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亲的地图     
谢楠 《农村青年》2006,(5):44-45
母亲每次打电话来。都要千叮万嘱半天,好像我是个还没有长大,依然整天在她眼前跑来跑去的孩子一样.可是母亲却说:你就是80岁了,在妈妈眼里还是个孩子.母亲就是这样,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为我担心和牵挂着.  相似文献   

2.
腊鱼     
女儿从深圳打来电话,说是想家了,想吃外婆烤的腊鱼啦。母亲有一个拿手好菜--腊鱼。每次母亲做了这个菜,一定要摆在桌子的正中间,一是这个菜是我们家的传统菜,二是它是桌上最受称赞的一个菜,三是得让谁都能够得着夹了吃。母亲烤的腊鱼,被回家的大理弟媳妇夸为"德秀名牌"湖南特产--这是母亲的名字。她风趣地直接以名定牌,还说假若母亲这个菜弄到大理开个湖南风味小吃店,准会挣大钱。她回大理时也不带别的,惟独要带上点腊鱼。母亲做的腊鱼,被我大嫂夸为"十里香"。她走南闯北,吃过很多名菜,仍然夸母亲的腊鱼特合口味,还刨根追底,问是怎么做成的,并拿笔记下来,声称要把这"手艺"学到家!我女儿则夸外婆做的腊鱼,常吃常想,吃不到更想!有好几次,我把烤的腊鱼寄到北京、深圳,让她的同学、同事都吃到了,人人都赞不绝口,食而不忘。  相似文献   

3.
微云 《农村青年》2014,(4):25-27
4岁那年。她不幸被拖拉机碾断左臂.生性好强的她曾获远南地区残疾人运动会两枚铜牌、国内残疾人运动会四枚金牌。家贫辍学后,她沦落到街头卖唱的地步.却接纳了师傅收养的一对双胞胎小姐妹。为了养女能正常上学,她与忍受不了家庭贫困的丈夫离了婚。当双胞胎养女不堪生母虐待时,她敞开胸怀再次接纳了她们。这位名叫张先会的断臂母亲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感动了世人——  相似文献   

4.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虽然她不是什么名人、伟人,一辈子也没有创造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是,她确是一位能人,一位强人,她以自己的优良品格和高风亮节,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所以,母亲在我的心目之中最伟大。我的母亲是一位完美的母亲。虽然她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也没有什么高深的学历和专长,但是,她确是北方农村女性当中的佼佼者,她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和言传身教,给我们铺就了做人做事的人生之路,使我们获益终生。所以,母亲在我的心目之中最完美。  相似文献   

5.
安妮 《农村青年》2006,(3):19-21
打工尽受老板的气。自己创业又没本钱。咋办?那阵子。刘欣头疼死了。 刘欣是辽宁省朝阳市的一个农村女孩。从小勤奋好学.不甘落后。她曾考上一所民办大学。可毕业以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暂时到号称“酒吧一条街”的沈阳市文艺路打工。 日子过得不开心。后来。刘欣阴差阳错地干了另外一件事。没成想“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件事让她每月挣到一万多元钱,火啦!  相似文献   

6.
周远清 《时代风采》2009,(21):49-50
我把母亲轻轻抱起,感觉她的身子一下子轻了许多,我并没有费多少力气就把她放到了床上,我的泪水一下涌出了眼眶,我不想让她老人家看见,把头歪向一边。想不到,母亲还是看见了,她说:“儿啊,你怎么了?”我说:“没有啊,眼睛里有沙子。”母亲说:“你别哄我,妈没事,好好的。”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城市     
我曾对母亲说.娘.我永远只是城布的一个过客。城布.始终不是我的城布.母亲没有言语.好久,她才在电话那端颤巍巍地说,儿呀.我知道,现在的城布还不是你的城布,但娘希望有一天,它会成为你心中的城布,直到永远.  相似文献   

8.
王百锋 《工友》2008,(10):54-55
母亲患有多年不愈的高血压,所以在她的生活里,比别人少了很多的欢笑。我辍学后选择了异乡打工,却忽略了给她应有的关怀,后来才知道,如果当时能在薄薄的信纸上多一句对母亲病情的关心,对她来说,那将是多么大的欣慰,当我懂了,母亲却走了……  相似文献   

9.
今年21岁的刘方艳是一位女大学生,她为了照顾双目失明的母亲,毅然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带着母亲打工挣学费,背着母亲上大学,不折不扣地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刘方艳背负的不仅仅是年迈的母亲,也是一座感恩的大山。2006年8月24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召开了刘方艳先进事迹报告会,她的事迹感人至深,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10.
不灭的油灯     
闻之 《农村青年》2007,(5):33-34
母亲去世了。 母亲生于1946年的冬天,逝于2006年的春天。她在这个世界上如一株卑微的小草一样,经历了60春秋的兴盛荣衰。母亲走得很平静,平静得如同一盏油已燃尽而自己熄灭的灯。  相似文献   

