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铸魂与创新     
谋划社会宣传工作,有两个沉甸甸的词我思考得比较多。一个是"铸魂",这是工作的主题词;一个是"创新",这是工作的关键词。所谓"铸魂",就是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主流意识形态,为推进"四化两型"、富民强省凝聚强大的精气神。从社会层面看,富强梦确实造就了繁荣,但也出现了某些精神深处的问题,如精神颓废、道德缺失、物欲横流等,都是"丢魂"所致。从外部看,西方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2.
周强 《学习导报》2011,(22):4-7
基层一线是最生动的实践课堂,人民群众是我们真正的老师。只有接通"地气",决策和工作才有"底气"。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们对长株潭试验区及全省"两型社会"建设信心更足、方向更明、思路更清了。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推进大会,认真总结前段经验,就抓好长株潭试验区第二阶段改革建设和全省"两型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明确了"六个更加注重"的工作要求。我们越来越深刻体会到:建设"两型社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本质要求、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两者紧密相关、有机统一于科学发展之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扎实推进长株潭试验区建设和全省"两型社会"建设,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动湖南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奇葆 《党建》2013,(2):7-9
2013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的布局,就是贯穿"一条主线",抓住"四个着力点",营造"三个良好氛围"。"一条主线",就是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这条主线来部署、来展开"。四个着力点",就是要在广泛深入、有效引导、深化改革、科学管理上着力。广泛深入,就是要推动十八大精神深入城乡基层、走进千家万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我演焦裕禄     
李雪健 《学习导报》2014,(12):40-42
作为一个演员,我最想说的两句话就是:一是珍惜"演员"这两个字;二是用角色和观众交朋友。演员,在旧社会叫"戏子",是三教九流中"下九流"的第八流,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党和人民给了艺人们一个个无上光荣的称号——"艺术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演员这个职业不仅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也更多地受到了社会关注。演员最大的特点是你演了多少个人物,就能像多少个人物那样地去活一把。在活一把的过程中你要去挖掘、体验、体现这些人物身上的真善美、假恶丑,既丰富了你的人生又潜移默化地净化了你的心灵。演戏,让人上瘾!我就是一个受益者。  相似文献   

5.
栗战书 《当代贵州》2012,(17):14-15
以构筑"精神高地"助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洼地崛起",以冲出"经济洼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成效,为消除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奠定社会基础,实现构筑"精神高地"和冲出"经济洼地"的良性互动。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地理海拔的相对"高地"。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在发展上长期处于相对"洼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都处在全国靠后位置。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和在2010年8月谈到贵州工作时,都明确指示我们要有志气、  相似文献   

6.
杨成珍  高青  杨艳 《学习月刊》2014,(10):45-46
增强"三个自信"是凝聚改革共识、提升政党形象和国家形象、调适国民心理、消解当前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的"法宝",也是在理想信念方面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要求。基层干部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经济待遇没有相对优势或缺乏保障的情况下,建立一支能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的基层干部队伍,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发扬党的政治工作的优势,增强干部的"三个自信"。  相似文献   

7.
日前湖南省委公布了"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湖南精神",这既是湖南人民共同精神气质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湖南表达",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刘英  周小强 《理论导报》2011,(11):40-4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是当前党赋予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工会组织要不断提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执行力和创造力,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中大有作为。一、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挥工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要依据自身的性质及职责,完善好"四个机制",处理好"三个关系"。完善四个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横...  相似文献   

9.
《学习月刊》2012,(2):85-86
近年来,大冶市灵乡镇积极探索推行"扁平化、网格化、便民化"的"三化"管理模式,有力提升了镇域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坚持管理要素"扁平化",创新群众工作服务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根本就是要做好群众工作。近年来我们坚持决策在群众中制定,干部在群众中服务,问题在群众中解决,工作在群众中创新的"群众工作法",构筑起了镇组互动、部门互助、上下互促的良好格局。1、细分群众工作要素功能。  相似文献   

10.
蔡旭 《理论建设》2012,(1):59-62
中国社会的"造假病",日益冲击着整个国家的社会诚信体系,同时也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主要原因在于网络发展、制度缺失以及社会变迁。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新精神,应从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以及个人诚信三个方面入手,构建社会主义社会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四个同样重要"思想是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对宁夏而言,全面落实"四个同样重要思想",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主动拓宽"人民群众的呼声"渠道,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其次要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第三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呼声"最大的现实问题,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钥匙"。  相似文献   

13.
"圈子",是通过人们之间的社会行为特征自然形成的。比如,戏曲发烧友可以加入"票友圈子",数码发烧友可以加入"IT圈子"等等。这些"圈子"对普通人而言只是个生活范围的概念,不具社会危害性。然而,《检察日报·廉政周刊》记者对近年来查处的贪腐案件进行调查梳理时发现,贪官也有自己的"圈子",他们往往以"人情往来"为由结成利益共同体,逐步演变成弄权、搞钱、玩乐的"圈子"。  相似文献   

14.
为大力弘扬北京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本刊"身边的感动"栏目从本期起,改为"身边的雷锋",继续报道一个个当代雷锋、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件,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江夏区安山街党工委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鼓励支部创"五好",引领党员"五带头",使创先争优成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示范带动,一种社会氛围。努力锻造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党员队伍,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1、坚持分级分片包保,强化工作领导。建立街村两级分片包保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郭庆晨 《前线》2012,(11):54-54
有时想想,汉语的一些语言真的好形象、好深刻。形象得让你一听就明白;深刻得让你半天可能也弄不懂它的含义。这其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属典型的一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喻对应该阻止的事情佯装没看见而姑息纵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别说"闭一只眼",两只都闭上也无关紧要。可有些事情就不行,比如对关乎社会民生、百姓利益、道义纲常、法律纪律的事,我们的党员干部倘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问题可就大了。这样的"用眼法",有害无益,必须纠正。可如此"用眼法"而今却行其有道,甚至被一些党员干部奉作为人处世的宝典。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苏联解体的决定性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走上了由科学社会主义转到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这种改旗易帜的邪路;他通过全盘否定斯大林,把苏联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历史自我丑化为"犯了罪"的"极权社会主义"、"专横社会主义",从而创造了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前提;他又通过倡议"公开性、民主化、社会多元论",召唤反共势力集结起来推翻共产党的领导,这就促成了苏联解体这一20世纪的最大灾难。  相似文献   

18.
李俊峰 《学习月刊》2014,(10):110-1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为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认真抓好第23个税收宣传月活动,神龙架林区地税局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省局确定的宣传月主题"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坚持正面宣传、舆论引导,紧贴纳税需求、关注社会民生,积极推动税收宣传"服务万民",促进宣传工作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努力营造和谐的税收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秦皇岛开发区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开出补钙、铸魂、聚力、固本"四剂良方",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思想行为、社会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将构建理想信念教育体系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道德文化。铸造德育品牌,弘扬核心价值。把感恩教育作为全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抓手,突出"五爱",实施"五进",用感恩情怀点亮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李盈 《当代贵州》2011,(12):14-16
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论述,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规划了令人振奋的路径。当前我省正处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进程中,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要求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创新社会管理……围绕着一系列问题,本刊采访了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