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李栗谷与李退溪,并称为朝鲜朱子学的双壁,畿湖人称栗谷为“东方的圣人”,岭南人称退溪为“东方的朱夫子”。畿湖学者(指京畿道、忠清道、全罗道一带的学者)大都从栗谷之说,岭南者则大都从退澳之说。于是,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性理学派——畿湖学派和岭南学派。哉湖性理学和岭南性理学分别代表了朝鲜朱子学的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本文拟对李栗谷性理学说之形成,作一简要论述。 栗谷是畿湖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成为了畿湖性理学的理论基础。 栗谷立学极重视统合诸流,汇纳各家。虽然他活动的时代是在“破邪显正”的幌子下,对除朱子学以…  相似文献   

2.
李退溪(公元1502~1571年),名,字景浩,号退溪,是朝鲜李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实践家,素有“朝鲜之朱子”、“东方百世之师”的赞誉。对于李退溪的研究,在国际上已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称为“退溪学”,先后召开了10多次退溪学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程朱理学在高丽后期传播到朝鲜半岛以后,李朝中期由李退溪、李栗谷等儒学大家发扬光大,并且成为李朝时代的正统理念。到李朝后期,实学作为新的学风风靡了当时思想界,但朝鲜朱子学依然生气勃勃。然而李朝在经历壬辰倭乱之后,对内其经济上、社会上的改革政策渴望新学风;对外则大幅度地从清朝吸收了所谓实学的新学风和西学。  相似文献   

4.
韩英 《当代韩国》2003,(2):27-31
中国的程朱理学在高丽后期传播到朝鲜半岛以后,李朝中期由李退溪、李栗谷等儒学大家发扬光大,并且成为李朝时代的正统理念.到李朝后期,实学作为新的学风风靡了当时思想界,但朝鲜朱子学依然生气勃勃.然而李朝在经历壬辰倭乱之后,对内其经济上、社会上的改革政策渴望新学风;对外则大幅度地从清朝吸收了所谓实学的新学风和西学.  相似文献   

5.
退溪作为朱子学在朝鲜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在其一生的学术论著中,特别关注心灵问题,这是值得重视的现象。之所以如此,固然与朱子本人重视心灵问题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反映出儒学发展的某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6.
曹南冥 (15 0 1~ 15 72 ) ,名植 ,字楗仲 ,号南冥 ,是朝鲜 16世纪与李退溪齐名的硕学鸿儒。其学“不由师传 ,能自树立” (郑仁弘《行状》) ,少“好读左、柳氏” ,后 (2 6岁时 )读书得许鲁斋之言 ,曰 :“志伊尹之志 ,学颜子之学” ,遂“惕然觉悟” ,乃“发愤励志 ,讲诵六经四书 ,及周程张朱遗籍 ,既穷日力 ,又继以夜” ,遂对自六经孔孟 ,迄周程张朱之学 ,不仅融会贯通 ,更有“自得”。先生尝“于读书之暇 ,抄录前言往行之切于己者” ,后人编为《学记》一书 ,① “以为修省之地”。“观其为书 ,首论道之统体 ,次及为学论心之要 ,而皆为图 ,以…  相似文献   

7.
2001年是韩国退溪李滉先生诞辰500周年,为此韩国“世界儒教文化”促进委员会在庆尚北道安东市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深入讨论退溪的生平、学问、思想,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退溪学作为李朝的意识形态,在当时具有崇高的地位,郑惟一说:“先生生于东国学绝之后,不由师承,超然独得,其纯粹之资,精诣之见,弘毅之守,高明之学,道积于一身而言垂于百代,功光乎先圣而泽流于后学,则求之东方一人而已。”退溪继绝学,使孔孟程朱之学复明于世,并使之与  相似文献   

8.
洪军 《当代韩国》2001,(4):60-65
心性论涉及的内容较广,但首要问题乃是心、性、情、意之定义。而且从对其概念涵义的规定中,亦可以看出其整个心性论的特点。本文拟从朱子与栗谷思想之比较角度对16世纪朝鲜朱子学的主要代表——李栗谷的心性学说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第一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韩国 16世纪思想家栗谷李珥哲学思想研究的专著《立言垂教———李珥哲学精神》 ,于 2 0 0 3年 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作者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张敏博士。1997年 12月由韩国大宇学术财团支援 ,东方出版社出版的《李退溪思想研究》 ,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立文教授撰写的有关韩国思想家的专著。在韩国哲学思想史上 ,李退溪与李栗谷被称誉为“双臂双峰” ,均为韩国最有名的思想家。在中韩建交十周年前后 ,由中国学者研究撰写的两位韩国哲学大家的专著先后…  相似文献   

10.
退溪学研究院简介李允熙一、概况退溪学研究院是根据韩国公益法人的设立法规,以研究退溪先生及其弟子的学问和思想、弘扬发展传统文化和道义、致力于建设人类共同繁荣的福利社会为目的,于1978年3月2日注册的公益法人。退溪学研究院的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开...  相似文献   

