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文化教育与技术教育溶为一体的农民教育,作为我国成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经在广阔农村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在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教育正发挥科教兴农的特殊作用。 据统计,我国共有2.23亿文盲。其中90%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更为集中。有25种少数民族12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达50%以上,高的达80%以上。这个庞大的文盲群体,既是过去愚昧和贫困的产物,又是今天愚昧和贫困的载体。文化教育的落后反作用于经济,致使陷于贫困的旋涡而不能自拔,与发达地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现实情况,要求加快农民教育进展。在新的形势下,农民教育担负的使命,不仅仅是组织文化学习,帮助一个文盲认识1500个字(国家规定脱盲的主要标准),而且要通过文化学习,扫除愚昧,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脱贫步伐。 记者在中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近3个月的调查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教育,在探索中发展,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应该看到,农民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将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开拓,以适应这些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 今年是国际扫盲年,本刊从这一期起,将分三期连载记者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未已 《瞭望》1992,(31)
人们总是把文盲与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这种看法,已越来越难以解释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大量文盲现象。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现代文盲,并非是由贫困所造就,甚至这些文盲也并未因为他们是文盲而贫困。以中国而言,固然许多贫困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文盲现象,但是在许多“先富起来”的地区,在“先富起来”的人中,文盲之多也令人咋舌。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富裕倒成了导致文盲的直接原因。比如,一些沿海地区,过去十几岁的孩子们没有事干,也许还会多读几天书,而今,父母发了财,生意忙起来需要帮手,于是孩子们就都跟着父母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1)
民族地区农村党支部在民族地区的各项工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搞好民族地区农村党支部建设,是我党执行民族政策的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强调了民族地区农村党支部工作的重要性,对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农村党支部工作面对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路径:一是不忘初心,致力于民族地区农村党支部自身建设,苦练内功;二是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多民族年轻化的党支部干部队伍;三是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加强廉洁自律建设;四是牢记使命,践行宗旨;五是创新党支部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瞭望》1987,(52)
河北邯郸、邢台地区近年来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实行技术承包和领办乡镇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他们在帮助农民致富的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目前邢台地区已有二千四百一十二名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活动,占全区工业、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五,承包项目一千零四十六个,推广一百零八项新技术、新工艺,帮助九十六个贫  相似文献   

5.
齐先予 《各界》2010,(9):10-12
一个西南偏隅农村的半文盲,竟能变成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人们在感叹命运造化的同时,也很好奇他的人生轨迹,也许从他发家致富的经历中能有所心得?  相似文献   

6.
论农民环境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超 《学理论》2013,(14):143-144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状况逐渐恶化,由于城市垃圾转移和工业污染等原因,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所以其合法权益经常遭到侵害,农村地区的维权意识也不高,导致了一直处于弱势群体的广大农民在生态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大大削弱了农民环境权。解决对策是: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完善环境保护权立法。  相似文献   

7.
吴小芳  刘纯阳 《学理论》2014,(26):63-65
改革开放以后,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和经济结构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尤其是工农业生产都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外流更加普遍。而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外流,在给当地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消极影响。以永州市为例,提出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外流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  相似文献   

8.
赵思 《学理论》2014,(11):265-266
校本教研于农村地区学校而言是一种进行教师职后教育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必要途径,然而由于农村学校的特殊性,校本教研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如水平较低、收效甚微及教师主动参与积极性较差等方面的困境。如何提升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是当前要缓解实施困境的首要问题。对策是:加强专业人员引领;注重多重合作互助;建设科学校本课程;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9.
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服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农村信息服务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对农民的必要引导,信息传输渠道不畅、服务面窄,服务信息低级重复,信息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不理想,信息搜寻成本过高等。解决这些问题,应坚持政府主导,各涉农部门统一规划;规范农村信息服务的标准;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服务;建立"交互式"信息服务模式;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10.
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文盲大国。全世界每四个文盲中,我们中国人就占了一个。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1989车三月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全国有2.2亿文盲。这对我们这个被誉称为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说,决不是一个可以等闲视之的数字。早在50年代,我们就开始重视扫盲教育。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扫盲还在扫,只不过过去扫的是旧文盲(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现在扫的是新文盲。 据国家统计局1989年3月内部发表的统计数字,从1980年到1988年,全国学生流失达3700多万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一次座谈会上说,全国每年仅小学的流失生就有400多万。就是这些本不该成为文盲的孩子涌向了原就触目惊心的文盲大军。国家每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是农业,关键是干部,潜力在科技,发展靠人才。扶贫开发在广大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同样必须紧紧依赖于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取决于贫困地区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和熟练程度。甘肃省贫困地区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滞后,文化教育水平不高,信息不灵,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率高,给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示范、推广、消化吸收、普及带来很多困难和不便。因此,培训和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技能的干部和新型农民,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实现科教兴农,提高扶贫开发科技含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对本地干部和乡土人才的培养,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显得十分紧迫和格外重要。针对这种情况,从1983年开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兄  相似文献   

