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著名水墨画大师李奇茂教授与已故著名国画大师黄胄先生相貌极为相似,凡见过他们俩的人,都说他们可能是亲兄弟。一次,朋友送给李奇茂一本黄胄的画册,李奇茂的儿子看到画册中黄胄的照片,竟然看走了眼问父亲:“爸爸您什么时候去了北京啦!”之后几年里。  相似文献   

2.
台湾著名水墨画大师李奇茂教授与已故著名国画大师黄胄先生相貌极为相似,凡见过他们俩的人,都说他们可能是亲兄弟。一次,朋友送给李奇茂一本黄胄的画册,李奇茂的儿子看到画册中黄胄的照片,竟然看走了眼,问父亲:“爸爸您什么时候去了北京啦!”之后几年里,李教授的朋友也多次闹出把李奇茂当黄胄的误会和笑话来。这种事多了,李奇茂也纳闷了:真有这么像吗?天下竟有这么巧的事,十几年前的一天,两人在香港一家酒店的电梯里戏剧般地不期而遇,没有旁人介绍,两人先是点头致意,然后握手拥抱。8年后,黄胄在给李奇茂画册序言中这样有…  相似文献   

3.
台湾著名水墨画大师李 奇茂教授与已故著名 国画大师黄胄先生相貌极为相似,凡见过他们俩的人,都说他们可能是亲兄弟。一次,朋友送给李奇茂一本黄胄的画册,李奇茂的儿子看到画册中黄胄的照片,竟然看走了眼,问父亲:“爸爸您什么时候去了北京啦!”  相似文献   

4.
5月24日,台湾水墨画名家李奇茂于清晨辞世,享寿94岁。噩耗一出,两岸艺术界悲恸一片,李奇茂的师长、友人、学生纷纷撰稿回忆。李奇茂是台湾水墨画界战后第一代代表性画家,毕生耕耘于水墨艺术,其创作深具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推展水墨创作教学、文化传承扎根、文化国际传播及两岸交流,贡献良多。李奇茂好友、全国台联原党组书记、全国台联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梁国扬深情撰文,回忆与李奇茂大师点滴,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相似文献   

5.
我以我血荐轩辕———记原全国政协常委、已故著名画家黄胄先生敖颜黄胄,一位从没有时间休息的画家长眠了,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和一个响亮的名字。人们爱他,因为他是人民的画家,是从生活中走来的画家,更因为他也同样爱着所有的人。1925年3月31日,黄胄诞生在...  相似文献   

6.
<正>李奇茂最终取得了成功。他曾言,自己画一生没有敌人,敌人就是我自己,什么时候把我自己推翻了,我才是真正的成功。5月24日,水墨画名家李奇茂于清晨辞世,享寿94岁。"敌人"不在了,"感觉才19岁"的李奇茂"年轻故去"。世人再也不能目睹李奇茂最好的作品了,因为他说"我的画,明天那张最好"。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10)
<正>时局造化,云台奇茂画家李奇茂之名在台湾家喻户晓,在两岸艺术界也享有大名,但李奇茂一名之由来,竟是出于时局的造化。李奇茂原名李云台,1925年生于安徽亳州市涡阳县李家庄。1941年,16岁的李云台与友人至上海旅游,因对日抗战家乡发生变化,父亲请托友人辗转告知,要他留在上海不要回去。因此,车云台与友人茫然地在南方流浪。正当困顿饥馑难耐之际,看到装甲兵部队的告示,如获甘霖,加入部队,既从军报国,也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生  相似文献   

8.
<正>杨德才简介杨德才,笔名墨海(又紫玉),堂号,半竹风。中国农工党党员,1951年生于北京,5岁起开始涉足书画艺术。师从于老一辈艺术家佟筠、曾得到著名绘画大师刘继卣、黄胄先生的关怀和指点。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6年9月16日,杨德才被聘为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理事。  相似文献   

9.
法国时尚大师可可·香奈儿一生未婚,被她拒绝的求婚者不计其数。他们中绝大多数来自豪门贵族,不但地位显赫,对香奈儿更是一往情深。就连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公爵也是她的追求者之一。当然,公爵最终也没能如愿。有一次,他伤心地问香奈儿:“对你来说,难道连威斯敏斯特公爵夫人这个头衔也不够好吗?”“亲爱的,你要知道。”时尚大师微笑着说:“地球上有很多公爵夫人,但只有一个可可·香奈儿。”她这句话,后来成了香奈儿公司著名的宣传语。只有一个香奈儿@王悦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保安》2005,(12):32
尊敬的编辑老师:   我有一件很苦恼的事想说说.我的老家在东北,平时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聚在一起都讲究要喝点酒,这也逐渐成为了我们见面聚会的“规矩“.可是现在,我在大城市当上了一名保安员,公司里明文规定:保安员不能喝酒,否则立即辞退.但朋友和老乡相聚时,他们都要我喝酒,每次都被我拒绝.久而久之,他们就说我忘了哥儿们了,而且给我打电话的次数也少了.   ……  相似文献   

