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宪法有哪些重要修改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我国1982年的宪法作了些重要修改。第一,在宪法的序言中写进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3月9日至1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各代表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审议。 代表们普遍认为,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对宪法部分内容作适当修改,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在宪法中肯定下来,这是完全必要和适时的。宪法  相似文献   

3.
3月9日至1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各代表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审议。 代表们普遍认为,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对宪法部分内容作适当修改,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在宪法中肯定下来,这是完全必要和适时的。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宪法序言中确定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4.
正3月9日至1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各代表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审议。代表们普遍认为,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对宪法部分内容作适当修改,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在宪法中肯定下来,这是完全必要和适时的。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宪法序言中确定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把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5.
各位代表:我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一、这次修改宪法总的原则和宪法修正案(草案)的形成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经验,经过全民讨论,于1982年12月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先后三次对宪法部分内容作了修改。二十多年来,这部宪法既保持了稳定,又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为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五大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从本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6.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于同日公布实施,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时代法制建设的大幕,为中国和平、发展与稳定奠定了法理基础和制度边界。弹指一挥间,现行宪法走过了不同寻常的30年。30年来,宪法一直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相伴而行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这30年中,我国又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先后四次对宪法的部分内容作了修改和补充,使得这部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宪法更加完  相似文献   

7.
各位代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我国国家生活中,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我国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我国的宪法。现在提交大会的宪法草案,是经过了郑重的起草工作而完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三日成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在一九五四年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公布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三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支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中,规定成立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进行宪法起草工作。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经过宪法起草委员会周密的研究和讨论,并组织各方面人士八千多人参加讨论,至六月十一日顺利地完成了宪法起草的工作。一九五四年六月十四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把这个宪法草案公布并在全民中讨论,以便收集更广泛的意见,再作修改,准备提交第一届全国人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宪法草案反映了我们人民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出现的伟大社会变革的实际情况,用立法的形式总结了我国人民的主要的斗争经验和组织经验,把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人民已经得到的利益肯定下来,并且把我国人民要在我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这一个共同的愿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宪法颁行的十年,是它的总的指导思想——四项基本原则取得伟大胜利的十年。彭真同志在1982年11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宪法“总的指导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  相似文献   

10.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于1982年11月26日至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六个五年计划。这两件大事对于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为实现这个伟大任务而奋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会开幕当天,宪法修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真作了关于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这个宪法草案是以全国人民共同的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总的指导思想进行修改的。它经过了两年之久的讨论,集中了全  相似文献   

11.
《协商论坛》2014,(10):57-59
1954年6月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最后,毛泽东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他开头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宪法草案,看样子是得人心的.”紧接着又说:“经过讨论,证实了宪法草案初稿的基本条文、基本原则,是大家赞成的.草案初稿一切正确的东西,都保留下来了.  相似文献   

12.
各位代表: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我向大会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好宪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听取了山西省人民政府邓初民副主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并认真学习和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之后,一致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公布,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一项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事件。宪法草案,总结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和建国以来的丰富经验,记载了我国人民已经获得的各种权利及其保证;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表达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规划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道路。因此,一致表示衷心的拥护!  相似文献   

14.
各位代表: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我向大会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好宪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事业的不断发展,1988  相似文献   

15.
各位代表: 我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 一、这次修改宪法总的原则和宪法修正案(草案)的形成 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经验,经过全民讨论,于1982年12月由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黄金时期。此间,国家大法不断修正,各种关系国计民生的法律法规应运而生,由此推动国家建设一步一步走向辉煌。197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尽管经过了1979年和1980年两次修正,但因"文革"的影响和时  相似文献   

17.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一致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称“五四宪法”。新中国建立后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宪法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率领工作班子在杭州起草的,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留下了一段意义隽永的佳话。 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指出:“国民党的全部法律是保护地主与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反动统治  相似文献   

18.
3月 1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对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研究部署。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以这次宪法修改为契机 ,在全党全国集中开展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的活动 ,进一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会议指出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十年多的实践充分证明,这是一部好宪法。它在维护我国的经济基础、巩固国  相似文献   

20.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