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社会化媒体视野下,公益广告的互动传播要始终坚持以公众为导向。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公众对社会化媒体分享的行为走向,借助娱乐性、个性化的创意表现形式强化公众对公益理念的认同;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意见领袖+全民参与"的公益广告传播氛围,并最终促进公益广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薇 《人民论坛》2014,(11):129-131
文章认为社会化媒体视野下,公益广告的互动传播要始终坚持以公众为导向.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公众对社会化媒体分享的行为走向,借助娱乐性、个性化的创意表现形式强化公众对公益理念的认同;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意见领袖+全民参与”的公益广告传播氛围,并最终促进公益广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它借助电视广告形式,传播着时代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情操、行为规范等。现代公益广告制作精良、图文并茂、内容精要、意味深长,为广大中学生所喜闻乐见。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引入一些短小精干的公益广告,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云 《理论月刊》2005,(4):82-86
公益广告,是指经媒介发布的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广告。它旨在通过传播公益观念,促使人们公益行为的形成,甚至进而促使某些公益事业的发展。非商业性、公益性和非人际直接传播性是公益广告的三个主要特性。中国的公益广告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低级状态走向高级状态,从发轫时期走向初步繁荣时期的变化。这种显著而又深刻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的开播和“中华好风尚”活动的问世。它们不仅是中国短暂的公益广告事业史上两个重要的里程碑,而且还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个重要的历史性标记,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令世人瞩目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公益广告规范伦理价值即是将公益广告纳入规范伦理视角,以规范伦理为中心,从规范认知和论证开始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人们认识规范,确立信念,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理性能力,从而形成自觉践行规范的意念和行为。在对公益广告的案例以及公益广告效果的分析基础上,不难总结出公益广告规范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城乡偏见在公益广告中广泛存在,表现为题材的偏见和叙述角度的选择。城乡偏见违背了公益广告谋求公众利益、呼吁社会公平的基本立场,从取得的社会反响来看,农村背景在广告中的缺失将会导致农村居民对文明行为的忽视。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08,(12):15-15
为促进廉政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发挥廉政公益广告在社会教育、文化传播、舆论导向等方面的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部署,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根据中央纪委办公厅、  相似文献   

8.
《人民公安》2013,(7):30-31
2011年12月22日,中央电视台举办以"汇聚力量,传播文明"为主题的公益广告项目启动仪式,宣布2012年为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年,并推出7项具体措施促进公益项目持续开展。央视还向全社会发出了公益广告倡议书。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强调,一方面鼓励更广范围的力量参与到公益广告事业中来,另一方面形成强强联手的合作机制,在未来的公益广告创作中形成更多为社会喜闻乐见、充分实现公益宣传效果的优秀佳作。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认为:"广告也有导向,公益广告更具有导向性和社会性,是社会文明的旗帜,是国家理想的标杆。"  相似文献   

9.
真实的媒介伦理并非存在于媒介组织出版的媒介伦理手册之中,而是存在于社会深层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结构之中。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结构,有什么样的传媒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媒介伦理,社会结构和传媒体制不变,与之对应的媒介伦理也很难发生实质变化。但是,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可以通过调整和强化最基本的媒介伦理去改变传播理念,改善传播效果,化解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13,(7):31-31
陕西省宝鸡市充分运用“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这一生动形式,在全社会形成了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文明风尚、弘扬正风正气、激发奋进力量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每一条公益广告都在表达某种思想观念,体现某种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进而规范公众行为。2013年春节以来,央视(全称"中央电视台")在广告时段反复播出"全中国,让心回家"系列公益广告,4个短片,个个戳中泪点。受益于公益广告带来的正能量,4月15日,全国电视公益广告大赛暨公益广告论坛启动,首次面向全国征集优秀作品。5个中央级媒体成立公益广告制作中心,建立公益广告作品库,以此鼓励更多制作人投入到正能量的传递中。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13,(12):64-64
10月25日,我国首个公益广告创作组织——公益广告艺术委员会在京成立。该委员会是由中国网络电视台发起的公益广告创作组织,旨在汇聚全国公益广告创作力量,创作和传播更多优秀的公益广告作品,并在其过程中提供理论支持和行业指导。今年4月,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6部委联合指导下,中国网络电视台成立了全国网络公益广告制作中心,牵头策划、制作网络公益广告。  相似文献   

13.
网络公共领域能够协调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为公众提供自由开放的公共空间,推动社会结构转型升级。当前网络公共领域存在着合理政治建言遭遇困境、网络暴力屡屡发生、理性讨论与现实批判缺席等问题,需采取培育理性的公民意识、推进网络立法工作、强化网络公共领域监管、加强网络传播的伦理管制等措施治理规范网络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公益广告的历程以及叙事学和广告的契合。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分别从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应用叙事学理论解读中国当代公益广告,并通过对比发现我国公益广告的不足之处,旨在为制作和传播中国当代公益广告提供新的角度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公益广告成为现代社会文化中最活跃、最有动力、最有号召性的一部分。文章大致介绍了公益广告的概念,详细阐述了我国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极其策划艺术。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城市的进程中,城市规划面临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公共利益、偏离社会公平目标等方面.强化城市规划的伦理价值导向作用可从四个方面寻求解决路径,即理念层面突出公平的伦理精神、主体层面加强职业伦理建设、机制层面促进公众参与的完善以及评估层面强调伦理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1月10日《光明日报》刊发吴来安的文章,文章提及公益广告是时代文化的窗口,在当今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亦不可低估。究竟要怎样创制才能满足公众的审美和兴趣?首先要讲“理”。一个画面,一个镜头,如果连道理都说不清楚,公众看过后不知道该广告要宣传什么,弘扬什么,又如何引导公众思维,实现公共利益?当然,“理”必须是公众都认可的“理”。公益广告的创制还需讲“情”。无情不动人,说清了理,没有打动人心的表现,依旧不能引起公众注意。  相似文献   

18.
徐婷 《创造》2016,(7):62-63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新闻传播伦理失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社会的传播领域,媒体总是浮在风口浪尖上,它是社会的窗口,每天都为人们提供鲜活的风景,因此总是备受社会关注.在这一过程中,新闻传播伦理问题被一次又一次的提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曾广受关注的“北京广渠门遗孀上《完美释放》”事件入手,分析由澄清不实新闻报道这一动机而引发的“消费苦难”的质疑事件,探讨我国新闻传播伦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理性回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在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引领文明风尚的新兴载体。如何推动这一深受欢迎的社会公益事业深入持久地发展下去,成为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关心的重要课题。中央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开展全国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征集比赛活动.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家,不应只关注自身和企业财富的积累,而应当以公众利益为先,勇于承担起践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伦理的重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