话语权凸显。年长一代俨然成为了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他们不得不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取。这种逆向的文化传承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修补代际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有益于营造一个和谐宽容的社会氛围。当然,文化的反向传承并非完全取代传统的传承方式,它并非是单向的,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整个社会应该为文化反哺提供条件、搭建平台,以期形成代际协同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困境审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成效甚微,内中悖论值得深入探讨.文章认为,必须以原有的乡土文化为基础,遵从地方性知识,以现代文化作为辅助性的运作载体,才能有效地满足农民文化活动需求,打破在真空状态下异变出的活动形式所造成的风险与危机,加强村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文明祥和的乡村文化生活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灭绝的文明体,这种文化生成、文明传承在"观念世界"或文化全球视界塑造的世界奇迹性成为一种文化"诠释场",倡导"文化自信"首要切入这个"根魂"所在。地理环境在文化内质衍生与发展变迁过程中呈现重要的"内化外塑"作用,中国地理结构具有保守性特质,并赋予投射到文化独立性的自洽内质。中华文明则是一种建立在农耕自足基础上的"内向型文化",属于静态文化。其表征祖先崇拜的宗族礼序、乡贤文化与乡村自治文明接轨,推移外放为差序格局并建构为乡土中国的"熟人社会",其社会抗风险能力强、韧性好,塑构了农业社会超稳结构模式。中华文化政教分离的"文化建构"模式规避了大规模宗教战争的发生,确保政权在"文化合法性"的道统政统中对接循环。史学是民族意识的源泉,中国是"历史的民族",汉字具有超强的历史记忆功能和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历史文化涵养民族道德品质,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迈向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4.
郑跃华 《世纪桥》2024,(2):75-77
新时代“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作用凸显,以实践育人加强高校学生思想引领成为时代所需。为此,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分析对比、实践总结等方法,对新时代“双创”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论意蕴及现实价值进行了研究。新时代“双创”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对助力国家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效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肖露  文媛 《当代贵州》2012,(27):24-27
藏在深闺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方。从2005年起步,多彩贵州走出大山走出国门,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8年的生动实践表明,谁改革谁主动,谁改革谁发展。8年的品牌之路昭示,独特的、创新的才是有生命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临城县和正定县之间.围绕三国名将赵云故里展开了争夺战.正定县委县政府官方媒体《正定风采》甚至刊发言辞激烈的社论抨击临城县。报道说.两地政府间的骂战虽然表面激烈,但实质是“苦肉计”.由此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从而使两地城市品牌获得快速提升。之所以这样做.对两地来讲都有几分无奈.临城多年来苦于没有一张城市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7.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0,(15):43-43
当“犀利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之势从天涯论坛走红,媒体铺天盖地,不惜花大篇幅予以或深或浅的报道。就连央视的新闻也从会议报道中省出时间来凑热闹。  相似文献   

8.
以文化大发展推动“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荣 《当代贵州》2008,(3):28-29
“多彩贵州”涵盖了贵州的文化特色,提供了贵州的文化符号,具有相当的思想张力和文化延展性,涵载着蓬勃的生机与精神的冀望。  相似文献   

9.
快乐大叔 《党课》2010,(1):102-103
在中国古代,我们祖先做的好多事情都和数字分不开。八卦就是和数字密不可分的智慧结晶。种田有数字,盖房子有数字,成语里也有不少数字,什么“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七上八下”“七荤八素”“八九不离十”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1,(25):61-61
一方面,许多大城下每年都在建设诸多大型表演场馆,甚至成为“地标”建筑,在这些豪华剧院里,经常能看到世界一流的演出;另一方面,中央一直强调与推动全方位的“文化下乡”,鼓励剧团下乡为农民演出与发展乡村剧团,以满足农村包括偏远地区农村欣赏戏剧的需要。但这些促进文化发展的有力措施,恰恰错过了在城市人口中占大多数的中小城市及随城镇化进程越来越趋扩充的中心城镇的居民,因此,这些被忽略的群体就成了“文化消费‘夹心层’”。  相似文献   

11.
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的发展,但每个个体(我)的发展都是在客观环境中(非我)进行的,“我”与“非我”尤若杠杆之两端,其间的平衡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  相似文献   

12.
5月23日,缅甸外长会见了六小龄童,声称其扮演的孙悟空形象在缅甸家喻户晓。就在不久前,1986年版的《西游记》已经开始在缅甸私营的天网电视台播出,中文原声缅语字幕。这两件事情凑在一起,被一些人解读为中国正在尝试推行“文化外交”。去年,坦桑尼亚曾热播《媳妇的美好时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草根现象十分突出,其所承载的"草根文化"发展迅速且势头强劲。面对这种突显而又杂乱的原生态文化,有必要进行合理梳理与限定,以优化我们的文化环境。我们应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草根文化"的优化路径从"四位"视阈进行完善,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草根性,增强其在"草根文化"优化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佚名 《党建文汇》2006,(8):35-35
现在生活好了。大部分人不缺吃的,缺知道吃多少的人;不缺大房子,缺能买得起大房子的人;小汽车不缺座位,缺不让小车空位的人;不缺会议,缺愿意听会的人。过剩的营养、过高的房价、增长过快的小车、过滥的会议.使其价值折旧到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5.
吴晓东 《求贤》2010,(5):52-52
“文化从来不是流水线能够打造出来的。文化要靠时间和心灵悉心酿造,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对于文化产业呼声的空前高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文化产业指的是大众消费文化层面的文化.它不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峰顶。一个民族文化的峰顶是不能够轻易被产业化的。”  相似文献   

16.
文物虽不言,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2019年4月15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新版宣传口号为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其中,三指的是神秘的三星堆遗址,它在这个春天再次将世人的目光聚集起来,大批新出土文物无声地复述着来自远古的记忆,展现着古蜀文明的魅力,彰显着四川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反腐败不单单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努力构建与培育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反腐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胡献忠 《奋斗》2006,(3):55-55
2005年11月14日。随着吉化公司双苯厂上空腾起的蘑菇云,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的政治生涯也因之突变。由于在事发初期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错过了控制污染的最佳时机,解振华向党中央、国务院申请辞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职务,这一请辞已获批准。无独有偶,早在2003年春季突发的SARS疫情中,卫生部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原市长孟学农因处理不力。就被一道宣布免去了职务。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政治、文化深厚、“官本位”意识浓重的国度里,透过部级高官“下课”这一政坛上的重大事件,该如何判断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趋势呢?  相似文献   

19.
赵雪  郑海岳 《理论建设》2020,36(2):103-108
近年来,"隐形贫困人口"一词成为网络流行语并受到部分城市青年群体的认同,该部分青年群体将其作为自己的身份标签以自嘲消费与收入之间巨大落差。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学者将其产生的原因归结为非理性消费,事实上,我们更应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城市隐形贫困人口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阶段性现象,其在动机、方式、心态方面均表现出双重属性,这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消费文化价值观缺陷,也反映我国社会优化整合功能不充分的消费困境。因此,解决城市隐形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需要积极倡导并践行绿色消费文化,实现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荣共生。  相似文献   

20.
"消费",一个时下响亮而流行的名词.尽管中国目前贫富悬殊,许多农民还处在相对贫困之中,但我们已无法阻挡消费时代滚滚大潮的到来.一个消费的幽灵,正在世间游荡,它无孔不入的侵入着社会的肌体和人们的精神结构,改变和建构着社会的精神存在.文章将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消费观谈起,然后延及波德里亚及当代艺术领域里的消费观.以期对当代消费做一点理论的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