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贪官的感想     
某官接连参观了几次"反腐展览"。老婆问他:"感想如何?" 某官说:"通过多次观看,我终于搞清楚了,反贪机关查案是有标准的,人家绝不会乱来!"老婆又问:"那咱家不会有事吧?" 某官说:"老婆你尽管放心,咱们肯定不会出事--因为咱们搞得实在太少了,离标准还远着呢!" 政府法制  相似文献   

2.
孩子们常常向我提问:律师为何不叫律官?又问.有警官、有检察官、有法官、为什么没有律官?更有甚者,他们说:刑事案件升庭时,正面坐着法官,右侧坐着检察官,左恻坐着的人为何不称律官而称律师?从公诉席和辩护席的设置上看,是平行的、平等的,怎么称谓就不同呢?这些问题,我真朝思暮想过,也查了一些史料,至今我也很难把它说清楚,说明白,说得有理有据。但有一个问题是清楚的,凡是称官者,都有实权。比如:警官有侦查权;检察官有提起公诉权;法官有审判权;行政官员权力也很大,他们都有根据职务各施其权的权力;民间的“官”也…  相似文献   

3.
汉武帝求仙     
说汉武帝听取了董仲舒的意见"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恐怕不符合历史事 实。起码,他的尊方士之术就甚于尊儒 术。这也难怪,汉朝到了他这一代,疆域 拓展,四海臣服,他是皇帝,享尽人间极 乐,惟有能否当真"万寿无疆",才是他的 一块心病。于是求不死之药,求长生之 术,求异人仙境,便成了他最热衷的事。 时闻当今能"呼风唤雨"的大师(不知 是否可称方土?)的什么"功能"(不知是否 可称方士之术?)曾得到"某某领导"、"某 某首长"的首肯。这一招很高明,竟以"某 某领导"、"某某首长"的人格信誉来证明 自己的货真价实,绝非假冒伪劣。但这不 是首创,汉武帝时的方士们就用过这种 手法,他们抬出的汉武帝,正是当时最高 的"领导",最大的"首长"。上有所好,下 必甚焉,齐桓公好服紫,而一国尽服紫; 汉武帝好求仙,则方士遍天下。方士之术 盛行,汉武帝不仅负有领导责任,而且直 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人与当官     
官,在一些人心里一直是颇有吸引力的。 近年来,当官谋官之心是强化了还是淡化了? 这是一道"哥德巴赫猜想"。可是,如果不要求 定量分析,允许用模糊数学、模糊语言来解 答,还是可以讲清楚的,那就是:强化了。 社会主义国家需要一批栋梁之材来管 理。为人民而当官,当为人民之官,是官民的 共同心愿。但是,在知识分子当中,想当官的 人增多,是不利于全社会的知识化的。从全社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实际上,"铁打的营盘"里,兵是"流水兵",官也是"流水官"。人事代谢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营盘"式的组织机构,可长期"铁打"不动,而组成"营盘"的兵与官,则是一股活水,长"流"不断。  相似文献   

6.
施明 《政府法制》2010,(22):53-53
谦称 一个师爷胸无点墨,一心想升官发财,为了巴结讨好上司,特地设了丰盛的酒席,宴请县官。喝酒时,师爷讨好地问:"太爷有几位公子?"县官不假思索地说:"有犬子二人,你呢?"县官反问,可把师爷难住了。他暗暗想:县太爷还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我该怎么称呼自己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7.
[庭审片断] 王若飞在缓远省伪高等法院受审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法 庭斗争。 法官:你参加共产党后有什么犯罪活动事实? 王若飞:你身为法官,可懂得法律? 法官:我是问你犯罪的事实! 王若飞:我先问你,什么叫犯罪? 法官:犯罪就是触犯了"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 王若飞:什么民国?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一批强盗! 所谓"紧急治罪法",无非是保护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的法律!试问制订这种法律的时候,有哪一个工人、哪一个农民、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即位时只有16岁,很贪玩, 常常带侍从微服出游。他自称平阳候,在 山林田里纵马奔驰,追逐虎、兔、狐、獐, 不知踩坏了多少庄稼。老百姓见这群人 横冲直撞,糟踏庄稼,无不狂呼叫骂。 这天,汉武帝一行半夜里到了柏谷, 找了一家小客店住宿。汉武帝向老板讨 水喝,老板没好气地说:"我这里没有水, 只有尿!"然后又悄悄约了一帮乡亲要揍 汉武帝一伙。多亏老板娘看出汉武帝不 是一般人,好言劝走了乡亲,用酒灌醉了 老板,汉武帝才免遭一顿毒打。 通过这件事,汉武帝知道百姓对他 的瞎胡闹十分憎恨。第二天,汉武帝召来 老板娘,赐她千金,还拜店老板为羽林  相似文献   

9.
明人冯梦龙辑《广笑府》卷一《懦箴》收录了两则名为《孔门弟子》的笑话,其 一云:孔门弟子入试,临揭晓,闻报:子张第十九,众曰:"他一貌堂堂,果有好处。"又 报子路第十三,众曰:"这粗人也中得高,亏他那一阵气魄。"又报颜渊第十二名,众 曰:"他最有学问,屈了他些。"又报公冶长第五名,骇曰:"那人平时不见怎的,如何 倒中得高?"一人曰:"亏他有人扶持。"问:"谁扶持他?"曰:"夫人。" 这则笑话把儒家的祖师、历来被尊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作为调侃的对象。公  相似文献   

