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鲁菜之乡     
林剑 《两岸关系》2006,(6):67-70
在我国浩瀚的烹林中,有“十大菜系”说,也有“八大菜系”说,但更早的是“四大菜系”说,如鲁菜、川菜、粤菜和苏菜(淮扬菜)等。其中形成最早、影响最大应首推鲁菜……  相似文献   

2.
福山历史悠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素有“文化之乡”、“鲁菜之乡”、“大樱桃之乡”、“华侨之乡”等“四乡福地”的美誉。近年来,福山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战略部署,把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和升华,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精神武装。为此.深入研究和谐文化.广泛宣传和谐文化,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党委宣传思想部门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改善“文化民生”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选择。其次,要把握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个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公益服务、公平正义、改革创新等等。最后.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对策有:加强资金配套.强化政策引导;整合人才资源.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5.
杭州是一座具有8000年文明史、5000年建城史的古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文化版图中,杭州是文化积淀资源最深厚的区域之一,曾以“文化之邦”名扬天下,文化从来都是它强有力的驱动和引擎。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文化在杭州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更为凸显。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杭州将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  相似文献   

6.
徐州是中国最早的九州之一.距今已经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建城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徐州被定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不论是源远流长的邳州大墩子文化,还是新沂的花厅文化以及光辉灿烂的两汉文化.都有其独到的个性和非同寻常的价值。我们应倍加珍惜这些历经千百年岁月淘洗磨砺而延续下来的文化遗存.传承光大我们徐州的文脉。  相似文献   

7.
李佑才 《世纪行》2009,(3):28-30
当前,湖北省正在开展以“推动湖北科学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作为这一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湖北省举办“解放思想,勇立潮头.弘扬武汉大码头文化”高层论坛,希望藉此深入挖掘和提升武汉大码头文化的时代内涵,将武汉大码头文化“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开放大气、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融入到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热潮当中,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政治现实。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准确把握政治文化的基本问题。探索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规律.并以此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国人迎接十七大的关注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妈祖文化     
谭翀 《统一论坛》2013,(4):78-80
妈祖是中国一种重要的民间信仰,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妈祖文化遍布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祖国大陆沿海和台湾地区的影响尤为广泛和突出。是海峡两岸最主要的共同文化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0.
《政策》2008,(11):61-61
代金平、何宏兵在2008年第3期《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撰文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产物.而当今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文化经济”的蓬勃兴起。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与文化经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文化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背景,科学发展观则是对文化经济时代的自觉回应。首先,文化经济与科学发展观在精神实质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以人为本”是文化经济和科学发展观共同的灵魂.由此表达了二者高度的契合。在价值取向上.文化经济与科学发展观都是以满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的社会和主体的归宿是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1.
董玉梅 《世纪行》2009,(3):31-34
说码头,必然要说水:说码头文化.自然便离不开因码头而产生的生活习俗与个性特征;说武汉码头,当然也就得说汉水、长江了。汉水曾经被汉口人称“小河”,可就是这条小河,造就了一个四大商业名镇.就是这条小河诞生的商业文化与物质文明.让西方国家也垂涎三尺.他们在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后.便迫不及待地把汉口作为了通商口岸的目标之一。由是,汉口有了租界。武汉的码头文化由此又有了更多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王生铁 《世纪行》2012,(7):36-40
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利: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又将文化建设列为我国现阶段五大建设之一,同时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加以推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决定。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  相似文献   

13.
邓祖涛 《求索》2013,(5):241-243
历史文化名镇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历经朝代的更替.见证历史的变迁,反映独特的民风民俗,传承着文化的延续。是不可再生和不可代替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它又肩负着发展经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重担,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发展何去何从?如何做到既要保护历史文化名镇。也要把它们建设为适合现代生活的不断发展的城镇,焕发历史文化名镇新活力,是目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最具争议、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笔者以汉水流域石牌镇为考察个案,尝试借用费孝通先生倡导的“文化自觉”理论来探讨石牌镇保护模式.以期石牌镇的保护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以经济腾飞的高速度为世人所瞩目。而新加坡又属四小龙之首。它成功的经验之一:多元文化的民族和教育政策,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一、多元文化的民族政策的成就新加坡是移民国家,国民大多是移民,由四种人组成:华人占777%;马来人占14.1%;印度人占7.1%;其他人占1.1%。新加坡政府实行的民族平等的多元文化政策的精髓是:不给任何民族特殊的地位和权利,也不搞权利和地域分配;但实行尊重各民族及其文化的多元文化的民族平等政策。外界称新加坡是华人政权,实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但新加坡…  相似文献   

15.
素有“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美誉的高唐县.迄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属中华民族黄河文化发祥地之一。在这片文化积淀深厚、物产丰富的土地上,成长起一批出类拔萃、各有建树的传奇人物。省十届人大代表、高唐蓝山集团总经理许兰山就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16.
启示之一:文化观念必须尽快转变并进行创新。学习浙江经验,首先就要学习浙江人敢于创新的精神。当前.加快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必须强化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海南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观念在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尽快予以转变:一是改变文化不创造价值的观念.树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办好文化事业的新理念;二是改变文化必须官办的观念.树立社会办文化、文化资源共享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司甜 《淮海论坛》2013,(1):12-14
一般说来.在政党政治社会里,主流文化形态都是执政党治国的思想和法制精神的凝聚和体现。任何政党在其执政过程中,都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做出最有价值意义的选择,提出自己特有的执政理念、执政使命、执政方略等,强化着一种执政导向,这种导向就是执政文化。执政文化不仅是执政党执政的灵魂和基础,而且是执政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维系和支撑。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执政文化.也是新时期指导我党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宝贵政治资源。因此,执政文化建设必须得到重视。一、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淀和凝聚.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赖以执政的基础之一。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来说都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以此构建自己特有的思想文化基础。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下,执政文化作为政党执政实践的灵魂,越来越成为党增强自身凝聚力、提高自身吸引力、扩大执政影响力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民俗风情文化资源的开发一直是各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之一,它给各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大多数地方对民俗风情文化资源的开发还是粗放式、低水平、表面化的开发,遣成民俗风情文化资源的浪费。本文探讨了民俗风情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战略规划,并从保护文化资源的角度设计了民俗风情文化资源开发的动力机制,对民俗风情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从理论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政报》2010,(3):12-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电影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电影产业属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文化产业。大力繁荣发展电影产业,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思明区是厦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中心,辖区内归侨侨眷众多,侨力资源丰富,是福建省乃至全国的重点侨区之一。近年来,思明区侨联依托人民政协海外联谊平台,充分发挥侨联界别政协委员的作用,强化委员为侨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海外联谊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