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叶慧 《今日浙江》2020,(8):11-15
春雨初歇,阳光普照.安吉县灵芝西路一座二层建筑,“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牌子十分醒目.近1个月来,中心上下依然沉浸在习近平总书记前来考察指导的激动与振奋中.这个2019年8月正式运行的“一中心多平台”,集聚了纪委监委、政法委、信访、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人力社保、卫健等多部门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让基层社会问题矛盾纠纷的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点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东省蒙阴县常路镇积极探索县、乡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新机制,让集“民情、民意、民声”于一体的人大代表成为化解基层群众矛盾的“消防员”,有效维护了基层稳定。自2008年以来,该镇人大代表成功化解土地、山林补偿、新农村建设等各类矛盾纠纷30多起。  相似文献   

3.
去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调研时强调,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把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起来,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安吉县的做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县级是将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理层级.建设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可以更好地压实县级主体责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自去年初省委将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建设列入重点改革突破项目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方法、作风创造性地运用到社会治理领域,因地制宜推进县级中心建设,全力打造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由于改革深化和利益调整,出现矛盾是难免的。但有矛盾并不可怕,只要及早发现苗头,掌握解决方法,是能够化解的。俗话说,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回避矛盾,只能让小矛盾积累成大矛盾,甚至激化矛盾,以致影响团结和稳定。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群众在上访中反映的问题,是应该而且能够在基层得到解决的。正是因为有少数基层干部漠视群众疾苦,故意“躲”群众,才致使矛盾上移,造成群众越级上访。干部岂能“躲”群众@沈泉涌  相似文献   

6.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处理基层矛盾的基本逻辑。琐碎矛盾利益结构简单、治理成本更低,却存在小事拖大,甚至拖炸的现象,这需要一个学理解释。结构性地来说,基层矛盾治理体系由社区、政府、法院、媒体等四个场域组成,琐碎矛盾难化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基层矛盾治理存在“系统不响应”故障,即矛盾主体的调解诉求无法输入任一调解场域、触发调解程序运行。原因是基层矛盾治理主体存在“低成本回避”的行动逻辑,这是基层治理实践中绩效驱动、资源竞争与“重体系建设、轻职责分工”的结果。“小事拖大”反映了基层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之外的问题,要构建有韧性的和谐社会,基层矛盾治理既要“捡西瓜”,又不能“丢芝麻”。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玉龙县委高度重视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始终坚持领导带头,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拆掉干群“隔心墙”,打通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神经末梢”,自觉深入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努力把困难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阻力化解在基层,着力从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作风上、制度上全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黄学军  周晓 《当代广西》2007,(23):38-38
近年来,柳州市鱼峰区将和谐社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社区群众的民愿诉求为第一信号,主动把各类社会矛盾尽力化解在基层,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为主体的“民愿接待室”,架起社区党组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心灵桥梁,充分发挥其倾听民意、关注民生、化解民怨、了却民愿的功能,在社区内营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了城区基层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厉正宏 《半月谈》2004,(20):20-22
位于城郊接合部的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困难群众人数众多,曾是上海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的地区。街道党组织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施政目标,积极探索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社会基层矛盾的新机制,增强了各阶层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解与信任。现在许多社会矛盾在萌芽状态就被化解,整个社会正朝着和谐,理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体制,推动信访矛盾纠纷的有效预防化解,是社会治理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正式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社会工作部统一领导国家信访局,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更加重视以“疏”  相似文献   

11.
“枫桥经验”既是我国政法综治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也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金名片。新时代“枫桥经验”蕴含了丰富的法治元素,与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基层矛盾纠纷更加复杂多样,诉讼需求增长与司法资源紧缺之间存在着现实矛盾,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呈现出现代化与法治化的实践需求,亟待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国传统社会中调解文化的传承、域外纠纷化解替代方案的借鉴以及国家的顶层设计为构建符合中国发展需求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供了资源优势。这要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调解的作用,重视司法引领与立法推动,创新多元化解机制,引导群众遇事找法等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地区经济发展的“长”与“短”──安吉县竹类资源开发的启示胡伟(中共浙江省安吉县委书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我们正确地把握地区经济的发展规律,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更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实事求是的发展路子。一、在矛盾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刘松汉 《群众》2012,(7):36-38
去年以来,我省在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党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为主要内容的“三解三促”活动,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化解社会矛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事关党的执政根基、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固有职责. 如何把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保证社会持续稳定, 是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也是落实依法治区、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性工作.  相似文献   

15.
《人民公安》2013,(1):12-13
以访问民情、访察民意、访排民忧和评议工作、评查问题、评选先进等“三访三评”为主要内容、继续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深化大接访、大走访和“三访三评”活动。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实实在在地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实实在在地整改了一批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6.
陈淳安 《人权》2011,(1):37-41
现今一首《和好歌》正在河南新乡大地广为流传。其歌词是“调解纠纷面对面,你让我谅化积怨:你敬三尺为我好,我敬~丈加倍还:当面赔礼品格高,登门道歉显风范:你的胸内能走马,我的肚里能撑船:握手言和归旧好,和好如初留美谈。”这首《和好歌》成为河南省新乡市开展的万名人民调解员化解万件基层群众矛盾纠纷行动(即“双万”行动)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正>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济宁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著称,儒家“亲仁善邻”“讲信修睦”“修齐治平”的文化基因,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脉。近年来,我们把儒家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出“和为贵”社会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近些年,村(社区)征地、拆迁、分红、劳资、环保等问题目益凸显,基层社会的各种矛盾多发易发,甚至出现群体性事件。如何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以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广东省吸收惠州市“法制副主任”工作的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新社会治理,自2014年3月开始,向全省推广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李天胜 《前进》2001,(3):46-46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深层次矛盾不可避免地大量增加,并呈现出物质利益矛盾突出,发生的问题相对集中,情况复杂,群体性、突发性上访事件增多等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农村矛盾的这一特殊性和复杂性,使群众情绪难以靠单一的思路和方法理顺,因而,农村基层干部要特别善于运用多种“结合”的方法,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效化解农村矛盾。   一是把管理与尊重、理解、依靠、服务结合起来,为思想沟通铺垫感情之路。古人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感情的溪水是双向流动的,农村基层干部要及时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  相似文献   

20.
车俊 《今日浙江》2020,(8):8-10
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我们要进一步整合力量资源、集成多元手段、大胆实践创新,加快打造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为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