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海南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路先锋”,打造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  相似文献   

2.
王萍  施林  江珊 《中国人大》2023,(3):12-14
<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群众》202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更高起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张小辉 《群众》2023,(1):18-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了重大部署,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宝应地处里下河腹地,是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辐射重叠区域,作为江淮生态经济区重要板块,我们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新时代里下河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机关后勤》2023,(10):52-5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了专章论述,并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作为其中之一,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关于绿色发展的要义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科学论断,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绿色发展""什么是绿色发展"以及"如何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大时代问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科学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新时代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为以绿色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强调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概括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省委八届二次全会提出,要万众一心,团结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南篇章。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必将引领中国改革发展的新征程。建设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赋能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激发金融创新发展动能,增强价值创造驱动力。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本质要求,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了目标导向,确立了文明坐标。一是“高质量发展”从“人与物”的关系维度定位物质文明建设发展坐标。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现代文明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进一步明确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张云飞 《人民论坛》2022,(22):44-47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些重要论述科学擘画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蓝图,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7,(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  相似文献   

14.
郝玉宾 《前进》2023,(1):54-5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明特征,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明特征推进现代化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以来梦寐以求、长期追寻的梦想。在100多年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15.
杨云峰 《群众》2023,(7):63-6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泗洪县作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之一,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将最有底色的“绿水青山”转化为最具成色的“金山银山”。汴河古称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始建于公元605年,总长约650公里,自隋到宋末,  相似文献   

16.
沈伯宏 《群众》2023,(1):61-6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生态作为最具辨识度的靓丽标识和最具竞争力的宝贵财富,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级景区”目标,坚定不移推动“绿色经济、优良环境、美好生活”协同共进,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景区篇章”。  相似文献   

17.
王学锋 《群众》2023,(18):37-3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既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也符合城市高质量发展利民惠民的内在逻辑。江苏积极探索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结合国家和省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复查“、乐享园林”省政府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一体部署、统筹推进,不断拓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新空间,提升多元功能和服务水平,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对此,重庆市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更扎实的举措、更有效的方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中国式现代化和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0.
费少云 《群众》2023,(6):26-2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打造让生活更美好的美丽宜居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中可观可感可进入的绿色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本底和“碳汇空间”,也是人民群众舒缓身心、疗愈解压的绿色港湾,对于全民健康、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着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回应“双碳”目标,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围绕园林绿化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群众高品质生活,创新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