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学视野直接取决于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也是史学变迁的内在动力和依据。本文试图从“视野”的角度来把握史学史。 历史学的视野直接决定了历史思维,一定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变更直接取决于史学视野的拓宽程度,历史学每一次视野的扩大都导致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在史学发展史上,历史视野已经完成了两次转变,并已开始第三次转变,即面临着从现实史到一切可能史的转变。1 人类早期文明的兴起是星星点点的,并且各自独立。作为人类较早叙述自已历史的史学的兴起以中国和希腊影响最大,也最早。远古的历史意识和历史传说姑且不论,以文字形式流传的中  相似文献   

2.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黄河故事是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以文化记忆的视角来观照,讲好黄河故事的时代价值集中表现为时间、空间、情感三重维度。物质媒介、精神符号、场域空间等记忆路径的构建丰富了黄河故事的内涵,对有效构建黄河文化记忆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黄河故事的讲述将通过记忆提取、记忆传承、记忆再塑的路径更好地赓续历史文脉,彰显黄河文化精神,增强身份认同,融入文化强国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的文化阐释学促使人类学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新的转折。文化阐释学的核心是文化"深描"。所渭"深描"即:对特定的文化活动以及文化持有者的理解进行显微察访,并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语境进行阐释。人类学的"深描"是对活文化进行观察和理解,进而进行阐释。它突出的特点是显微研究。基于时间的隔离,文化"深描"基本不适用于历史学,但对历史学有借鉴作用。历史学研究者可以借助有精细内容的历史文献的发现、整理、重组,使历史达到显微的效果。事实精微、清晰,分析也就相应地细致入微,这就是我理解的历史学"细描"方法。历史"细描"  相似文献   

4.
严飞 《求索》2022,(6):31-37
历史因果具有复杂性,而历史社会学的宗旨又是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社会机理和发展规律。在以变量回归为主导的结构性分析中,历史分析简约为在历史的条件和结果之间勾连出一条线性因果链,而忽略了历史行动者的身份主体性和行动策略性。据此,基于历史具体情境的文化分析视角,不仅要关注历史的动力因,也要重视历史的构成因,研究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如何透过一系列文化图示去诠释历史的图层,继而推动历史演进出期然或非期然的结果。这一视角既能处理非稳定文化时期的历史关键事件,也能穿透日常生活中的微小实践,从而重现历史迭变的动态过程和情境现场。当以“情境—文化”作为历史社会学的分析工具时,要重视叙事观念、话语、策略的中国情境,构建出一套蕴含丰富本土性的学科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的产物 ,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对当代文化繁荣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出现的是一种文化进步现象。笔者反对简单移植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分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做法 ,也不赞同套用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尺度来分析和评判大众文化。我们的态度是正视并认真研究这一文化现象 ,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它 ,用先进文化来提升它 ,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这才是我们目前唯一理性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6.
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角,从"历史经验与人性经验、体育的权利与体育人的权利、体育的需求与体育人的需求"三个维度分别对少数民族体育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进行对应分析,既满足少数民族体育的功能观照,又对少数民族体育的主客体关系进行辩证地探索,可以提供少数民族体育价值的整体性、根本性看法,指出实现人与体育的沟通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探讨近20年来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创作风貌的基础上,发掘从台湾少数民族主体这一相对边缘视角言说历史的再现与批判潜能,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相关文学创作与诠释所折射出的台湾政治文化变迁。台湾少数民族与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在处理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时的切入视角与美学策略有显著差异:台湾少数民族作家致力于追溯被汉文化入侵、改造和收编的历史,反思部落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溃败命运,并通过召唤部落文化传统来重建族群认同;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侧重于以历史事件为扭结呈现创伤记忆,一方面流露出某种赎罪心理,另一方面也有淡化历史上台湾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冲突的倾向,以共构入史的策略将台湾少数民族的悲情转化为“台湾人”的悲情。本文认为,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分析应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论的兴起与本土化论述策略转型的社会背景的考察相结合,才能还原台湾少数民族议题在当代台湾的兴起与质变过程,进而把握近20年来文学领域对台湾少数民族题材的关注所呈现的历史眼光与意识形态心理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8.
<正> 面对着商品经济的大潮和消费文化的大潮滚滚而来,中国电影大胆而又果敢地进行了一次大转向——娱乐片热出现了。它伴随着流行歌曲和迪斯科,汇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娱乐文化时尚。虽然影圈内外对这种转向议论纷纭,沸沸扬扬,但不管怎样,中国电影长期被忽略了的大众化、娱乐性,今天被提到了极重要的高度,这应该说是社会文明发达的表现,这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泱泱大国十一亿人民文化娱乐的格局里,如果没有娱乐电影的兴起,就很难说是丰富活跃的现象。电影自打它呱呱坠地,娱乐的天性就与生俱来,只不过我们长期以来扭曲了它的性格,在“文以载道”的思想影响下,因过份强调政治教化作用,使其在提心吊胆中变得冷峻而矜持。当政治民主开放的气候来临,它压抑的个性一旦解放,就必然要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以来,文化界、学术界开始对前几年浪潮滚滚的“文化热”进行冷静的反思,对文化的讨论已由原来的从概念到定义、从范畴到术语的“大而空”、“空对空”的争鸣转向从具体的领域、专题入手,踏实地进行研究、挖掘。这是文化研究的升华和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1990年6月在贵州台江县施洞镇举行了全国“龙舟文化研讨会”。来自贵州、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云南等10省区的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民族干部,从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宗教学、文艺学、体育学、文化管理等不同的学科视角,对龙舟的起源、传承与演变、文化特征、社会功能、龙舟竞渡活动、龙舟文化的原始宗教一巫术心理等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细致、严谨的论析,取得了丰硕的收获。会后,主办者又从代表提交的论文中精选出30篇,编辑成论文集《中华龙舟文化研究》出版,本文拟就此书观点上几点新的突破作一简要的评介。  相似文献   

