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国从1997年7月2日发生金融危机后,经济迅速恶化。据泰国经济社会开发委员会公布的数字,1997年泰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3%,1998年为-9.4%,在1998年第四季度跌至谷底,衰退程度为几十年来之最。但到1999年,泰国经济开始转入恢复期。在泰国经济复苏的进程中尚有不少困难,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加以排除,争取经济的全面复苏。一、泰国经济开始复苏从宏观经济看,泰国经济复苏首先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泰国经济社会开发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显示,1999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1998年同期增长0.8%,第二季度增长3.5%。可见复苏之初是微弱的,复苏速…  相似文献   

2.
川·立派政府执政2年多来,屡受挫折,已3次改组内阁。今年1月以来,各党派在一系列问题上又发生激烈的争论。5月份国会复会时反对派将就一系列问题向川政府提出不信任辩论案。舆论称,川·立派政府又面临改组内阁或解散国会及被罢免总理职务的危险,能否象前几次一样,化险为夷,顺利度过难关,实现任满4年期限的目标,已成为泰国朝野及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1982年以来,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下跌,致使印尼的财政收入连年锐减,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印尼经济面临危机。为了摆脱这种危机局面,印尼政府自1983年起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金融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经济从1988年起复苏并稳步发展。经济增长率由1988年的5.7%,增至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社会面临着难于克服的较长时期的经济问题。其中一个明显的问题是,适合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生产农作物的边远土地业已使用完毕,以及由于大肆砍伐森林资源和过份开发沿海渔业而造成环境恶化。类似的问题还有菲律宾人口的年龄结构,1970年,15岁以下的人占菲律宾总人口的45.6%;七十年代的人口增长率估计为2.7%,比“零增长率”高出一倍以上。既使增长率明天就降到“零增长率”,菲律宾的人口在大  相似文献   

5.
泰国政治格局转型中的利益冲突与城乡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年初以来,泰国政局持续动荡。在泰国政治格局转型过程中,“反他信”派与“挺他信”派之争的实质在于政治利益的重新分配。前者是以军人、官僚、地方政客、城市中产阶级为核心的既得利益集团,要求重建“多党并立”格局;而后者则是以新兴产业集团与农村贫困民众为核心的政治联合,要求固守“一党优势”格局。长期以来泰国的发展失衡是引起城乡分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构建各派政治力量都能接受的平衡利益格局,已成为化解此次政治危机,进一步完善泰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 全球化以其强大的震撼力冲击了现有的国际关系体系。国际经济失衡 现象加剧;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挑战;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全球 生态环境恶化。所谓的全球治理, 在金融危机面前脆弱不堪。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预示着全 球化风险在日益加大。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 暴露了中国以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局限性;金 融安全问题突出;能源、资源的外部依赖性明显;气候变暖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中国必须对全 球化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以应对全球性挑战, 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东盟成立以来,区域内经济合作始终滞缓拖沓,乏善可陈。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盟加速了经济领域的合作步伐,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但东盟经济合作越向前发展,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越大。今后东盟经济合作能否按预期的目标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协调成员国之间的不同意见,使其所推行的一系列合作方案如期实行。  相似文献   

8.
沙特石油经济同时面临两大挑战:能源技术革命引发的结构性危机,以及国际油价下降带来的周期性危机。新形势下,沙特原有的"福利换稳定"模式难以维系,提出"2030愿景"及一系列后续改革措施,旨在实现产业多元化和经济转型升级。但由于经济改革动摇传统统治模式,经济计划的可行性仍待验证;社会改革触动"宗教立国"根基,改革真正落实仍将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拉美政治民主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政治民主化面临的主要挑战袁东振MAINCHALLENGESTOLATINAMERICANPOLITICALDEMOCRATIZATION¥YuanDongzhenSincethe1980s,LatinAmericahastransformedfr...  相似文献   