11.
侯轹 《台声》2011,(1):76-76
2010年12月23日,享有“当代张大干”之称的台湾水墨画大师李奇茂艺术馆落户山东省高唐县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标志着高唐县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交流中心项目建设由此拉开序幕。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梁围扬出席奠基仪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2.
苏星 《当代广西》2011,(18):18-20
一场饕餮的文化盛宴"大师的作品尤其值得我们欣赏,你看徐悲鸿的这一幅《双喜图》,干净雅致,显示出大师的技高一筹。而黄胄,我认为是我国画驴画得最好的一个画家,你看他这一幅《赶集归来》,那驴的尾巴好像在动,驴的身体虽然是朝着我们,但他的墨不着在一起,所以远近、前后、肥瘦看得非常清楚,这不是一般的水平……"9月3日,在南宁邕江湾美术馆"中国著名书画九十家作品展"的展会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高级工艺美术师周榕林正在和身边的观众交流,点评大师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正破解台湾人的认同迷障一大陆朋友在碰到台湾人的时候,通常会先问:听说你们台湾人都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然后还可能再问:为什么呢?你们不都是说中国话、写中国字、拜中国的神明吗?而一些比较同情"台独"的大陆朋友,或者是一些外国朋友,则可能会说:好吧,他们台湾人确实是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所以我们也不要把人家当成中国人,这样才不会伤了和气,也才比较礼貌。我就曾经参加一场在美国  相似文献   

14.
去年美国驻华大使洛德夫人、著名美籍华裔作家包柏漪女士与美国著名演出组织家杜立图先生,共同筹措了一个旨在开展中美文化交流的基金会;同时,他们邀请了美国著名影剧表演艺术家查尔顿·赫斯顿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合作,把美国当代名剧《哗变》搬上中国舞台。消息不胫而走。大洋彼岸赫斯顿的朋友不无关心地提醒他:「你一句汉语也不懂,怎么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5,(4)
<正>2014年2月份,周国桢随《台声》杂志文化交流赴岛团参访台湾,这也是他第一次足踏祖国的宝岛。在宝岛的7天时间里,他随参访团不仅拜会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等各界知名人士,而且与岛内著名艺术家李奇茂、江明贤等进行了艺术交流。周国桢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能够将自己毕生的创作精品,搬到台湾展一展,为两岸的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遇及各色各样的人物,也结识了不少新旧朋友。在这些朋友当中,有对我始终如一的,有对我关怀备至的,有对我冷热无常的,有对我表里不一的,也有对我抱着实用主义的想法的,用之则求,不用则弃。可是我对所有的朋友,始终以宽容和坦诚相待,即使被友人所误解,所背叛,也不愿过分地责备他们,总以为他们事出有因、情非得已。 友情,这个多么神圣的字眼!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为它低吟浅唱、直抒胸臆。可现在也有多少人感叹朋友间的世故,真正友情的难得。难怪鲁迅先生引用诗句“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情视之”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在我看来,现代人过多地  相似文献   

17.
一次,与朋友谈论科学美学,说到三位大师,他们在诸多方面都很相像.这三个人就是梁启超、苏东坡和歌德.  相似文献   

18.
正4年前的冬天,吉林市的部分的哥自发组成了爱心车队,他们郑重承诺:每年的助残日,残疾朋友都可以免费乘坐爱心车队的出租车。此后,每到全国助残日,爱心车队都会全体出动,载着残疾朋友观赏吉林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爱心车队的队长秦世伟说:  相似文献   

19.
朋友,在浙江海宁当你走街串巷或到机关单位厂矿企业时,你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中宝灰色制服,头顶大沿帽,哦,你说的就是那些保安吧,他们能干什么呢?一天到晚立在大门口,要钱没钱,要情调没情调,图个啥呀?  相似文献   

20.
12月3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0个国际残疾人日。这天下午,由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和《足球周报》联合在大连天和玉大酒店举行了国脚李明向聋人球迷赠送个人写真集《李明2002》画册仪式。 在捐书仪式上,李明不但向大连市聋人球迷协会捐赠画册,而且在现场为聋人球迷朋友签名,表达对这些特殊球迷的感激之情。他说:“残疾人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能给他们做点事情是我最大的快乐。”市聋人球迷协会会长朦玉涛代表聋人球迷发言说,我们聋人球迷非常喜爱国脚。李明等国脚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