12.
二是农村新经济增长点党建工作薄弱。乡镇企业、村办企业、联户企业和个体企业等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素质较高、年龄较轻的农村人员。这些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是土生土长、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党员,他们长期在企业工作,而又不经常参加本村的党组织活动,更不可能主动做青年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造成培养教育人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13.
凡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农家养牛,不外乎一个目的:驭而使之;或耕地、或拉车。久而久之,也就在人们头脑里形成一种观念;牛是一种生产工具。假如,村里有谁无缘无故将牛杀来吃了,那就势必遭到邻里的指责。于是,又产生了另一种观念:  相似文献   

14.
新德里专电 印度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其科技人材在世界名列前茅,而文盲人数也占世界文盲总人数的1/3。这是印度特有的社会结构造成的。这就给政府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扫除文盲。 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因为停电,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的唐可地区一些村庄到处一片漆黑。然而,参加扫盲班学习的男女老少仍在微弱的柴油灯下认真识字学文化。有些妇女坐在那里,把孩子放在大腿上,手拿铅笔正忙着练习写字。16岁的学生夏尔玛志愿来到扫盲中心教课。 印度国父圣雄甘地说:“教育是提高人民觉悟和重建社会的基本手段。”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取得可喜成果。1947年时,印只有38万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观念都以为中学生幼稚。其实,当代中学生不但在生理上,而且在心理上也趋于早熟。最近,我们在对近二百名高中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他们普遍关注社会,富于思考,对人生、改革有自己的见解。大多数人都利用假期进行了社会调查,对改革的巨大成就感到欣喜,同时,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感到震惊,並在震惊中沉思。沉思之一:教育的危机中学生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教育。他们深深懂得,国家富强以教育为本;然而他们亲眼看到我国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至今没有摆脱文盲和半文盲的桎梏,更为严重的是又有新的一大批人不断地被套上文盲和半文盲的枷锁。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17,(12)
<正>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县级及农村地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是最贴近亿万农民和小城镇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他们的业务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关系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回首过去,有多少人敢说自己不是在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守护下成长的?远望未来,仍有亿万群众离不开他们。基  相似文献   

17.
启动中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最大的难点还是资金问题,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但应该看到,农村保障人员相对固定,不像城市下岗、离退休人员那样人员变动大,农民自身的土地保障功能多多少少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只要有关部门重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定能很快运作起来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学辍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首次把过去七年在中国农村地区进行的八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汇总到一起。结果显示中学阶段的辍学率很高。其中17.6%-31%的农村学生没有读完初中;算上这些早期就辍学的学生,只有不足一半的农村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或者中职上学;同样在普通高中或者中职的辍学现象也很严重。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认为,农村地区整个中学阶段的累计辍学率高达63%。也就是,如果最初有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向全世界作出两项庄严承诺。一项是1994年提出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在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一项是义务教育的“两基”目标,即到2000年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消除青壮年文盲。这两项计划的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将是中国对世界反贫困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意义不可限量。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学生厌学问题已形成新的“读书无用论”狂潮。和文革中的“读书无用论”不同,当前“知识越多越贬值”已是一种谁也无法否认的社会现实。因而可以说,新的“读书无用论”更可悲、更可怕。它所展示给我们的后果是严酷的: ——新的文盲、半文盲大量产生。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6周岁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仍有2.8亿人,其中解放后出生的约占40%,近1.2亿人。这一方面说明中小学教学重复量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解放后出生的文盲、半文盲,主要是由于中小学生的厌学、中途退学所造成的,这无疑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