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防灾减灾基础教育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10日14时许,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中心小学突遇上游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117人死亡,其中学生105人,震惊全国.这场悲剧给众多的家庭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痕.那一个个暗红色的淤泥手印给我们重现了无助的孩子们在没顶的洪水中挣扎,重现了无助的孩子们试图摆脱呼吸道灌满泥水的极端痛苦.遇难的孩子们就这样永远的走了,活着的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这场灾难呢?  相似文献   

2.
SARS的背影     
中国史无前例的一场抗击SARS疫病的全民战争已经取得了基本胜利。在这场我们称之为抗击非典的伟大战争中,人们感受最深的是中华民族表现出了精诚团结、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在疫病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的职业境界,特别是中国政府切实把依法治国的理念引入到疫病防治中,依法追究了一批隐瞒疫情、玩忽职守的党政领导干部。还有,在这场战争中,国民的卫生意识也得到了空前的增强,一些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陈规陋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这些,都是这场战争馈赠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一场灾难过去…  相似文献   

3.
蒋燕 《当代广西》2008,(5):24-25
2008年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来得让人始料不及。可在灾难面前,我们没有退缩,我们选择了团结抗战,选择了奋起自救,选择了在困难面前一起携手,共同抗灾救灾,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共同见证了一种伟大力量的崛起——  相似文献   

4.
金俭  张讷  刘登科  马威  卢宁  余飞  马利  刘艳  张岚 《人权》2003,(5):37-39
当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袭击中国,在经历了慌乱与不知所措后,我们的政府迅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然而,痛定思痛,非典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思考,我们的法律也在这场灾难中经受了挑战与考验。面对非典等紧急事件,我们的各级政府、我们的新闻媒体、我们的公众包括患者如何在法律范围内各司其职,如何在不侵犯个人权利包括患者等少数人权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利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历史将永远记下:20世纪末,在中华大地上,洪魔肆虐,百年罕见! 就是这场百年罕见的洪水,使得我中华民族遭受十分严重的损失。据各地估报,约有2000亿元。 可以说,这场洪灾,使我们失去多多。而且,这些损失中,有些可以弥补,有些则是无法挽回的。 历史将记下洪魔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这场灾难,人民将牢记洪魔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 失去的,我们将永志不忘! 但洪灾中,抑或说是抗洪救灾中,我们得到的,也足使国人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6.
汶川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刺痛了中国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让一个民族心灵深处最本原的善根与仁爱全都展示了出来。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语言是那么的无力,在抗震救灾中,我们体会了什么叫万众一心。我们的一心就是用无疆的大爱拯救生命。  相似文献   

7.
“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是对我们整个民族一次严峻的考验。在这场考验面前,整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责任感和昂扬的精神状态,是我们感到欣慰和引以为自豪的。“非典”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许多问题做出思考。为此,我们在呼和浩特和保定两地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专题访谈,从中我们理解了他们心中的种种想法。一场灾难见证了大学生的成长,也使得他们在心志上更加成熟和自信起来。  相似文献   

8.
人类总是在经历灾难的过程中不断地成熟与聪慧。劫后的人们学会了如何面对未来。 虽然我们在年初这场雪灾中损失巨大,但这却是一笔财富。灾难如何转变为财富?这是——  相似文献   

9.
《重庆行政》2008,(3):17-1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特别重大的灾害,给灾区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和痛苦。灾害就是命令,灾害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也牵动着重庆长龙集团全体员工的心。在这场救灾赈灾的大行动  相似文献   

10.
陈世 《湖湘论坛》2005,18(2):79-80
法国 194 0年的溃败是一场灾难 ,给法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这场灾难的来临是有迹可循的。从国际大环境方面看 ,从国内经济、政治方面看 ,尤其是军事方面 ,法国最高统帅部腐朽的军事思想以及因此造成的军事装备落后、指挥错误是造成这次灾难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半月谈》2004,(8):12-15
4月15日至16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天原化工总厂相继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9人在事故中失踪死亡。3人受伤。这场灾难给人们带来的阴影至今挥之难去。不知道我们身边还潜伏着多少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
王毅 《北京周报(英文版)》2021,(10):I0006-I0008
主席女士,各位同事:很高兴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致辞。人类正在同新冠肺炎疫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病毒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战胜疫情是我们承担的使命,团结合作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这场世纪大流行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灾难。1亿多人染疫,200多万生命消逝,1.3亿人口返贫。全球不平等加剧,南北差距拉大,发展权受到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年初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刻骨铭铭心的记忆却久久挥之不去。灾后重建的大幕已拉开,灾难造成的创伤渐渐愈合,但是我们不应该忘曾经的伤痛,不应停止对这场灾难的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应对疫情,不同程度暴露了我们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物资储备、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每一次灾难过后,我们就应该变得更加聪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补齐短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向我们提出了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角度研究这场疫情防控工作,及时补齐短板,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治理新路子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问:今天是"九一八事变"65周年,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65年前的今天,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人类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精神对待这段历史。我们相信绝大多数日本人也不希望、不允许那场战争悲剧重演。但必须指出,日本国内包括政界,至今仍有一  相似文献   

16.
地震对于处在上海的我们来说,没有直接面对惊心动魄的灾难梦魇,没有亲身参加气壮山河的生死营救。但上海方方面面应急动员,全力以赴投入了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其中有一个由市级机关相关委办局组成的团队.在这场感天动地的举国驰援中,在这场无形至爱的真情接力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要求,统筹协调着上海支援灾区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经济模式重选不破题,世界经济很难走出危机。共识问题不解决,博弈全球化,经济将会出现一个个的新底三年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给全球经济领域带来了严重的灾难,那么,时过三年,世界又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呢?我认为,世界仍然处在由全球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之中。虽然这场危机目前有了一些转机,但这并不能改变这场危  相似文献   

18.
双周关注     
《时代潮》2005,(2)
【时政】世纪天灾" 当2004年行将翻过最后几页时,印度洋深处震波掀起的滔天海啸成了这一年最沉重的休止符。" 死亡从大海的深处鼓涨起来,黑色羽翼张开来笼罩了陆地,把数万人的生命带入了黑暗的洋底。在那一刻灾难超越了国家、民族,超越了人种与文化,超越了争端与分歧,这就是人类共同的灾难,是人类的集体伤痛。" 我们无法对这样的人间灾难表示漠然:我们为死难者哀悼,为生还者祝福,我们也为整个人类的平安而祈祷。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复杂的国际救援行动由此展开:中国积极援助、美国慷慨解囊、欧洲国家全力救援,日本…  相似文献   

19.
有人自有土     
有人说:人多了是灾难,我们不太相信这句话,我们倒相信农民常讲的一句话,"有人自有土".在阶级社会里,人多了是灾难,似乎也有道理.消费的人多了,生产的人少了,自然就是灾难;受剥削的人多了,自然的也是灾难.但是,就在阶级社会里,劳动人民和剥削阶级作斗争,争生存,仍然可以得出"有人自有土"的科学结论,因为无论如何剥削阶叔总不能不给劳动人民一点生存之路.剥削阶级是寄生在劳动人民身上的,劳动人民  相似文献   

20.
半个多世纪以前,日本军国主义的法西斯暴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空前浩劫和深重灾难。在这场决定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困难,不畏强暴,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取得了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