10.
<正> 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一方面猛烈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道德上的消极腐败现象。于是,有的人就认为道德退步了。那么如何评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成了伦理学、文学和哲学密切关注的问题。评价社会基本上依据历史和道德两把尺度,这个问题实际上又可转换为,是以历史尺度、还是以道德尺度,抑或以两把尺度评价改革?许多同志认为,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往往二律  相似文献   

11.
吴伯奎 《传承》2011,(26):60-61,67
以政党的两个属性(阶级性和社会性)为视角,观照我国党社关系构建从同构到分野的二元过程,提出了面向新阶段党社关系构建的若干断想,强调研究我国党社关系构建可以更多地以社会为本位来观照和考察。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6月2日上午,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了"性别与哲学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以色列、冰岛和中国的学者分别从伦理学、历史学和哲学等视角深入探讨了各种性别研究议题,其中包括现代西方性别观念的历史流变,如何在当代哲学视域中加强女性主义视角,以及如何结合中国传统哲学资源解决当代中国性别问题。一、性别观念的流变及启示美国常青州立学院教授斯蒂芬·库恩茨从历史学角度阐  相似文献   

13.
张娴 《求索》2012,(2):199-201
本文阐述了老舍平民化的启蒙思想,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讨论其理想人物形象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平民化的启蒙意识赋予人物形象二重性或多重性的价值观照,使其人物形象展示出丰富的人性内涵。但平民化的启蒙思想既给了老舍观照文化的独特视角,也造成了其文化思想与艺术成就上的某些偏颇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李中元 《前进》2010,(8):4-7
<正>中国正在经历空前绝后的城镇化进程。对于山西这样一个资源丰富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资源型欠发达省份来说,城镇化是又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赢得挑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型特色城镇化理念,走新型特色城镇化发展之路。一、树立新型特色城镇化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5.
王沛珊  余新忠 《探索与争鸣》2023,(5):132-140+180
明末清初在华传教士对中医的疗效一直颇为信任,但是他们对中医理论则经历了从积极引介到否认其价值的转变。这一转变背后,一方面是中西文化立场的不同,传教士一直以西方医学为衡量标准来评价中医知识,另一方面则是传统与现代的差异,也即“科学”话语在西方社会的日益彰显。中医的现代化应该避免单一地以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视角认识问题,而应当最终建立一套既符合现代科学、又不完全从属于西方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南方”的浮现,国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在蓬勃兴起,并且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全球南方”研究的兴起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多个领域,既专注于国家间关系的变化,又拓展了社会间关系研究的视角,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思维定式,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球南方”的浮现实际上正在改变大国兴衰的历史条件,对基于美西方历史经验的国际关系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直接触及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问题。对正在兴起中的“全球南方”研究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和评价,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甲:近几年的文化讨论对中外文化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认真的多方面的反思,曾几度形成所谓“文化热”。现在这文化热似乎已经不太“热”了,该冷静地进行一番总结,来一次关于文化反思的反思了。  相似文献   

18.
1 继炒股票之后,又兴起了炒房地产。于是继股票热之后,就又来了房地产热。虽然从沿海到内地,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不同,这种热的温度也高低有别,但总归是全体趋热且热势甚猛。房地产价格向上猛窜;房地产开发单位和开发规模猛增。对此,中央有的领  相似文献   

19.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其根本特征是群体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下位性、通俗性等.历来,前贤时彦们有关王维诗的评价,都是从精英文化的角度,迄今为止,还没有人从民俗的、大众文化的视角来对之进行观照.事实上,王维既是精英的,又是民俗的.而对王维诗歌观照的视角转换,应从民俗的角度审视王维诗.本文从民间诗艺学的角度对王维诗歌进行了民俗观照.文章认为,王维诗作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在社会情感类别的下位性、庶民性;艺术表现手法的通俗化、大众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吴伯奎 《传承》2011,(10):60-61,67
以政党的两个属性(阶级性和社会性)为视角,观照我国党社关系构建从同构到分野的二元过程,提出了面向新阶段党社关系构建的若干断想,强调研究我国党社关系构建可以更多地以社会为本位来观照和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