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伯江 《外交评论》2009,26(5):12-16
民主党上台给日本带来“平成之变”,但真变假变、形式之变本质之变相互混杂,难辨究竟。就政坛格局、政党政治层而言,日本无疑朝两党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这是否一定能导致日本发展模式、外交政策的深远变化?判断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2.
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为了把日本拉进西方集团的营垒,对昭和天皇不予起诉,并通过旧金山条约对日本彻底“松绑”,一大批负有战争责任的政客、官僚、财阀要员重新钻进政坛,战时的“皇国史观”和“军国史观”等货色开始回潮。随着冷战的深化,日本在追随西方积极反共、反社会主义阵营的同时,不断变换手法,朝着政治、军事大国化的目标迈进。发展到今天,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公然联合开进战区,和平宪法被彻底架空,日本总理再三再四地连续参拜靖国神社,日本的动向引起亚洲人民的警觉和不安。  相似文献   

3.
中日关系既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又有1894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二战后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中日关系开始了“第三个历史”。中日关系“第一个历史”是日本向先进中国学习、在实力比较上是“中强El弱”时期。然而日本作为一个狭窄多灾岛国,有着强烈的扩张生存空间意识,在唐朝和明朝,中日间发生过两次军事较量,都以日本失败而告终。这说明,只有一个既先进又强大的中国,才能使日本折服甚至追随。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脱亚入欧”之路,其后又走上了疯狂的对外侵略扩张的邪途。1894年甲午战争成为中日实力对比的转折点,即从“中强日弱”转变为“日强中弱”。二战后,中日关系“一强一弱”成为历史,并开始走向两千多年来从未有过的第三种状态——“强强型”关系。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今后10-15年,中国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和军事实力将进一步走向强大,日本和美国将会加强合作来牵制中国。然而,从中期而言,日本将会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而追求某种自主性;长期而言,日本可能还是不得不与中国友好相处。当今中日关系的本质问题在于,在日本从当前追随美国转向美国某学者所称的“追随中国”的长期过程中,是否也会经过古代历史上日本终于对中国“服气”之前曾发生过的同中国之间的“战争磨合”呢?  相似文献   

4.
《外交评论》2017,(3):50-76
冷战后日本政治的右倾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从其国会的政党结构来看,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长期以来的"保革对立"结构不复存在,保守政党之间呈"保保竞争"态势,由右派政党独占政坛的局面已然显现。另一方面,自民党本身的右倾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其党内几大派阀中,原先自由派集中的派阀(如"宏池会"、"平成研究会")逐渐式微,而右派集中的派阀(如"清和政策研究会")却日益强势,出现了右派长期执政的局面。在这样的政治大环境下,日本政界的亲台势力开始迅速抬头,实现了新一轮的扩张与整合。首先,随着"55年体制"崩溃所带来的政党分化重组,政界的亲台势力从冷战时期仅存于自民党内部,扩散到朝野大多数党派之中。其次,随着日本政治右倾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理问题上,意大利、日本、德国的赔偿问题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意大利赔偿模式成为后来日本、德国赔偿问题解决的先例,有其继承上的连续性。随着冷战的兴起,日本、德国赔偿问题的处理日益复杂化。  相似文献   

6.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之后,美国和日本成为争夺中国东北的主角,双方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角逐。在这场竞争中,美国不敌日本而败下阵来。美国的失利是其对自身远东实力不足的主动选择,是这一时期美国在东北的经济和战略利益没有重要到必须与日本兵戈相见地步的结果,也包含着政治家个人的考虑和对美国不利的外部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满铁”的情报工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满铁"调查部是日本在日俄战争后设立的经济情报机构,其情报工作具有经济调查与军事行动相结合、公开搜集与秘密获取相结合、谋略活动与情报搜集相结合的特点。它在存续的40年间,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活动,成为日本情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较早认识到经济情报和公开情报研究的作用,积极为日本的侵略扩张政策服务,对战后日本形成官民协调的情报体制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乐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1):170-171,173
冷战后日本为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内的各项活动,为联合国提供了巨额经济支持,不断强化对联合国各机构及其会员国的公关工作,冀望以此改变"经济巨人、政治侏儒"这一尴尬地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大国。本文从分析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基本条件与资格入手,探讨了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的有利与不利方面,着重分析了日本入常的困难与阻力,认为日本入常之路机遇与困难并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日本青少年犯罪案件数量激增,使得 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日本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1992年至2002年,日本校园暴力案件增加了5 倍,暴力犯罪的低龄化现象尤其突出。日本警事厅 于2002年8月2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同年上 半年日本犯罪案件发生率比2001年同比上升 巧.9  相似文献   

