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靖园 《小康》2009,(12):96-98
“张艺谋、刘德华、孙红雷”,周媛的目光随着手指在每个人的头像上移动,她迅速读出了这些人的名字,作为一个关注时尚潮流的女孩,她对新潮的东西格外关注,在上地铁前她买下了这本新创刊的《智族GQ》杂志,封面上时尚的“中国新绅士”们以身上穿着的一切标明了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2.
崇高美的艺术追求——论谢冰莹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冰莹,现代著名女散文家,湖南新化人,早年曾与陈天华、成仿吾被称为湖南新化“三才子”。陈天华以《猛回头》、《警世钟》风行于世,唤醒国民灵魂;成仿吾独树文艺批评大旗,以异常勇猛的气势,在文坛上刮起一股股旋风;谢冰莹则以散文作品名扬天下,奠定她在文坛上的独特地位。她的《从军日记》一出,便引起文坛轰动,被译成数国文字流传海外,美国、日本还将其选入中学课本;她的《女兵自传》一出便成了畅销书,当时青年男女做到了“人手一册”。她因此成了文坛上著名的“女兵”。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曾向她致函,表示敬意和祝贺。①…  相似文献   

3.
“快要冻僵的时候,她擦亮了手里的火柴。亮光中,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炉、丰盛的圣诞大餐……”在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主人公的凄楚遭遇令人心酸。今天,在上海繁华之地徐家汇,也有一位年轻女孩卖起了火柴,不同的是,她竟把火柴卖成了艺术品,并把这个不起眼的行当做得风生水起!不仅满足了都市人追求“复古时尚”的需求,还用一团团怀旧的火焰点燃了财富梦,从中掘金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4.
《八千里路云和月——行走在西气东输的大地上》的作者虞敏华在与浙江省作协签下重点作品协议时,我心里总是有点不踏实,先前曾经看过她的一些散文,文笔清淡,至情至性,她给自己的写作定位是,“闲暇时日,一杯清茶,三文两字,自娱自乐”。现在她要去写“西气东输”这么一个纯粹的大题材,并且还与“三峡工程”、“嫦娥工程”、“青藏铁路”、  相似文献   

5.
2010年初春,漫画家夏达的一组靓照在网上被台湾网友炒得火热,“美少女漫画家”、“最萌美少女”等称谓让她迅速蹿红。夏达出生于1981年,高中时开始漫画创作,最早于《北京卡通》杂志发表短篇作品《成长》,2003年她大学还未毕业,就已出版首部作品《四月物语》。毕业后赴京从事专业的漫画创作工作,  相似文献   

6.
《漂泊中的坚持》是安顿的最新作品。凭借《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安顿在上世纪90年代名噪一时,被誉为“中国第一位采访情感隐秘的记者”。如今,安顿和这类作品都不再那么火爆了,不过,对于安顿本人来讲,却还在不断“成长”。这种成长与她所接触的新的采访群体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她——酷“李安得了金熊奖报喜,林惠嘉被电话吵醒还很不爽。”“酷”是李安形容太太林惠嘉的词。他在《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回忆自己第一次以《喜宴》获得金熊奖时,想着太太支持她这么多年,如今电影获奖要赶紧给太太打电话报喜才对,于是就拨电话回家。当时是美国时间早上5点多,太太被电话吵醒很不爽,“我说:‘我们拿金熊奖了’,她说:‘喔’,我说,跟内地电影一起拿的,她问:‘没有别国参加吗?’我说:‘有,有’,她就挂电话了。她就是这么酷,这么多年来,这些外在的东西对她好像没有一点影响。”  相似文献   

8.
感受"另类"     
当我们把城市中的一切都变成游戏的时候,突然发现“另类”可爱。“新生代”们先创造了“另类”,再创造了“时尚”,循环往复,其乐无穷。当一个物件的分类不好归位时,人们常常叫它“另类”。的确,音乐评论人实在无法将臧天朔的《老玉米》归入哪一类?通俗,民谣,还是ROCK?那些崇尚伟哥的男人们扯着嗓子在歌厅里一路狂吼:“要有一副好身体,就请你吃老玉米……”似乎唱出了阳刚。“新生代”们先创造了“另类”,再创造了“时尚”,循环往复,其乐无穷。“另类”前卫,而“时尚”大众。“另类”并非时尚,但可以变为时尚。面对传媒一…  相似文献   

9.
看过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吗?片头那双美丽的眼睛,那双被誉为“神州最有魅力的大眼睛”,它的主人就是“东方美女”王璐瑶。美丽的王璐瑶曾经很是红火过一阵子。她是演员,于是不断地拍戏,如《雪山飞狐》中的苗若兰,《千秋家国梦》中的女特务,《宰相刘罗锅》中的高级妓女和30年代的红歌星周璇……她还主演舞蹈话剧舞台剧;演而优则唱,她一口气推出8张个人音乐专辑(尽管反响没有设想中的那么大);她加入了“名人出书”的行列;她拿起话筒,成为《中国影视之夜》的专栏主持;她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一家“北京璐瑶影艺广告公司”,如今正筹拍她…  相似文献   

10.
光阴似箭,转瞬间,《人民公安》杂志从创刊、停刊再复刊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半个世纪,步入了“知天命”之年。我作为一名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参加公安工作、警龄与她复刊号“同岁”的忠实读者,那种特有的兴奋与喜悦之情同它一样,难于言表。虽说二十几年过去了,可初次与《人民公安》打照面儿时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1979年五六月间,当时,我作为一名身着上白下蓝“五九”式老警服的新民警,偶然的机会,在我们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队长的办公桌上见到了一本刚刚出版还散发着一股淡淡油墨香味的《人民公安》杂志。信手翻…  相似文献   

