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角度分析中国电子政务效能相对低下的原因,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电子政务效能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部门间缺乏足够的信息共享。因此,必须建立信息补偿制度,改革行政文化,建立新的标准以评估电子政务建设以及完善立法等措施,加强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进而提高电子政务效能。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加快全省电子政务发展,统筹全省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安全监管和经费保障,确保全省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在统一标准下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信息安全,满足政务工作需求,提高行政效能,省政府决定成立辽宁省政府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能是,统筹全省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包括网络建设、平台建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2012,(8):2
2012年8月3日至4日,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所和《电子政务》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长春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行政管理学界电子政务领域的许多著名学者发表主题演讲,来自2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的40余位论文作者与会交流,共70令人出席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王军 《当代广西》2006,(23):58-58
11月28日,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举行新校园启用仪式暨2006年秋季开学典礼。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党校校长刘奇葆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党校(学院)要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刘奇葆指出,对广西区党校、广西行政学院进行校园迁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适应我区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需要,加强党校、行政学院建设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新校园的建成使用,不仅是广西区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干部教…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广西电子政务平台发展的历程,概述了广西电子政务平台运维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电子政务运维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重点介绍了广西省经济信息中心作为运维责任部门在运维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即明确各运维部门具体职责,确保协同处理;规范运维业务流程,建立以流程为基础、以用户为导向的运维体系架构;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确保运维工作持续发展。提出了关于运维管理工作的相关思考,指出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运维管理工作,要构建融合的、标准的、开放的运维系统并注重加强运行维护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明确了电子政务建设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一段时间以来,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作风建设和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公安机关作为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一个重要部门和面向公众的一个窗口,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公安部门与公众良性的互动平台,提高公安工作透明度,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公安信息…  相似文献   

7.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发挥电子政务综合效能,增强政务协同能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和省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信息产业厅关于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政管理创新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2 0 0 3年 12月 3日 ,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策科学研究会与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研讨会”在佛山市召开。来自政府机关、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 50余人参加了会议。十多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发了言 ,交流了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及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 ,并就电子政务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整合、服务与法律建设等进行了研讨 ,提出了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研讨会召开之际恰适佛山市政府举办的“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成果展示会”开幕 ,会议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参观了信息化成果展…  相似文献   

9.
2012年8月3日,由中国科学院《电子政务》杂志社和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全国"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隆重召开。本文概要介绍了此次会议的基本情况,重点综述了会议在行政生态环境优化、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政府能力提升、公共服务创新、智慧城市建构、公共危机应对等方面的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浅谈电子政务建设与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及国外发达国家建设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体制影响的介绍,重点论述了我国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以及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实施电子政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入点,必须明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特征,正确理解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作用,并从改变传统行政观念、转变政府职能、重建组织结构、优化政府业务流程、推进协同政务、提高网站服务功能、完善公共服务优质供给的程序性制度、加强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等几方面综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1 1月 2至 4日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研究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了行政学教学研究会2 0 0 2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教学研究会会长、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程连昌 ,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德信 ,湖南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蔡四桂 ,湖南行政学院副院长彭福清 ,上海行政学院副院长李琪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吴江 ,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从事行政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近百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同时 ,受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领导委派 ,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社长、主编鲍静同志 ,学会办公室赵鹏同志也出席了会议。会议…  相似文献   

13.
论电子政务与行政决策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及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电子政务有助于改进行政决策的有限理性,提高政府行政决策的能力,促进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应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带来的机遇,扬长避短,促进电子政务与行政决策的良性互动,推动行政决策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其平台建设与提高政府效能的关系;在对河南省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河南省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干部是我们事业的骨干和中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全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电视电话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实际,开展对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分析、数据分析、顶层设计的研究;提出电子政务数据库体系的三个区位,四个层次,有利于开发政务信息资源,促进数据交换与资源共享,旨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本文还对建设电子政府,提高行政能力,与国际接轨和建设电子党务,提高执政能力,发挥中国特色以及加强道德建设,构筑和谐社会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夏义堃 《电子政务》2011,(11):69-75
将电子政务建设置于不同政治行政生态环境进行考察有益于从更广阔的视野研究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环境要素。从政治行政的视角分析电子政务建设,探讨了社会民主化程度、政治领袖、组织体制、行政理念、行政方式、行政文化以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等因素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深远影响,并指出只有保持政治行政环境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均衡发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切实加强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政府管理工作的核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快政府协同事务处理响应,实现信息高度共享,更好发挥政府的管理、协调与服务职能,促进政府规范、高效、廉洁行政,创新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将会很好促进此项工作高绩效进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从多角度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可包括信息系统运行、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政…  相似文献   

19.
EG资讯     
《电子政务》2012,(8):49+66+117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2012年8月3日至4日,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所和《电子政务》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会议邀请到了国内行政管理学界电子政务领域的许多著名学者发表主题演讲,来自2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的40余位论文作者与会交流,共70余人出席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杨星灿 《湖湘论坛》2005,18(6):79-80
电子政务将网络技术运用到行政领域已成为一种必然,电子政务对行政主体具有较大的影响,应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