10.
巴西左翼前总统卢拉近日宣布回归政坛,他在参加圣保罗市冶金工会会议时表示,愿意成为2022年总统选举候选人,且他重返政坛的原因是“决意比前两个任期做更多事情”。  相似文献   

11.
归泳涛 《外交评论》2012,29(6):127-140
进入21世纪,动漫不仅成为日本产业振兴政策的重点领域,而且成为日本政府推行大众文化外交的重要工具。促成这一政策动向的除了日本动漫本身的魅力外,还有近年来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文化外交、公共外交等在国际关系中的兴起,以及日本在国家形象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当前,日本外务省正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动漫等大众文化外交的战略规划和统筹。同时,日本国内也存在对动漫外交的批评,认为动漫的"国策化"贬低了文化的社会功能,容易助长狭隘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2.
新会景堂图书馆为香港侨商冯平山先生纪念其先德景堂公而创设。由1925年开馆至1938年间,规模略具,所藏图书资料65945册,部分图书甚为珍贵。抗日战争爆发,新会沦陷,冯平山先生哲嗣秉华、秉芬竭力保护景堂图书馆的藏书,安排当时的职员把部分图书疏散到乡村,部分图书运港保存,直到1949年运回新会,复办景堂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华夏文明在世界上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文明,它之所以绵延五千年而经久不衰,主要源于中国文化基因的优秀和伟大。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就在于它的二维性质。二维性使中国文化具有博大性,从横向看可以知其广博而众多,从纵向看可以知其阔大而久远。二维性使中国文化具有精深性,以简美和精致、思辨性和意象性为主要特点。二维性使中国文化具有经典性,在审美表现上趋向于空灵高远。二维性还使中国文化具有变革性,由此引发的求索性和开放性趋向,决定了中国文化不拒绝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光大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  相似文献   

14.
吴怀中 《外交评论》2014,(3):83-106
2012年9月以来,随着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升温及僵持,两国之间爆发了持续的国际舆论斗争。日本根据形势调整对策,开始力促以国际舆论动员为核心的公共外交活动,意图在领土问题上形成对中国的话语主导权及软实力优势。日本对策转换由短期策略、长期博弈、宏观战略的三个需求共同促成。为有效推动国际舆论动员,日本还在构建政治统筹、官僚负责、官民协同的机制基础上,以"西化站位"优势构建传播策略与话语体系。在进行舆论动员时,日本以外交与媒体为两大路径,在具体方法上则呈现利用国际多边场合演说、政治游说及公关行动、西方主流媒体、网络和动漫等新媒体、驻外机构现场公关的多维立体特征。由于缺失正义和公理,日本的国际舆论动员及外宣攻势难以左右大局,但其某些具体做法以及所产生的国际影响,仍需中方关注并加以切实应对。  相似文献   

15.
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遇了其历史上最强的9.0级地震,此次地震还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和核泄漏事故,对日本乃至全球的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作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基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波及。  相似文献   

16.
日本民主党在2003 年和2004 年的众参两院选举中取得了较大的胜利,其发展势头直逼执政的自民党,日本政坛企盼已久的两大政党制似乎实现有望。但是,民主党之所以胜出,并不是由于该党的方针政策获得了民心,而是得益于自民党的失策和领导人的失态。再者,从日本各政党的发展历程以及民主党的现状来看,也有理由认为真正的两大政党制还难以在近期内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第9条的产生过程、对第9条的不同理解、围绕第9条的修宪斗争、第9务的现状对 中国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一条款,认为日本宪法第9条已名存实亡,提醒人们防止日本的军国主义倾 向。  相似文献   

18.
徐家驹 《外交评论》2011,28(3):111-119
最近,日本政府几次三番表示要加入TPP,并将其喻为第三次开国。其背景是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至今仍然无法摆脱低迷状态,而同处东亚的中国发展势头强劲,韩国在自由贸易方面已经走在前面,另一个贸易伙伴美国则已经开始了加盟TPP的谈判。民主党政府认识到要重振日本就必须"开国",而开国的前提是必须对农业尤其是高米价政策进行彻底改革。但是,日本战后以来持续多年的农业政策有其深刻背景,改革阻力极大,再加上大地震的影响,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  相似文献   

19.
武士道历经千余年历史,成为日本独有特色的精神文化。武士道因其独有的双重性让研究者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试从通过对武士道的形成因子与内涵分析挖掘其对日本国民性的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日本战略走向与中日关系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伴随日本政治的右倾化,日本对外战略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05年以来小泉内阁加紧推行“右倾化大国路线”,造成日本同中国等亚洲邻国关系更趋恶化。中日关系的改善还需两国付出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