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书讯     
由张静如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一书,最近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全书54万多字,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等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党史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2002年的北京现代史研究在平和中有稳健的进展和突出的实绩,这正符合了研究的规律。任何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是扎实、严谨的产物,必然经过艰苦的创造和磨砺的过程。《彭真在北京》①、《彭真市长》②、《彭真年谱》(上卷)③、《世纪对话——忆新中国法制奠基人彭真》④、《北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新中国成立初的新民主主义实践明确为一个历史阶段。有学者据此肯定新中国初三年是既要使社会主义因素迅速增长,又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范围内生长。于光远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概念,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三年间的社会形态,是独立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性质之外的"新民主主义社会"~((1))。薄一波肯定:"我们党在立国之初,要搞一段新民主主义,是真心实意的",力图证实中共新民主主义思想与政策在各地的落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现代化所走过的历程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与此过程相应,形成了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创造的新的现代化理论成果,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彭真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辑了《彭真在北京》一书,于2002年9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66篇文章,分“业绩篇”、“研究篇”、“风范篇”三个部分,共45万字,是一部以彭真同志在北京工作时期的思想和实践为研究对象的文集。彭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研究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于了解和充实中国共产党历史,对于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  相似文献   

6.
1940年 1月 ,毛泽东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中 ,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纲领 ,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 ,把中国共产党所要建立的新中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勾画出一个清晰的轮廓。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无疑是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思想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的一次飞跃。但是 ,这一社会理论也存在一些颇为重要的不明确之处 :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时间多长以及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是什么 ?社会主义革命如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衔接 ?正是这些不周全之处成为建国初…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基本纲领(一般纲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向全党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道路、模式的伟大纲领,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的重大体现,它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研究并制定了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略,具有丰富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8.
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是中共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共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与建设思想的总称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研究在不同时期绵延嬗变并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成果颇丰。梳理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研究的历史脉络对于深化中共文化思想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来源、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和政治、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等内容展开,既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一些研究者往往以后来的流行观念或历史想象来分析新民主主义理论;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研究者开始探讨新民主主义理论本身的意旨和逻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史的视角,开启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0.
任远 《党史文汇》2022,(10):18-23
<正>晋察冀边区是全民族抗战时期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制度最早实施的地区之一,彭真曾任北方分局(后改称晋察冀分局)书记,同聂荣臻等同志建立并巩固了这块革命根据地。彭真根据边区的具体实际主持起草了具有地方宪法性质的纲领文献《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关于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二十条》(即《双十纲领》),创造性地执行党中央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它不仅对新中国的成立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以后的实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选择和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是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自己的社会价值观进行调整的结果。正确认识这一历程,对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正确看待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宣告华北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正式成立.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转折.在聂荣臻和彭真同志直接领导下创建的晋察冀边区,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全边区的广大军民精诚团结,同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不断壮大根据地同时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各方面的社会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使边区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转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论刘少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国初期 ,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重要思想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然而 ,国家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这就是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新民主主义社会要存在多长时间 ?中国如何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刘少奇对此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他认为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大约要经过 1 5年至 2 0年的新民主主义时期 ,以建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只有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再逐步稳妥地进入社会主义。这一观点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主张以及《…  相似文献   

14.
《新民主主义论》从实际出发,客观、全面考察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把握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揭示出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为目的革命的实现,是有优势的可能性。为使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新民主主义论》具体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实践行动的纲领和方针。《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辩证逻辑思想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即第一步建设新民主主义,第二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曾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胜利后的建国基本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党经过多年奋斗、探索而确立起来的,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体现。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从理论方面来看,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对中国社会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做出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     
正这组文章重点讨论了党史研究的方法。事实上,方法就是思想。不同的研究方法反映的是不同的研究理念、问题意识与价值取向。如果说本组文章在研究方法的探索上有一点新意的话,实际反映的是作者们试图以新的视角和方式,表达一点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研究理念与价值趋向。《山西省委农村新民主主义政策及其实践初探》在方法论上的意义,是试图以地方关照全国,探索一条以微观研判宏观,自下而上地审视上层和整体的研究路径。文中呈现的山西老区领导层对新民主主义的理解及其在该地区的实践,与传统党史对此问题的表述颇有不同。高洁在《"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以改革开放以来新民主主义的四次论争为线索》中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新民主主义的每一次学术争论,大都是回应当时改革进程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在世纪之交,集体化时期乡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文志  刘静 《探索》2006,2(5):15-18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集中体现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重要著述之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则从文学艺术的角度,丰富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不仅是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团结全国人民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对于今天搞好党的文化工作,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共同纲领》的全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的总纲规定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开始国家任务是建设新民主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那么,《共同纲领》为什么没写“社会主义”呢?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指导当时中国革命的最鲜明的、最具有战斗力的、最有感召力的革命旗帜,它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新民主主义是对新三民主义的捍卫、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纲领。  相似文献   

20.
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党史研究》今年第三期刊登了胡绳同志的《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以下简称《再评价》)一文。这篇文章很值得一读,文章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新的而且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文章阐述和分析了在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以及这个理论本身所包含的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批判,还阐述和分析了包含这个批判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对研究新中国历史的启示,以及对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文章阐述和分析的问题,是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中不大被人注意而又绝不应当忽视的。文章的新,就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