10.
杨海蛟 《政府法制》2012,(24):14-15
虽然党的反腐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但官员堕落的新闻总是不绝于耳。公众惋惜的同时也不免发问,这些原本奉公守法、廉洁自清的好官是如何走上不归之路?是制度疏漏之错还是理想信念缺失?如何让好官不再堕落?  相似文献   

11.
幽默大王     
一无损失 某局机关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局内干部逝世,写讣告时必按 干部级别在"损失"一句上分别对待:一般干部写"×××同志的逝 世,是我局的一个损失";科级干部,则写"一大损失";处级干部,则 写"重大损失";局级干部,则写"特大损失"。一日,局内看门的老工 人病逝,写讣告的秘书在写"损失"一句时颇感为难,就去请示局长。 局长说:"这么屁大的事也要问我?是什么损失就写什么损失嘛?"秘 书说:"能否写'一小损失'或其它什么损失?"局长说:"一无损 失。"  相似文献   

12.
赵炎 《政府法制》2013,(23):30-31
在古代中国,士大夫(官)的具体工作之一,就是帮皇帝制定法律、管理百姓;吏,则是官的协从及施政的助手.作为古代的小警察,如掾、尉、卒、捕快等等,均属吏的范畴.大家所熟悉的《包青天》里,南侠展昭就是吏,王朝、马汉等人也是吏. 让人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这些身份低下的小警察,怎么敢去"修理"高官? 狱警"修理"纪委书记 汉武帝时,御史大夫韩安国不知何故犯了法,被关进监狱悔过,争取自新.御史大夫是个什么官?最高监察机构的头儿,在西汉属三公之一,如果当时官员分品轶的话,御史大夫肯定是一品.但偏有小警察不把他当盘菜,有个叫田甲的狱警就当面羞辱韩安国,原话不清楚,估计跟"人生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差不多,讥笑人家韩安国先挂了.  相似文献   

13.
官员也有自己的"粉丝"了。这或许真是社会的进步,官民之间零距离,官知民意,民知官情,也是中国社会由"官本"走向"民本"的标志。但是,这恐怕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与期待,"官员粉丝"的出现,说到底还是草民心态、臣民心态,而非公民心态。中国人对权力的崇拜意识太悠久、太深厚了,"崇官"、"宠官"的习惯势力太顽固了,当官者太把自己当"官"了。中国的老百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身居各种职位的“官们”热衷赶时髦逐潮流,竞相开起了小车,并被作为一种时尚备受青睐。如今,这些“官们”突然来了360°大转弯,纷纷弃证不再开车。那么,透过这表层的迷雾,人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15.
近日,人民论坛杂志社在征求教百位党政干部对"官油子"特征摇述的基础上,为"官油子"画像,这正像当年毛泽东亲自为自由主义画像帮助人们认识自由主义以克服自由主义一样,将有助于人们认识"官油子",淘汰"官油子",重用"老实官"."官油子"为何"油"?这和某种官场文化有关.从为"官油子"画像的种种特征来看,它反映了一种"思想消极化、工作形式化、作风庸俗化"的不良官场文化.  相似文献   

16.
局长在家     
王局长关上门,在书房里看报纸,妻子儿女在厨房忙。 天色渐暗时,饭厅传来挪动桌椅的响声,该吃饭了,没 有人来叫王局长吃饭,他就自己走出书房。 老伴吃惊地问:"怎么?你在家?" 大家一个个拿碗舀饭,王局长也拿碗舀饭,儿子眼睛睁 得大大地看着父亲问:"爸爸,你在家吃饭?" 大家不再说话,夹菜、吃饭,吃完饭,一个个又洗澡。王 局长也拿毛巾去洗澡,女儿问:"爸爸,你也洗澡?" 洗完澡,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王局长也坐下来看 电视。儿子问:"爸爸,今晚你不出去?"王局长说:"不出去。" 女儿又问:"爸爸,你为什么不出去?"王局长说:"不想出去,  相似文献   

17.
张金明 《政府法制》2013,(18):18-18
任一官半职的人.坐在位子上,总想问一问下属:“和前任比,我怎么样?” 其实,他知道“人走茶凉”的道理,他的前任“自然不如他”。但他还要从下属的嘴里听到肯定的答案,——得到那点“快感”。  相似文献   

18.
一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这是我想送给为官者的一句话,不论官大官小。为什么?因为现在为官者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而非当官者也大都太把当官者当回事儿,何以见得?有事为证。  相似文献   

19.
刘宏强 《法人》2009,(1):42-46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首席法务官"(CLO)的头衔正日益成为其中重要的一极。企业法律事务究竟怎样开展?法务官们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到底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作用?成功的跨国公司的企业法务工作又有什么经验教训?目前中国的企业法务官群体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在本刊即将推出《法人.首席法务官》增刊之际,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ACC)总部总裁费雷德.克雷布斯先生接受了本刊专访,这位杰出的公司法务专家对这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问题作出了极有价值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正主父偃,是汉武帝时的大臣。他出身贫寒,曾游学于齐、燕、赵等诸侯国,但四十多年都未受到礼遇,穷困潦倒。元光元年,主父偃到长安去见大将军卫青,卫青屡次向汉武帝推荐他,武帝都不肯召见。于是主父偃直接向皇帝上书,陈述自己对时政的见解。结果,早晨进呈奏书,傍晚时汉武帝就召见了他,对他说:"为什么相见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