10.
越共“六大”是越南经济进行全面改革的重要标志。12年(1986-1997年)来,越南经济摆脱了长期严重的经济危机,进入了稳定发展和高增长时期,为越南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事业创造了重要条件,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一、越南经济改革12年来的主要成就l.摆脱了经济危机,进入稳定增长时期。经济改革前10年(1976-1985年)的越南经济,概括起来说就是增长率低(年增长率为3.7%)、青黄不接和外债高筑。国内生产只能满足国内基本消费的80%-90%(1976年为87.5%,1985年为89.8%),1981—1985年,国外投资和贷款占…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印尼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力推“六大经济走廊”建设,深度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转向主要由内需拉动,增长率连续9年保持在5%~6%的水平.印尼经济正在崛起,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作为东南亚最大国家,印尼拥有巨大的政治与经济潜力,成为与中国和印度比肩的亚太新兴经济体.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世界经济持续缓慢复苏势头弱于上年。其中较为突出变化是西方经济继续显现温和复苏态势,新兴市场增速普遍放缓。东西方国家均加快了区域合作脚步,各种形式的自贸区加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风景线。在全球经济走弱,尤其是新兴市场疲软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挑战增多。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亚洲经济虽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下,增长率仍高于其他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但仍面临资源供求矛盾、贫富差距较大和自然灾害频繁三大挑战。各国加强协调与合作、有效应对上述风险和挑战,亚洲经济仍将继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拉美经济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它已经并将继续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有利有弊的双重影响。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在 2 1世纪 ,拉美经济面临着如何面对全球化趋势、如何重新确定国家的作用、如何增强国内资本积累的能力、如何改善收入分配、如何加强金融安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据马来西亚《南洋商报》3月9日文章称,经济高速发展的东亚地区正面对两方国家的五大挑战,它们是: 一、西方支配着国际经济环境 不利的国际环境,将是一项最艰难的挑战。这个环境就是:美国和较次程度上的西欧,将制订游戏规则及玩游戏的方法,在由他们支配的竞技场上进行一场由他们控制的游戏。崛起的日本已对由西方支配世界经济的形势构成威胁,这使西方尤其是美国,将再不允许任何国家经济崛起而成为它的对手。如果其中一些国家能够发展到某一程度,而又不会威胁美国或西方的控制和支配,那无所谓,西方甚至会很高兴地参与它们的成长和发展。无论如何,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6月,中欧三国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先后举行了议会选举,结果政治博弈的天平一致向右倾斜,只是倾斜的程度有所不同。本文分析了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政治右倾化的原因,并探讨了三国中右翼政府即将面临的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一、“外冲型经济”——东亚腾飞的膀翅据联合国等统计,东亚地区——中国、日本、亚洲四小和东盟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1960年为7.6%,1986年升至16.6%,同期东亚地区出口比重从7.5%增至19%。1987年以来日本经济增长率保持在4.5%至5.7%。亚洲四小也连续3年为6%至12%的高增长。东盟各国1988年经济增长率在3.7%至11%之间。整个80年代,堪称是东亚经济迅速崛起的10年。  相似文献   

18.
泰国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性的政治文化有利于政治的发展,而那些守旧的政治文化,则有碍于政治的发展。"文化是制度之母",本文以泰国为例,探究泰国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之间的互动作用,分析泰国文化何以有碍其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腹地,是中国的近邻。周边与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接壤,南部半岛东面濒临泰国湾,西南面向印度洋的安达曼海。国土面积51.3万平方公里。人口6200万,有30多个民族,其中泰族占40%,老族占35%,华人占11%。全国95%的人信奉佛教,200多万人信奉伊斯兰教,30多万人信奉基督教。首都曼谷,人口600多万,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官方语言是泰语和英语。  相似文献   

20.
泰国经济     
美国"人文关系区域资料"协会(该协会系美国东部十六所大学庄1949年联合组织的一个研究机构)最近编纂一套有关世界各国的调查丛书;名为"国别调查丛书",其中已出版的有关东南亚国家的有柬埔寨,北婆罗州、汶莱、沙劳越,及泰国等三种.本文译自泰国一书中有关泰国经济中的"农业""工业"和"国内外贸易"三章,另有"经济的基本特征""财政制度""现有人力及其使用""劳工组织"等四章将在本刊下期译载,该书作者均系资产阶级学者,其立场观点显然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但其所提供的经济资料,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译出以供读者参考,希读者应用时注意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