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德曼调停中一些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德曼调停,国内多数论著说它是“日德帝国主义的勾结”,是国民党政府“卑鄙无耻的投降行径”。长期以来,这似乎已成为无庸置疑的定论,以至于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专门研究文章极为少见。近年来,这一状况有所改变,已经出现了对事件过程的比较客观的叙述。但有的文章仍在习惯性地沿用“狼狈为奸”的说法,同时却提不出(也许是觉得根本不必提出)任何令人信服的具体论据。因此,继续对这一向题的探讨仍有必要。陶德曼调停所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它始于1937年10月,终于1938年1月,这一时期正是抗日战争初期。此后,德国的对华政策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日本的对华军事战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政府为什么介入调停,它在调停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日本对华战略是怎样发展的,陶德曼调停在这个战略发展中占有何种位置?中国政府为什么接受调停,  相似文献   

2.
日本法西斯始终把社会主义苏联视为它的“最大敌人”。日本把“北进”侵略苏联作为它整个侵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北进”的时机和条件问题上,在对侵苏与侵华这二者的关系上,日本统治集团内部是有分岐的,因而日本政府某些政策和策略也是复杂多变的。这种分歧和多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取决于中日战争的形势。  相似文献   

3.
《红岩春秋》2009,(5):F0002-F0002
2009年9月7日-10日,“战时国际关系——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四次会议”在重庆召开。 “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学术讨论会”是由中美日著名历史学家共同发起、全球顶级学者共同参与的国际性共同研究项目和学术会议。该会致力于共同研究20世纪的中日战争,历经2002年波士顿、2004年夏威夷、2006年日本箱根三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06,(9):53-53
商业贿赂在各国都是打击对象。严格的法律,成熟的市场机制,全面打击的氛围,是使其危害降低到最小的必要条件。日本“:老虎”“苍蝇”一起打日本刑法将商业贿赂统一为行贿罪和受贿罪“,老虎“”苍蝇”一起打。如前首相田中角荣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首相的影响力,为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牵线搭桥,向全日空航空公司推销一批客机,并接受好处费的“洛克希德”事件中,首相田中角荣被逮捕,并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德国∶司法重典治贿赂德国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德国刑法典》和1997年8月份修订的《反腐败法》。这些法律对各种形式的贿赂做了界定,并规…  相似文献   

5.
商业贿赂在各国都是打击对象。严格的法律,成熟的市场机制,全面打击的氛围,是使其危害降低到最小的必要条件。日本:“老虎”“苍蝇”一起打日本刑法将商业贿赂统一为行贿罪和受贿罪,“老虎”“苍蝇”一起打。如前首相田中角荣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首相的影响力,为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牵线搭桥,向全日本航空公司推销一批客机,并接受好处费的“洛克希德”事件中,首相田中角荣被逮捕,并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德国:司法重典治贿赂德国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德国刑法典》和1997年8月份修订的《反腐败法》。这些法律对各种形式的贿赂做了界定,并规定…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出版的关于中日战争的回忆录和研究著作为数不少。但是,出自知名的历史学家之笔,融真切的战争回忆与深刻的历史剖析为一体,又对篡改史事、颠倒是非、淡化军国主义的“皇国史观”(或称“文部省史观”)进行严正彻底批判的著作,尚不多见。日本著名的东洋史教授田中正俊著、韩一德译的《战争·科学·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部难得的最新著作。  相似文献   

7.
戊戌变法     
十九世纪末,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次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这次运动的高潮发生在一八九八年,即旧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也叫做“戊戌维新”。一、公车上书一八九五年,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战败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来,全国人民义愤填鹰。那时,恰逢京城会试,应试的举人们痛心疾首,纷纷到都察院呈递奏章,反对签约。  相似文献   

8.
黄德渊 《党史博采》2005,(12):37-39
经过长达14年的中日战争,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投掷了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当时中国的国民党政府企图抹煞苏联出兵的作用,极力宣传美国原子弹的威力,从而引发了一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是“苏武”还是“屈原”之争。众所周知,苏武与屈原是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苏武是西汉大臣,天汉元年(前106年)出使匈奴被扣,牧羊于北海边(今贝加尔湖)。屈原,名平,战国时楚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爱国诗人。所谓“苏…  相似文献   

9.
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东路军入漳,攻占了漳州城。这次战役在中共党史和军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今年是红军东路军入漳80周年,重温这段光辉的历史,将给予我们历史的启迪。一、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苏区发展的有利机遇1931年9月,中央苏区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就在这时,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日妥协退让,把制止日本侵略的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调停上.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到1932年2月,短短4个月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沦为日本的占领地。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政府为了遏制日本扩张和削弱以苏共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实现其称霸亚洲、称雄世界的梦想,利用国民党政府反共特性,插手中国内政。美国在抗战前后进行了两次调停。表面上是调停  相似文献   

