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要闻 ○2月1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拒绝伊拉克提出的解决武器核查危机的最新建议,强调联合国有关人员在核查伊拉克销毁大规模杀伤武器方面享有“完全自由”。 ○2月12日,伊拉克国民议会议长哈马迪发表声明说,美国这是要把危机推向战争的边缘。同日,俄罗斯国防部长明确表示反对对伊动武。  相似文献   

2.
11月11日,武器核查危机日见严峻,美国大举增兵海湾,英国酝酿对伊动武,萨达姆号召民众同仇敌忾.11月12日,俄、法、中等国批评联合国特委会主席巴特勒未经与安理会磋商就撤出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人员.11月14日,伊拉克政府决定恢复同联合国特委会合作,恢复接受武器核查.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于15日返回伊拉克.11月16日,江泽民在吉隆坡会见前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美国副总统戈尔,就中美关系、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广泛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3.
1998年1月中旬,伊拉克指责联合国在伊拉克的特委会武器核查小组组成不均衡、不公正,中止了合作。1月17日,联合国特委会武器核查小组撤出伊拉克。美国立即作出强烈反应,再次向  相似文献   

4.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核扩散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津津乐道的话题。在美国强大的“倒萨”攻势下,伊拉克被迫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在阔别4年之后重返巴格达。与此同时,美国在海湾地区调兵遣将,磨刀霍霍,准备对伊拉克动武。正当伊拉克武器核查悬而未决之时,朝鲜那边冷不丁传出消息,先是承认自己有“秘密核武器计划”,进而宣布重新启动核设施,接着又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此作为对美国遏朝政策的回答。这两桩事情,彼此关联,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
国际要闻 ○1月12日,欧洲19个国家在巴黎签署一项协议,严格禁止克隆人。 ○1月12日,伊拉克政府公布,禁止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在伊执行任务。 ○1月13日,美国声称不排除单独对伊采取行动。 ○1月15日,世行高级官员指出,中国是稳定亚洲金融的积极因素。 ○1月16日,联合国公布,中国将派三名中国武器专家参加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安理会6月8日通过的第1546号决议规定,美英在6月30日之前解散联军临时管理当局,结束对伊占领,将全部主权归还伊拉克。决议承认伊拉克临时政府为伊合法政府,该政府将在6月30日之前接收管理伊拉克的全部责任和权力。此外,新决议还规定了联合国在伊重建进程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随着这份能体现“主权在伊、伊人治伊”政治原则的决议获得安理会一致通过,特别是随着美英提前于6月28日匆忙向伊归还主权,由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而造成的联合国权威的减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从战前安理会通过第1441号决议决定对伊实行核查,到美英撇开联合…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和东盟领导人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二、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旨在强化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行核查的第1441号决议,伊拉克政府予以接受,中断近4年的联合国  相似文献   

8.
海湾战争1990年7月中旬,由于石油政策、领土纠纷、债务等问题,伊拉克与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间的争端突然公开化。随后,伊拉克在8月初侵占了科威特,并将科威特划为其第19个省。对于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国际社会立即作出了强烈反应,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78号决议,授权联合国成员国在伊拉克于1991年1月15日之前仍拒不执行有关决议的情况下,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维护、执行有关决议,恢复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然而,伊拉克仍表示拒绝接受决议。1991年1月17日,巴格达时间2时40分左右,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空袭。迫于多国部队的军事压力,2月28日,伊  相似文献   

9.
就在美国马不停蹄地调兵遣将,集重兵于海湾,对伊拉克开战大有一触即发之际,对于宣布重新启动核开发的朝鲜,美国却坚持和平解决问题的方针,不提动武。即使在朝鲜宣布驱逐驻朝鲜的国际原子能核查人员、向已经冻结的核设施装填燃料棒并表示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时,美国仍然一再声明美国无意对朝动武,要通过外交努力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朝鲜、伊拉克同样存在大规模杀伤武器问题,同是美国称之为“邪恶轴心”国,为什么美国对伊是步步紧逼,大兵压境,必欲除之,而对朝却是步步退让,不提动武?其实美国并不是不想除掉朝鲜,而是在现阶段不…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方面加大在联合国的游说力度,争取说服国际社会同意美国对伊拉克发兵,一方面加紧向海湾地区调兵谴将,海陆空三军正迅速往中东地区集结部署,伊拉克上空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0月公布的一份最新报告说,自1998年联合国武器核查工作停止后,伊拉克便恢复制造化学武器,并开发了制造大量生物武器的能力,同  相似文献   

11.
就在美国马不停蹄地调兵遣将,集重兵于海湾,对伊拉克开战大有一触即发之际,对于宣布重新启动核开发的朝鲜,美国却坚持和平解决问题的方针,不提动武.即使在朝鲜宣布驱逐驻朝鲜的国际原子能核查人员、向已经冻结的核设施装填燃料棒并表示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时,美国仍然一再声明美国无意对朝动武,要通过外交努力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朝鲜、伊拉克同样存在大规模杀伤武器问题,同是美国称之为"邪恶轴心"国,为什么美国对伊是步步紧逼,大兵压境,必欲除之,而对朝却是步步退让,不提动武?  相似文献   

