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毛泽东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毛泽东外交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辟分析国际形势与时代特征,深入揭示和总结新旧中国的国家性质与外交实践而形成的外交理论体系。在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外交战线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韦世强  韦国友 《前沿》2010,(16):129-13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动"外交革命"以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特权、势力和影响;与"外交革命"一脉相承,毛泽东开展一系列"革命外交"行动,以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然而,"革命外交"所带来的结果是非常复杂的,对它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牛军 《协商论坛》2007,(2):51-53
非常感谢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纪念毛主席诞辰的时刻,谈谈自己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认识。在这方面,我的主要体会是——一、毛泽东给新中国外交注入了自尊与自信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4.
何征宇 《传承》2007,(6):37-38
邓小平和谐外交思想的基本思想,是对毛泽东外交思想以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和谐外交思想在非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堪称和谐外交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又是一位既豪放、庄重,又浪漫、温和的诗人,一个感情深厚的理想主义者。毛泽东特殊的出身、经历,以及特殊的性格,无疑影响了他的外交思维,影响了他对外交战略和政策的思考与决策,而这也无疑对当时中国的外交战略和政策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锦文 《新东方》2007,(5):54-57
毛泽东外交思想与实践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从总体上说,毛泽东外交思想与实践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独立自主;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高度统一;反对  相似文献   

7.
牛军 《人大建设》2007,(2):16-18
当初,面对举步维艰的新中国外交,毛泽东是如何打开外交格局,重新树立起大国风范的?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3周年之际,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邀请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牛军教授就此问题做了精彩讲演。牛教授研究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成果令人钦佩,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牛教授的讲演洞察深邃,对于今天的人们很有普遍的启发意义。原稿很长,我们特地加以缩编,以便共享。  相似文献   

8.
综观中国外交的伟大变革,不难看出外交态势由总体的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参与,由感性外交向理性外交提升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中国外交经历了具有深刻意义的伟大变革,开创了生机勃勃、波澜壮阔的新局面。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与实践的光辉指南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制定的。这包括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战争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新中国进行的遏制、封锁使得毛泽东时期外交中一直存在着革命主义因素。虽然,毛泽东外交中的革命主义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在当时情况下,其维护了国家安全,发扬了国际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下了基础,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淑民 《人民论坛》2014,(3):182-184
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思想主要包括毛泽东与周恩来的人民外交和“以民促官”思想、邓小平的“民间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新时期的“人文外交”与“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等.新中国民间外交的思想主要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斗争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苏淑民 《人民论坛》2014,(8):182-184
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思想主要包括毛泽东与周恩来的人民外交和"以民促官"思想、邓小平的"民间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新时期的"人文外交"与"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等。新中国民间外交的思想主要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斗争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和策略思想的形成与新中国外交实践紧密相连。面对西方重围与大国围困的外交困难局面,毛泽东指出退让没有出路,必须以斗争求和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他强调“不两面作战”,在美苏矛盾中捕捉到改善中美关系的契机,同时回到阶级分析方法,将“美国”与“美帝国”区分开来。毛泽东使用“三个世界”取代“冷战”的概念,以在美苏夹击中打开胜利的局面。他认为全球治理有“两套逻辑”,应该探索出一条“愿自己好,也愿别人好”的援外模式。毛泽东的战略和策略思想对于观察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矛盾、外交实践和“一带一路”建设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对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一个总的出发点是搞和平外交,多交朋友,不树敌,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推进世界和平事业。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和平本质所决定的,适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与发展时代和多极化趋势需要的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它为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冷战后新形势下中国和平外交工作的指南,对中国审慎地处理好未来国际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在新的国际政局下,邓小平外交思想为中国和平外交的原则和策…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关于和平外交战略的理论王朝文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不仅设计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而且还制定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周恩来的外交战略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中心任务的转移,以敢于创...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后,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战略",这一新的外交战略决策,既体现了对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外交战略思想的理论继承,也是"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和当今中国国际外交战略新特点的综合体现。因为,它不仅延续了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自我身份的明确定位,同时也拓展了新的外交战略的博弈范式。  相似文献   

16.
略论毛泽东的国际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娜芹 《前沿》2002,(4):20-23
毛泽东的国际政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本质的把握是毛泽东国际政治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也是毛泽东国际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毛泽东的国际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形成 ,对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 ,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毛泽东为新中国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 ,为恢复中华民族的国际威望和维护人类的和平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谈起外交,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战略谋划和风格特征。国与国之间、既有联系和相近的方面,也存在着差别。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外交,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创立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前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思想,揭开了中国外交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在毛泽东同志110周年诞辰即将来临之际,一部全面反映毛泽东伟大光辉一生的丛书《伟人毛泽东》正式出版。这套1200万字的大型丛书,是从我国目前已出版的两千多部研究反映毛泽东同志生平事迹的著作中精选编撰而成,整个编纂过程历时4年。这部丛书体例比较完整,包括毛泽东生平、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外交、文化、人际关系、逸事、家系及中外名人评说毛泽东等11部分,共24册。可以说,这是一部真正的毛泽东全书。中央文献研究室一位研究员说:《伟人毛泽东》丛书,可以说是我接触到和看到的,国内甚至国外,研究毛泽东的学术性丛书当中最大的一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最全的一部。  相似文献   

19.
王传利 《北京观察》2023,(12):52-53
<正>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吸纳和激活古代哲学上的重要范畴,对古代哲学上的重要范畴“好好地解释一番”。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他老人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吸纳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不仅设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而且还创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理论.邓小平在继承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外交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中心任务的转移,以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勇气,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对外方针和政策,为现代化建设开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