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以脑白质轴索弥漫性损伤为主要特征,迄今其形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不同学科诊断标准迥异,是法医学和神经科学亟待解决的难题。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通过检测弥散参数及纤维束成像(fibre tracking,FT)可准确地反映轴索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具有广泛的法医学应用前景。本文综述DAI发生机制及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尤其DTI技术在DAI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8.
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8、16×16、32×32三种空间频率刺激检测40人80只眼,在不同屈光负荷下的P-VEP中P100潜伏期及波幅。结果 在同一空间频率刺激下,随着屈光负荷的增加,P1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在同一屈光负荷下,随着刺激空间频率的增高,P1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屈光不正明显影响P100的波幅及潜伏期,故在VEP检查前应将屈光不正眼矫正至最佳水平。结论 在法医学鉴定中,正确运用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可提高对被检眼视功能进行客观评定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眼损伤后不同空间频率下阈刺激时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相关指标与视敏度之间的关系,试图探讨运用视觉诱发电位推算视敏度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门诊钝性眼外伤病例81眼以及正常对照眼(199眼)进行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检查,采用不同空间频率的刺激产生视觉诱发电位波,记录各阈刺激时P100潜伏时与波幅。采用统计学方法描述检测结果,并进行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阈刺激空间频率(X)与视敏度的对数值(Y)之间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应回归方程用以推算视敏度;各组阈刺激时PRVEP P100潜伏时(X)与视敏度(Y)的对数值存在较好相关性。结论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推算视敏度是一种较客观、准确的方法,在常规眼科检查的基础上,有利于客观、准确地评定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受力后在颅腔内滑动挫伤的类型与受力机制、受力部位的关系。方法按颅骨解剖部位划定受力部位,根据案情确定受力方式后,对132例滑动性脑挫伤的脑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后作冠状、矢状或连续切面,肉眼、镜下观察。结果滑动性脑挫伤按发生部位不同分3型:脑顶型,65例(49.24%);脑底型,38例(28.78%);混合型,29例(21.96%)。脑顶型多见于额顶部的加速性受力,脑底型多见于枕部的减速性受力,混合型多见于顶枕部的减速性受力。结论3种类型与头部的受力机制、受力部位有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头颅创伤、脑卒中、脑肿瘤、缺血性脑损伤、出血性脑损伤均伴有脑水肿的发生,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甚至造成死亡。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作为主要在脑组织中表达的水通道蛋白,起着调节脑内水转运的重要功能,参与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提示研究水通道蛋白-4表达水平可能为法医学外伤性脑损伤时间推断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后血液中S100β含量与损伤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与创伤性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及法医学意义。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颅脑损伤患者和其他创伤患者各30名作为研究对象,再根据入院时的GCS评分,将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型组(GCS≥8分)和重型组(GCS〈8分)。用ELISA法对上述研究对象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脑外伤6h内,颅脑损伤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和创伤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与轻中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越高,患者颅脑损伤程度越严重。结论S100β蛋白可作为早期检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指标之一,其含量越高,颅脑损伤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颌骨额突(PFM)骨折的特点及损伤程度的评定。方法从鼻外伤的法医鉴定案例中,选取CT扫描诊断为PFM骨折的146例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46例中,PFM骨折伴移位成角134例,其中左侧PFM骨折(82例)多于右侧(49例),复合骨折多于单纯骨折。PFM复合骨折多为PFM骨折伴发鼻骨骨折(88例),伴发2个骨骨折26例,伴发3个骨骨折2例。结论PFM骨折极易出现移位成角,多伴有鼻骨、眶骨骨折。单纯PFM骨折,应评定为轻微伤,伴有合并骨折时应评定为轻伤。 相似文献
14.
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神经系统外伤(不包括周围神经损伤)并功能障碍者分为脊髓损伤组(33例)和颅脑损伤组(27例),分别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及SEP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脊髓损伤组SEP结果33例均表现为异常,异常率100%,且随着功能障碍程度的加重,SEP异常的程度亦加重,两者呈正相关(R=0.72,P<0.01,n=33)。27例颅脑损伤者,仅有9例异常,异常率为33%,功能障碍程度与SEP异常相关性分析(R=0.36,P>0.05)。结论SEP检查是客观评定脊髓功能较为敏感而准确的辅助检查手段;但对颅脑损伤功能障碍的客观评价价值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5.
脑外伤者血浆NSE含量与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与创伤性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及法医学意义。方法选取25名健康体检者、34名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的GCS评分,将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型组(GCS≥8分)和重型组(GCS〈8分)。用酶联免疫法对上述研究对象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脑外伤24h内,颅脑损伤组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与轻中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越高,患者颅脑损伤程度越严重。结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可作为早期检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特异性指标,其含量越高,颅脑损伤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6.
《Justice Quarterly》2012,29(6):1023-1049
AbstractA growing awareness of justice-involved veterans is revealing how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is population, to what extent they have experienced a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and how this may relate to institutional behavior, participation in programs, and use of institutional resources. The current study identifies the prevalence of incarcerated veterans in Washington State who have experienced a TBI and how a TBI history may affect their prison experience and use of prison resources.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show that incarcerated veterans in Washington State with a moderate-to-severe TBI are more likely to use medical services, commit violent infractions, be placed in maximum custody (solitary confinement), and less likely to complete vocational and job skills programs.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findings to policy and practic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