11.
游贤翠系重庆医药渝北公司的一位普通营业员,43岁,离异,一人带着两个儿子。近年来,由于小儿子患肾结石、肾积水,她四处借钱为儿子治病,家里早已债台高筑,生活十分困难。不幸的是今年8月24日这天,正在上班的她,突然口吐鲜血,被送到医院急诊检查.确诊为肝硬化伴随肝腹水和多器官并发症,她那两个懂事的儿子当即借钱把母亲送进了西南医院。  相似文献   

12.
展迎迎 《工友》2013,(9):52-53
今年夏天的高温让怕热的人苦不堪言,可是也有人在这里面发现了两股清风。一个是60后的陈小艺这样一棵演技派"常青树"在今年大放异彩,先是电视剧版《唐山大地震》热播;刚刚杀青的《家有喜妇》中,她又与袁珊珊成"婆媳闺蜜";即将开机的医疗剧《天使的微笑》中,她首演护士长……另一个是她主演,她的老公导演的怀旧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在这个雷剧轰天的夏天异军突起。有年轻观众就表示,"《我的父亲母亲》看得我的父亲母亲一直在哭"。还有  相似文献   

13.
胡静出嫁郝堂村那天,她母亲“哭得晕死过去”,因为郝堂村穷。可胡静还是执着地嫁了,把母亲给她做的4床被子挑到郝堂村。如今,郝堂村已成全国“最佳宜居示范村”,胡静是村主任。流年似水,沧海桑田,往事如烟。讲起郝堂村的变化,胡静心潮起伏……  相似文献   

14.
樊雅婧,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一名普通女生。在她念小学时,母亲怕影响她的学习,便瞒着女儿与丈夫离了婚。母亲在继父家勤扒苦做,视丈夫的5个孩子如己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多年后,女儿樊雅婧考上了大学,而母亲在两年后却不幸患上了脑溢血。在继父不愿担当责任、甩手而去的危急关头,赢弱的樊雅婧毅然带着瘫母上大学,演绎了一曲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的人间颂歌。  相似文献   

15.
汪亭 《工友》2014,(12):58-58
正母亲打来电话,说给我做了两双单布鞋,正适合这时候的天气穿,问我在外的具体地址是什么,准备寄过来。我告诉她,城里有卖,而且不贵,让她不要寄来了,下次回家再拿。何况邮局在邻镇,很远,母亲又不识字,填个单子都要请人帮忙。母亲听了,仍不依不饶,唠唠叨叨地讲上次回家我说运动鞋穿着脚气好重,想换一换小时候的布鞋穿。听到这里,我猛然想起曾与母亲聊天时不经意说过这句话。只是随口一  相似文献   

16.
母亲没有一件像样的首饰。母亲不到40岁,脸上却已过早地爬上鱼尾纹。她说,娃呀,咱家穷人家,还戴什么首饰,穿得花哨了,反倒惹人闲话。  相似文献   

17.
梅若雨 《时代风采》2008,(24):34-34
中秋的前夜,又一次梦到母亲,在老家的小院里,看到了母亲和姥姥,姥姥在屋里坐着,幸福地微笑。母亲却一如她的人前,匆匆地准备出门,似乎是要去田间劳动或者是要去做点小生产什么的。  相似文献   

18.
牵手     
小时候,母亲接我放学回家,总是用一只手拎着全部的东西,另一只手牵着我。一次,天下着霏霏细雨,母亲一只手撑着伞,另一只手牵着我。当母亲掏出钥匙开门的时候,我才发现她身上全部淋湿了。当时我并不明白,同在一把伞下,为什么偏偏母亲的身上淋湿了,我也闹不明白,母亲为什么总用一只手牵着我。  相似文献   

19.
母亲做的菜     
艾吉 《时代风采》2010,(20):26-26
母亲是一身泥土和汗水的农村妇女,她的生活轨迹,跟村里的每个农妇没有什么区别。但比起来,母亲是心灵手巧的。  相似文献   

20.
《时代风采》2014,(11):7-7
她是一位来自怒江州兰坪县的普米族同胞。六岁那年,她失去了父亲,带着只有三岁的妹妹,和还怀有身孕的母亲一起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明白是什么让她的家庭陷入痛苦深渊:是病魔、是肿瘤!所以她决定要走出大山,去学医,去帮助千千万万和她一样的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