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岁尾再次降息看利率改革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熙 《瞭望》1998,(50)
1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再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是近两年来我国第6次下调利率。连续6次降息,对扩大投资、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看到,在现行利率体制框架下,依靠行政力量调整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可以为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创...  相似文献   

2.
央行10月29日调整利率,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一部分。 200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出现加快增长势头和一定的经济过热迹象。自那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防止经济过热或进一步过热,遏制投资增长过快势头,对防止投资势头的进一步扩大,明显发挥了作用。在这种大背景下,为什么还要采取提高利率这一手段呢?  相似文献   

3.
培育金融市场的几点思考王昭怀,王春林一、调整利率结构,启动利率机制,形成市场利率利率作为调节资金供求和流向的杠杆,应具备强化投资约束,增强资金配置效率的功能,体现风险与利益相一致的原则。然而,尽管我国目前相当一部分商品价格已经放开,但作为资金价格的利...  相似文献   

4.
利率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应该形成有效市场利率,有效的市场利率应该满足:充分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影响金融市场上投资和融资行为主体的资金运作行为;对货币政策和投资决策的变化能作出相应的调整。有效的市场利率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商业银行、非银行...  相似文献   

5.
从短期看,中国摆脱滞胀魅影的关键在于抑制政府的投资冲动和财政需求,否则胀很难压下来,这意味着长期利率要上抬以实现一个积极真实利率的经济。我们讲中国存在滞胀的风险,在于目前的体制。政府和国有企业部门掌握了经济增长所需的相当部分的要素和资源,只要其愿意,理论上就可以通过将要素及资源价格降至最低来支持投资的扩张。反危机中超强度的货币财  相似文献   

6.
华盛顿专电 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增长步伐加快。为预防通货膨胀加剧,今年以来联邦储备委员会多次提高利率。白宫经济政策的侧重点也已经从刺激经济转为抑制通货膨胀。据美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1993年第三季度以年率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9%,第四季度这一增长率高达7%。促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主要动力来自长期利率下降。去年30年期国债券的收益率降到1977年开始发行此类债券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收益率是美国民期利率的基石,从而带动了抵押贷款利率、消费信贷利率、公司债券利率的下降。官方统计表明,私人消费开支、住房建筑业、企业投资等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领域的增长,大约占到去年美国经济增长的93%。  相似文献   

7.
偿债风险问题的出现同我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有密切关系.我国只有提高财政收入的GDP的比重,调整国债的期限结构,调整国债的利率水平,才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国债本息偿付机制.  相似文献   

8.
利率机制是一个内部结构同外部功能相统一的系统。利率的功能是传递经济信息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利率的功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由价值规律和信用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具有自动调节资金供求及流向的特点,对存款者、贷款者、金融机构三方都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充分发挥利率功能必须放松利率管制,提高利率弹性 (投资弹性和储蓄弹性 ),硬化利率约束。  相似文献   

9.
所谓自主增长,是指区别于政府直接投资推动,由市场主体自发的生产、投资和消费行为推动的经济增长。作者认为,通过1998年以来实行扩大内需、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经济发展对供给短缺现象普遍消失后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开始适应,具体表现就是经济自主增长的基础开始形成,这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起点,是1998年以来经济工作的一个重大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经济失衡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中国需要适时调整进出口和引资战略,加快利率、汇率制度改革及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1.
虽然美联储从不直接与市场对话,但其针对宏观经济的大多数利率调控,都能得到市场相对准确的预测和适度反应。5月4日美联储就是否提升利率的决定和措辞,同样得到了市场的呼应。 观察美联储与市场之间的互动,我们发现二者的行为之间存在某种默契。这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宏观调控。 事实上,从去年起,我国政府就接连发出投资  相似文献   

12.
93年以来,我国运用货币政策对投资过度膨胀和经济过热的调控十分有效,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近年来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央行从96年5月1日到98年12月7日,六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降至3.78%,贷款利率从12.06%降至6.3...  相似文献   

13.
促进我国资本形成的利率政策取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政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中的重要环节。从利率影响资本形成的机制入手,分析我国利率政策的资本效应,可以看出,要形成有利于资本形成的利率政策,除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外,应当逐步提高实际利率和储蓄收益率,并逐步缩小利差。  相似文献   

14.
再次降息释放出增加流动性、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但企业融资难仍然难解在全球再次展开降息行动之际,中国人民银行10月29日宣布,自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自9月16日利率调整以来央行在一个半月时间内连续第三次降息,也是当前我国实施灵活审慎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采访中,业内人士表示,央行降息有  相似文献   

15.
从宏观层面来看,央行对利率进行调整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刺激国民消费,扩大内需。但是事实上,近年来利率变动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并不显著,可以近似看成是失效的。就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国民对宏观经济走向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使其消费禀赋价值下降。因此,无论利率怎样变动,就算收入增加消费者也不敢轻易增加当期消费。本文拟通过时间偏好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丁铭 《瞭望》2005,(34)
日益改善的俄罗斯经贸政策与市场环境,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贸合作平台。中俄经贸合作互补性强,但以往对俄罗斯投资环境的诟病较多。随着近年来俄罗斯经济政策的调整,其投资环境大为改善。作为毗邻俄罗斯的发展中大国,抓住这一商机对我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推进利率市场化”能走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 《理论探索》2012,(1):73-75,85
自2010年底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再次提出"推进利率市场化"以来,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当前的金融热点之一。重提推进利率市场化,是通货膨胀压力及人民币国际化加快背景下宏观调控的需要,是规范民间借贷、加强金融监管的需要,更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在未来几年内,贷款利率下限将会取消,实现完全市场化,存款利率市场化将试点小银行,其完全市场化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在深化利率市场改革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及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人等市场经济体都应尽早调整经济行为,以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潘燕 《瞭望》2003,(20)
疫情当前,之所以特别强调投资问题,关键在两点,一是其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对GDP的贡献率高达51%,维系着全年经济增长的半壁江山;二是在我国投资进入了高增长区间后,一些行业内部出现了局部过热、结构失调问题,如不及时调整将可能断送掉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 “保持总量,调整结构”——非典形势下,抓住投资中这两个关键问题,也就奠定了实现全年经济增长指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第7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次降息幅度之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使目前我国的名义利率水平达到了新中国历史上的次价点。然而央行有关负责人曾透露,人民币不会贬值,但有进一步降息的可能。这引起了人们对我国会不会连续第8欢降息的关注。利率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是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杠杆。利率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际上也没有一个现成公式可供计算,所以利率的确定是较为困难的。我国前7沙降息均是针对物价持续回落,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情况而采取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利率形成机制的失效及对经济的抑制要求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必将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也预示着WTO的各项规则将对非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形成巨大冲击。WTO的市场准入原则必然加剧金融竞争,竞争就要摆脱管制的束缚;WTO的透明度原则和人民币自由兑换导致的货币的同质化均要求利率的形成必须市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