11.
2009年9月7日至9日,“战时国际关系——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四次会议”在重庆召开,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的学者会聚一堂,集中梳理了中日战争时期国际关系的脉胳,并就当时各国之间的外交角力进行深入探讨。本刊执行主编特别采访了本次会议的轮值主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副主任章百家先生。  相似文献   

12.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李德”是他在中国活动期间使用的名字,意思是一个姓李的德国人。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活动期间,李德曾以“华夫”为笔名在《革命与战争》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文章,所以遵义会议上通过的《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中曾称他为“华夫”。李德在中国呆了7年.这期间他都干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无论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苏联为了避免与东部的日本发生直接冲突,为对西部德国的即将入侵做充分准备,对日本采取了一系列争取其中立的政策。苏联对日的中立政策反映在中日战争中,就是既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又对中国的抗战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和影响。苏联对日政策表现在中日战争中更严格地说:就是严守中立,在即保持中立的同时,又支持中国的抗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一直是苏联在远东的潜在敌人。尤其是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2月1日是《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纪念日。1943年12月1日,参加开罗会议的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确定了惩罚日本的侵略罪行以及战后对日本问题的处理,为建立战后国际秩序开启了崭新的篇章。1943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轴心国德国和意大利节节败退。2月,德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投降;5月,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战场投降;8月,盟军占领了西西里岛;9月,意大利政府投降。如何解决日本问题日益提到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5.
叶雷 《廉政瞭望》2018,(10):65-65
两次中日战争的原因、进行的经过、最后的结果,以及它们对中国、亚洲和世界全局所产生的影响都完全不同。辑录唐德刚、吴相湘、黎东方等史学大家重要文章的《从甲午到抗战:对日战争总检讨》一书。聚焦两次中日战争,在历史深处反思中国之得失。书的看点在于史学大家从不同侧面、细节,特别是采取口述史的研究方法,深入反思两次中日战争,相比之前的宏观检讨,内涵更加丰富、细腻。  相似文献   

16.
1949年5月27日,我军解放上海.国民党气数已尽,来不及歌唱“后庭花”,如此多娇的江山便在手中丧失,蒋介石逃到了台湾.美国政府发表了白皮书,即《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它是向美国人民交待:美国花了很多气力、钱财,以调停中国的内战,支持南京的国民党政权,导致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蒋介石政权太腐败,并非美国的过失.意在昭示世人,美国已尽了盟国的责任.白皮书公开宣布中止美蒋条约,不再援助蒋介石,采取袖手旁观政策.  相似文献   

17.
《前线》1997,(6)
外资大规模地抢占中国市场,引起了诸多关心中国发展的学者关注,德国的《商报》“西方产品正在排挤当地市场”《1996年9月25日)和香港的《信报》“外资抢滩原因分析”《1996年9月1日》对外资抢占中国市场每每得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综述如下:第一,中外企业站在不同的竞争起点上。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生产领域,即由于技术装备工艺落后,产业产品结构未达到优化,企业规模效益差,加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中还有许多关系未理顺,计划经济的后遗症,如企业负债高、负担重、机制不活、现代化管理水平低等,…  相似文献   

18.
1916年,佐藤富子在日本东京圣路加医院与郭沫若相识,随后,23岁的佐藤富子与24岁的郭沫若在日本同居,为此,佐藤富子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郭沫若为佐藤富子取了个中文名“安娜”。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郭沫若离开日本,与安娜断绝了联系。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1948年,安娜带着孩子到香港见郭沫若,当她知道郭沫若又有新老婆于立群后,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政府和蒋介石集团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中日战争爆发了4年零5个月之后,国民政府才对日宣战。在公开场合,日本曾把蒋介石骂得狗血淋头,而背地里却又把他当成“迷人的伴侣”,不断伸出诱降之手。抗战初期,蒋介石喊过一些诸如“牺牲到底,抗战到底”的漂亮口号,曾几何时,却又与日本眉来眼去,勾勾搭搭,还干了一些“同室操戈”的勾当,深得敌寇的嘉许。但是,在降日、卖国的问题上,蒋介石又与汪精卫有根本的区别,他最终没有投到日寇的怀抱里。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政府和蒋介石集团  相似文献   

20.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等同盟国战败而告终。翌年初,分赃“和会”在巴黎召开。中国是战胜国之一,却成了英美法日等列强刀俎上的鱼肉。“和会”非但没有接受中国代表所提出的基本条件,甚至将德国在山东所掠夺的特权全部转予日本。5月2日,林长民在《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即时披露此事,北京学生获悉后便涌向天安门,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由此发轫。消息传来,福建人民迅即投入这一反帝爱国运动的洪流。追溯福建五四运动的历史,不难发现它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