12.
近来围绕武器核查,美国和伊拉克对抗再次加剧。面对国际社会强大的和平呼声,美国无动于衷,频频向伊拉克发出军事打击的威胁。在外交、军事双重压力下,伊拉克不愿屈从美国提出的核查条件,并做好反击美国军事进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伊动武,已是箭在弦上,势在必得。数月以来,美国一方面积极备战,已在中东及海湾地区部署了大量军队、装备、后勤保障设施,并不断进行“热身”军演和对伊轰炸,其部署水平已达临战状态,一触即发;另一方面,美国同时在进行密集而广泛的外交斡旋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道义上的支持。根据大国一致原则及其幕前幕后紧张的讨价还价,联合国安理会最终通过了1441号决议,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已实施在伊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后,美国决定在阿富汗进行反恐战争的同时,就提出了"倒萨"的议题.按照美国人的说法,推翻萨达姆政权,清除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对恐怖主义,在伊拉克建立一个"民主、开明"的政权,就是其战略目的.但我们仔细分析,却可以发现:美国以反恐为目的"倒萨",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萨达姆同恐怖组织有联系的确凿证据;美国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目的"倒萨",但联合国核查小组也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明显痕迹;美国说伊拉克"邪恶"、萨达姆"独裁",但按照美国的标准,世界上"邪恶"、"独裁"的政权多着呢,为什么先要"倒萨"呢?  相似文献   

15.
国际要闻 ○1月12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宣布,美国将对俄罗斯三个科研单位实施制裁,理由是它们帮助伊朗发展导弹和核技术。 ○1月13日,法国正式向安理会提出建议,要求取消联合国对伊拉克石油出口限制并建立新的对伊武器监测机制。次日,伊拉克表示拒绝任何缓解对伊制裁的提议。 ○1月14日,美国飞机第4次袭击伊拉克防空雷达站。 ○1月18日,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在首相官邸举行仪式,授予中国、法国、日本和泰国等国各一位经贸界著名人士1998年度“首相贸易表彰奖”。  相似文献   

16.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降落时爆炸解体2月1日上午,按计划飞行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着陆前爆炸解体,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资格最老的航天飞机毁于一旦,引起了世界关注。2月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向美国总统布什致慰问电。江泽民主席与布什、希拉克通电话2月7日晚,美国总统布什给国家主席江泽民打电话,通报美国对伊拉克和朝鲜核问题的立场和考虑。江泽民重申了中国政府对伊拉克问题的原则立场,中国主张支持联合国两机构继续加强核查,强调维护安理会的权威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关于朝鲜核问题,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7.
共和党人占多数的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于12月11日和12日通过了作伪证.妨碍司法等四项对民主党人克林顿总统的弹劾条款.美国总统克林顿12日起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治区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旨在敦促以巴双方履行10月达成的临时和平协议.克林顿14日对加沙的访问也是巴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自己土地上接待美国总统.15日,克林顿、内塔尼亚胡、阿拉法特举行首脑会议,但在落实临时协议问题上未取得突破.美国东部时间16日下午5时、巴拉达当地时间17日凌晨1时左右,美国以伊拉克拒绝与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合作为由,与英国一起对伊发动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大规模空中打击.由于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阿拉伯国家的斋月开始,美英于19日同时宣布长达70小时的对伊空袭行动“已经完成任务”,宣告结束.克林顿表示美国将继续在海湾保留强大的  相似文献   

18.
田申 《党课》2013,(18):97-101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以及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出兵打响了侵略伊拉克的战争,最终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并在伊拉克建立了新的民选政府。但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19.
<正>一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8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著名的〔1990〕661号决议,决定对伊拉克实行史无前例的经济封锁和全面制裁。8月25日,安理会进一步通过了〔1990〕665号决议,授权在该地区部署有海军力量的联合国成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检查和制止进出伊拉克的所有船只,以保证对伊拉克的制裁得以执行。以美国海军为主的多国海上拦截部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凭借安理会〔1990〕665号  相似文献   

20.
国际4月3日埃及新闻部长谢里夫宣布,埃及政府决定断绝同以色列“除有利于巴勒斯坦事业的外交渠道外的一切联系”,以抗议其对巴勒斯坦肆无忌惮的军事侵略。4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伊拉克自即日起停止向世界石油市场出口石油一个月,以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事业。4月10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布命令,立即拨款1000万欧元,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反抗以色列侵略的斗争。4月20日美国各地近5万人会聚首都华盛顿,举行反战示威集会,要求以色列停止对巴勒斯坦的军事行动,并要求美国有关当局停止对阿富汗的战争。4月21日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