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版权登记制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雨峰 《知识产权》2008,18(5):65-68
我国著作权法没有关于版权登记制度的规定,该制度主要体现在有关的办法、条例中.版权登记包括权利取得、权利行使、初始证据三种模式,就立法模式言,版权登记可以分为德国、巴西、日本模式等.基于我国版权登记制度的不足,我国著作权法应当增加关于版权登记的一般规定、具体类型,其程序由有关的办法来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探讨网络信息传播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版权侵权现象,以及网络信息传播中版权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版权问题,提出要采取以持续的技术创新构建版权保护和信息保障的平衡机制,以完善我国版权法律体系等措施,积极解决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3.
世界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在数字环境下的新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可静  张敏 《知识产权》2004,14(6):57-61
我国音乐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与某些音乐作品的传播和使用者的案件纠纷,引起了国内诸多学者、相关业界人士和广大用户对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关注,人们开始对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垄断地位、标准的制定以及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是否应尽版权信息传播与检索的义务等问题展开争论与思考1.在笔者看来,这些争论的焦点实际上还是在版权集体管理制度下,如何实现版权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远程存储(Remote Storage)技术对版权制度提出了挑战.2009年6月,版权和传媒业界高度关注的Cartoon Network LP,LLLP v.CSC Holdings,Inc案以美国最高法院拒绝审理划上了句号,第二巡回上诉法院作出的判决成为终审判决.在这起案件中,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对"缓存是否是复制"和"向用户播送视频节目是否构成公开表演"等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并对直接侵权(复制权)责任进行了新的解读.其判决结果直接影响到美国远程存储服务业的发展,并对美国版权产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探讨该案对我国进一步规范版权产业和远程存储服务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版权邻接权初探张秀全在我国《著作权法》中,版权邻接权被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系指作品的传播者源于传播作品的创造性劳动而依法享有的一种专有权。本文拟对版权邻接权的若干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版权邻接权的产生和发展版权邻接权是作品传播技术飞速发展和版...  相似文献   

6.
版权信托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促使新兴版权资本运营模式的兴起.相比较版权证券化、版权运营、版权委托等运营模式,版权信托有其独特的优势.我国信托法也已经明确了版权信托的法律地位,但是对于版权信托的运营模式、权利范围、生效要件等重要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以为合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版权信托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背景下,版权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它对我国版权贸易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要求.我国现行相关制度存在以下不足:著作权法对向外转让或许可版权缺少明确规定;它规定版权转让或许可合同的具体内容,在逻辑上存在不足;上位法有关版权贸易规定的缺失,使下位法规定不一,立法依据不足;版权贸易由多部门分散管理,不利于其发展.为促使版权贸易健康稳步发展,应在著作权法中对对外转让或许可著作权作出规定,对著作权转让或许可作出原则性规定,而将其合同具体内容调整至合同法中;同时考虑到版权贸易的特殊性,应突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在版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哑铃状"问题,从量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网络版权的价值问题.认为网络版权从实践和理论上,都不正当的获得和扩张了商业利益,理应回归其自身价值.对网络版权的贬值,提出了实行商业版权符号标记制度等5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孙皓 《科技与法律》2003,(1):55-59,83
版权的地域性特征是历史形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经贸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渐渐突破了版权地域性的限制,承认了版权的域外效力,使得在版权领域的冲突规则得以发展.一些国家将<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2款的有关规定扩展解释为冲突规则,从而发展了"被要求保护国法"规则;另一些国家否认这一解释,发展了"来源地法"规则,或者在版权领域适用了普通法上的冲突规则,Itar-Tass俄罗斯新闻案即是一例.同时,面对互联网上侵权的挑战,一些学者提出了"单一法"的概念以及一些具体的冲突规则的设想.我国在版权冲突规则方面还缺乏有关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有关网络版权间接侵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和我国实际,从间接责任的主观要件的认定、立法体例的设计等方面,对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了修改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