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轻伤害案件是一种多发性的犯罪案件,在刑事案件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它不仅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而且侵犯社会管理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因而,各级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学习、正确把握有关的政策法律;研究当前轻伤害信访案件的成因、规律及处置对策;建立完善规范的信访处访机制,强化信访追究制,及时妥善地处置各类轻伤害案件,依法打击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2.
使用强酸劫持人质案件,这几年在我国时有发生,因处置方法不当,曾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分析了强酸液体对人体伤害的特点,并提出了处置使用强酸劫持人质案件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使用罐装液化气劫持人质案件在我国频频发生,因处置方法不当,造成了严重后果。本文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上分析罐装液化气对人体伤害的特点,提出了处置使用罐装液化气劫持人质案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使用腐蚀性液体劫持人质案件,这几年在我国时有发生,因处置方法不当,曾造成严重后果。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上分析腐蚀性液体对人体伤害的特点,可以找到合适的处置使用腐蚀性液体劫持人质案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伤害案件,是指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行为的案件。这种案件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轻、重伤害的案件;另一类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轻微伤害的案件。前者应按照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  相似文献   

6.
公安机关办理轻伤害案件中引发信访较多、涉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多。分析当前办理轻伤害案件的偏差与不足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应采取五项工作措施 ,提高轻伤害案件的办案质量 ,减少信访缠访  相似文献   

7.
实践中,轻伤害案件的刑事和解中存在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在公诉程序中,在被羁押的状态下,加害人会处于非自愿地选择刑事和解的艰难处境。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轻伤害案件按法律规定既可走公诉程序又可走自诉程序,直接原因在于轻伤害案件的刑事和解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良因素。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于使轻伤害案件自诉程序实现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8.
1990年到1992年,义马市先后发生重伤害案件65起,约占全部刑事案件的11%,伤害致死15人,致伤致残52人;发生轻伤害案件(治安处理)333起,致伤近400人,约占全部治安案件520起的64%。重伤害案件成为仅次于盗窃的多发案件;轻伤害则成为治安案件中发案频率最高、最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重伤害案件的几个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9.
对于轻伤害案件,法律规定了公诉和自诉两种诉讼程序,但实践中,90%以上的轻伤害案件适用的是公诉程序,这不仅浪费了司法资源,而且给调查取证、适用刑事强制措施等方面带来困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被害人心理、现行立法的冲突、公诉与自诉转变制度灵活性与过滤机制的缺乏等方面。对此,应由公安机关在立案前或侦查阶段,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对轻伤害案件进行和解,对于和解成功的,不再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对于和解不成功的,移送起诉。  相似文献   

10.
轻伤害案件是一种多发性刑事案件类型,但轻伤害的特殊属性使得轻伤害案件的处理方式呈现多样性,即和解贯穿于自诉与公诉的过程之中。刑事和解作为处理轻微刑事案件的一种新生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践多年,新颁布实施的刑事诉讼法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程序进行单独规定,是对轻伤害案件和解的实践总结。但此规定是否完善,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公安机关调解轻伤害案件的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 ,轻伤害案件的是作为自诉案件进行立法定位的。自诉案件的立法理念是平衡社会秩序与个人自由的法律价值 ,合理配置司法资源 ,解决当事人纠纷。公安机关调解轻伤害案件的行为符合自诉案件的立法理念 ,因而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12.
轻伤害案件,在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一直是多发常见的案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查处这类案件时常常出现“调查取证难”和“处理难”的局面,既牵制公安机关的警力,也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一、轻伤害案件处理难的成因在司法实践中,轻伤害案件所以难办理,除去一些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执法经验不足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因为:1、责任心不强,不及时取证。轻伤害案件立案后,首先应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及时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尽可能多地获取证据。但由于有些办案人员认为可以调解而忽视调查取证,或者双方当事人为了推卸责任而编…  相似文献   

13.
对公安机关在办理轻伤害案件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现状,要分析其中原因,采取加强综合治理、依法及时查处案件、进一步加强公检法的配合和公安民警的培训等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  相似文献   

14.
轻伤害犯罪既可以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轻伤害案件,公安机关可否予以调解,当事人可否进行和解,由于缺乏法律的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不一,理论上也存在争议。但从平衡当事人各方利益、诉讼经济性及自诉案件的立法意图为出发点进行综合考虑,公安机关应有权对轻伤害犯罪案件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15.
处置劫持人质案件具有风险大、难度大、战机性强、策略性强、指挥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对暴力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是一个业务性很强的综合课题,需要在很多相关方面进行认真研究。为达到无伤亡或以最低限度的伤亡代价解救人质、制伏犯罪嫌疑人的处置效果,处置现场的指挥员必须灵活运用策略,以政策攻心和武力打击等手段,瓦解、制伏或击毙犯罪嫌疑人,营救人质。既要对劫持分子实施捕歼,又要确保人质不受伤害。这类案件的案情发展及其结果有很大的随机性,注意很好地掌握这个特点,控制住案情的发展,及时捕捉战机,果断采取行动,才能取得预期的工作效果和案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刑事自诉伤害案件是指有原告和被告,因果关系清楚,不需要进行侦查,情节轻微的伤害案件,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刑事伤害自诉案件必须同时具备五个条件:(1)必须要有明确的原告和被告;(2)必须因果关系清楚;(3)不需要进行侦查:(4)必须情节轻微;(5)必须是轻伤害案件。上述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项新的刑事司法和犯罪预防模式,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但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治安形势仍不容乐观,因此,应当在有限的范围内开展。目前适用的案件范围应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侵犯人身权利的过失犯罪案件、部分轻微刑事案件,对重罪案件则应当以民间同事纠纷、婚姻家庭矛盾引发的人身损害、侵犯财产犯罪案件为宜;适用的诉讼阶段,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应当仅适用轻伤害刑事案件,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则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均可适用;达成和解的法律后果,对于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仍应当从严把握,对其他案件则可依法从宽处罚或适用非监禁刑。  相似文献   

18.
近年频发的校园人身伤害案件不仅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身体、心理甚至生命的损害,也使大众对于校园安全的信任面临困境。有必要探究校园人身伤害案件发生的原因,以便提出有效对策来减少并控制这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以来,山东省涉众型经济犯罪以合同诈骗、非法经营、制售伪劣商品、非法集资犯罪为主,这些犯罪给山东省的经济秩序和受害人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害。该类犯罪具有案件类型相对集中;犯罪手段升级加快,网络化特征突出;涉及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危害严重,维稳形势严峻等特点。在办理该类案件时存在取证困难;涉案资产追缴和处置困难;查处深挖难;案件协调难;案件善后难,维稳压力大;部门协作配合不畅;预警机制不够完善,社会管理薄弱等问题。为有效遏制该类案件的高发态势,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带来的危害,应在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已有情报预警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采取健全办案责任体系,创新办案方式,建立合成作战、资产处置、政府相关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检察机关在查处伤害案件时,必须对被害人身体的损害部位、损伤程度及作案凶器的种类等情况,做出鉴定结论。这类鉴定结论是查处伤害案件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证据,对准确认定被告人的犯罪性质、主观心态、追究刑事责任及附带民事责任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办案质量,虚假或错误的鉴定结论,往往导致错案、冤案发生。 现实办案中,某些办案人员存在模糊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