11.
一 序 :朝鲜王朝之所以  能持续长久的理由  众所周知 ,朝鲜王朝从李成桂于 1392年建立 ,到 1910年被日本合并 ,总共维持了 5 18年。这相当于日本、英国等国家王朝平均寿命 (2 0 0~30 0年 )的两倍 ,是世界历史上特殊的事例。关于朝鲜王朝能够持续如此长久的原因 ,18世纪朝鲜的知识分子李重焕 (16 90~ ?)指出 ,是因为官僚体制内部有上下级之间相互制约的制度 ,即由于有“大官、小官相互交叉 ,上下级之间能互相制约”的官制 ,所以“三百多年来没有人敢对权势捣鬼耍奸”。另一方面 ,也有一些观点强调制约王权的政党作用。按照安廓 (1886…  相似文献   

12.
第14届国际退溪学会议在北京召开以“儒学·退溪学与未来社会”为主题的第14届国际退溪学会议于199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大陆的专家。教授、知名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这次大会是由韩国国际退溪学...  相似文献   

13.
正韩国象山学与阳明学[韩]金吉洛著李红军译2016年6月出版/79.00元ISBN 978-7-5097-9044-1本书与过去学界对韩国阳明学的认识和评价不同,以积极肯定的视角对象山学和阳明学的地位及影响进行全面梳理。笔者以阳明学的"阳朱阴王"的特殊的存在方式为切入点,力求全面梳理阳明学在朝鲜朝的传承和发展,并以具有"脱朱子学"和"反朱子学"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4.
1988年9月15日至16日,笔者应邀参加在汉城召开的第十届国际退溪学术会议。会后,在退溪学研究院李东俊先生的安排下,参观了两所书院、三所大学以及庆州古都等有关遗迹,同时还参观了几座现代化的城市和工业基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韩国整个国家在发展现代经济的同时,对历史传统文化十分重视,这一点体现在许多方面。 那次国际学术会议是在举世闻名的第24届奥运会期间举行的,整个汉城沉浸在奥运会的热烈气氛中,到处是奥林匹克的标志和宣传画,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5.
金成镐  全莹 《当代韩国》2016,(3):112-114
2016年8月13 ~15日,由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主办、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会员大会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 本次会议以“东亚视野下的中朝(韩)关系史与朝鲜(韩国)史研究”为主题,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的52所高校及科研机构以及来自韩国、日本等国外的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共110多位专家学者和会员参会,提交论文共83篇,是研究会36年历史上参会地域最广、参会人员最多、参会青年学者最多、提交论文最多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日战局的变化,朝鲜义勇队转移到广西继续开展抗日复国运动。李斗山等朝鲜义勇队员在广西创办《东方战友》这一刊物,并以其为阵地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在桂林进行抗日复国运动。  相似文献   

17.
正一控制朝鲜内政政策的确立1.20世纪初的东亚形势与日本对朝鲜的"吞并"政策1907年,日本帝国主义早已内定的分阶段强占朝鲜的政策进入最后的决定性阶段,即"吞并"阶段。同年3月3日召开的日本元老会议和4月16日召开的内阁会议对此做出了决定,并以第15、第68、第95号日本外交文书记录在案。(1)然而,日本最后实现侵占朝鲜计划是在1910  相似文献   

18.
一李陆史 (190 4~ 194 4) ,原名李源禄 ,字台卿。“陆史”是他发表诗歌时用的笔名 ,发表评论时则常以“活”字为名。李陆史既是诗人 ,又是独立运动家和评论家。李陆史出生于韩国的庆尚北道安东郡陶山面原村里。他自幼随祖父学习汉文 ,在祖父开的普文义塾里学习了新学。 192 5年 ,他参加了大邱的义烈团 ,后游走于日本、北京等地。据说 ,192 5年他曾在北京士官学校学习 ,但证据并不确凿。回国后 ,由于受到 192 7年张镇弘义士爆破朝鲜银行大邱支行事件的牵连 ,入狱三年 ,收监号为“6 4” ,所以起“陆史”为号。他在从事独立运动时曾 17次入狱 …  相似文献   

19.
李文治为云南士绅,1905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云南光复后被推为参议会议员。在北京活动期间,提倡孔教,1914年结识了韩国儒学者李承熙,并到朝鲜游历,见到郭锺锡等著名儒学者。因郭锺锡的介绍,1919年金昌淑到中国后也与李文治联络,并到广州,通过李文治、凌钺、吴山等人联络广州军政府政要。李文治等组织韩国独立后援会,为新成立的韩国临时政府募集经费。据金昌淑回忆,这笔捐款数额巨大,但被李文治和他的女婿李俒私吞,李俒甚至收买韩国留学生欲杀金昌淑灭口。本文研究证实,李文治女婿李俒就是韩国独立运动家李俒,这笔捐款有可能为李俒所独占,但数额也许没有通常所认为的20万元那么多。  相似文献   

20.
作家金裕贞(1908~1937)是光复前朝鲜文坛上才华横溢的中坚作家。他通常在解放前的朝鲜文坛上以讽刺的笔调塑造如“缺心眼的人”和“没出息的家伙”等乡土气息极为浓厚的小人物形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说世界。这些小人物忧郁的性格和心理失衡的行为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作者通过他们反映了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饥寒交迫、痛苦挣扎的农民们的悲惨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