11.
李忠诚  翟超群 《黄埔》2012,(3):14-17
说起芭蕾艺术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印象,很多人都会回答,芭蕾就是《天鹅湖》;说到《天鹅湖》,永远也绕不过一位主角,她就是现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白淑湘。是她,放飞了新中国第一只“白天鹅”;是她,在《天鹅湖》之后,又使中国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在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主人公的凄楚遭遇令人心酸。如今,在上海最繁华的徐家汇,也有一位年轻女孩卖起了火柴,不同的是,她竟把火柴卖成了艺术品,并把这个不起眼的行当做得风生水起!不仅满足了都市人追求“复古时尚”的需求,还用一团团怀旧的火焰点燃了财富梦。  相似文献   

13.
说起芭蕾艺术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印象,很多人都会回答,芭蕾就是《天鹅湖》;说至憾天鹅湖》,永远也绕不过一位主角,她就是现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白淑湘。是她,放飞了新中国第一只“白天鹅”;是她,在《天鹅湖》之后,又使中国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形象深入人心;也是她,亲历并参与了海峡两岸第一次芭蕾舞艺术交流。如今,她已年届七旬,但优雅的举止和亲切的谈吐,  相似文献   

14.
何新莲 《当代广西》2008,(22):21-21
作为“民歌十年”的总结,“大地习歌·2008”着力创作独具民族特色的壮族大歌《父母恩情广》、苗族大歌《蝴蝶双飞跳坡场》、侗族大歌《侗族蝉歌》、瑶族大歌《蝴蝶歌》,这些原生态野味与现代时尚元素巧妙结合的民族歌舞,体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民歌,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也给今年的民歌节增添了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15.
个子不高的盖丽丽,有着一双经过修饰的凹眼睛和浓密的长睫毛,一头棕红色的短发,着一条纯白色的细带连衣裙,轻松、活泼,如同这个烈日盛夏的一缕晚风,岁月留在她脸上的痕迹似乎不大明显(当然已被化妆品悄然掩饰),就像今夏流行的百变时尚。这位青岛姑娘15岁在北京舞蹈学校毕业以后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当初,过于机敏的她对于老师讲的东西觉得“一听就会”,三年大学没耐烦念完,就借拍电影的机会来到了北京。自她在第一部戏《翰海潮》中饰演一个女学生,到她在《爱你没商量》里被人们熟悉为止,其间,盖丽丽已演了十几部影视剧,诸…  相似文献   

16.
洪静 《当代广西》2008,(10):38-39
有人叫她“姐”,有人唤她“女儿”,还有人喊她“妈”。那些人的年纪都比她大。她与他们本没有任何关联,因为走到了一起,有了感情,便有了爱与温暖,关怀和感动。  相似文献   

17.
一部《亮剑》,让军人硬汉“李云龙”的扮演者李幼斌一举成名。今年年初《闯关东》又让他再度火爆大江南北,成为时下娱乐圈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可是说起他的新婚妻子史兰芽,很多人就不太了解了,其实这位出身名门的才女,同样是实力派演员,她出演的《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红日》里国民党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的红颜知己“王玉龄”等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圈内人都知道,李幼斌的成功,她功不可没。尤其是今年3月的“偷拍门”事件发生后,李幼斌被卷入舆论的漩涡中,正当无数人为他的前途暗中捏把汗时,没想到她手中一张红彤彤的《结婚证》。却使局面一下变得“云开日出”。  相似文献   

18.
一个卫校毕业的打工妹与“人民文学奖”的距离,似乎遥不可及。但在前不久,相貌平平、一身朴素穿着如邻家小保姆的郑小琼,却与诸位知名作家一起登上了这个文坛权威大奖的领奖台。继而。她的《铁》、《黄麻岭》、《人行天桥》等诗作在网上广为传播。并以嘉宾身份出现在《鲁豫有约》节目中,一时间竟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诗坛超女”!她是怎样成功的?成名后的郑小琼为何拒绝被作协“收编”拿高薪,而宁愿继续自己的打工生涯7日前。记者对这位传奇女孩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9.
获悉《人事与人才》停刊,我心里蓦然升起一股婉惜。不知是对《人事与人才》156期的耕耘和13年风究”,让我汲取了许多人事人才的理论知识营养;是她的“名人访谈”,让我学习到了多著名专家的闪光思雨路程的一腔绵绵情怀的强烈反应,还是对杂志社的领导、编辑和工作人员笃深友谊的体现。回首往事,13年来,我热切的目光一直投向她,我热情的双手一直伸向她,我火热的心一直紧系着她。同时,是她的“人才研想;是她的“人生感悟”,让我领悟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是她的“理论与实践”,让我在人事工作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总之,…  相似文献   

20.
40年前,一名德国小镇的姑娘,偶遇来自“红色中国”的翩翩青年,目光交接的一刹那,便注定了这一段跨国姻缘的不凡。和她当时想象中身穿蓝色制服、手拿红宝书的中国人不同,这个年轻人帅气、时尚,爱音乐也懂音乐。匪夷所思的是,当年这位年轻人的身份竟然是“叛逃者”。他们之间的交往跨越了怎样的文化障碍?女主人公海佩春的《德国媳妇中国家》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