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达 《行政与法》2022,(8):66-77
目前,我国学界对于粮食储备的研究更多偏向于经济学方面,法学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化,粮食储备终将纳入法治框架。我国粮食储备法定化既是各个相关领域行政政策自我设计与完善的过程,也是代表公共意志对相关政策进行立法确认和规范的过程,更是在法治化理念下对权力与权利维度进行检视与重塑的过程。基于我国现实因素的考量,通过对国外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制度模式的比较,本文认为,应明确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政府主导模式,以强化粮食储备制度中公权静态配置和动态干预的规范、私权主体地位和具体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是世界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益增长,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立足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粮食安全显  相似文献   

3.
袁文荣 《江淮法治》2008,(17):61-61
粮食是保障人类生仔和健康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粮食问题不仪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学如何进步,吃饭问题永远是人类最基本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尤其重要,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把粮食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4.
粮食金融化促使粮食由生活基本必需品走向投机商品,从满足生活需求转向满足投机需求.粮食金融化之法律应对应当彰显安全价值,对金融化行为进行类型化,旨在保障粮食权.其中,设立"粮食银行"是粮食金融化的前沿,必须加强政府监管、规范市场主体运行、促进行业自律;发展粮食期货是粮食金融化的核心,必须从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市场退出进行全过程规制;健全粮食基金是粮食金融化的动力,必须合理使用粮食风险基金、促进商业性基金规模化、建立转基因粮食基金;创新粮食保险是粮食金融化的保障,必须拓展巨灾保险、健全粮食流通阶段的险种、推进粮食目标价格保险、建立转基因粮食保险.粮食金融化的法律研究有助于推进《粮食法》、《期货法》的制定,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与金融安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粮价全面上涨,特别是国际大米价格创出20年以来的高点,粮食问题再次成为我国一个时期内最热切的话题。我国粮食是否已经过关?随着中国逐步向世界敞开大门,作为关乎中国国计民生的粮食是否安全?这是一个值得全中国人思考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次一、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二、我国农业国内资金支持措施现状及其对粮食安全维护的不足三、我国农业国内资金支持措施的完善世界贸易组织对农业的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AgricultureAgreements,以下简称《协议》)之中。《协议》将粮食安全目的等公共原因引起的公共储备补贴、国内粮食援助补贴等11类农业国内支持措施作为绿箱政策措施而免除消减。因此,在面临全球粮食危机的状况下,各国纷纷采取相应的国内支持措施来缓解国内的粮食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面临着用占世界10%的耕地供养占世界22%人口的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2004  相似文献   

7.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是在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主持下为解决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利用、获取和惠益分享等问题而缔结的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律文件。该条约的目标在于保护、可持续利用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以及公平合理地分享因利用这些资源而产生的惠益,最终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一最终目标,该条约确立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农民权及其实现、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多边体制三项具有创新意义的法律制度。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入这一条约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粮食在全人类的心目中始终占据着无与伦比的特殊地位。中国有句俗话称“民以食为天”。可见,粮食对于人类是何等的重要。 近年来.我国政府由于重视农村、农民和农业工作,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中国的粮食基本实现“紧张的平衡”,中国用世界上十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  相似文献   

9.
《法学》1989,(2)
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农村或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1984年我国粮食生产登上新台阶后出现的严重波动与新的徘徊,如不改变,势必对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本文试就怎样打破徘徊、2000年登上新台阶进行经济法律探讨,供专家、学者和决策者参考。一、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制,实行合同定购制,这是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商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我国的粮食仓储存在安全且保质保量储藏难度大等弊端。为保证粮食仓库具有一个正常的温湿环境,有必要对仓内温度,包括粮食里面的温湿度进行监测。系统概述粮食的安全存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大事,科学保粮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经济价值。粮食在存储期间,由于环境、气候和通风条件等因素的变化,粮仓内的温度或湿度会发生异常,  相似文献   

11.
2012年2月21日,我国首部《粮食法(征求意见稿)》面世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该意见稿涉及粮食生产、流通、质量安全和储备等各种制度,目的在于使得国家对粮食的生产经营实行规范化管理。未来《粮食法》的出台,有望堵上现今政策的诸多漏洞。  相似文献   

12.
粮食问题是世界上最为敏感的话题,尤其在有着十几亿人口的中国。肥东县位居皖中腹地,全县总面积2211平方公里,人口106.7万,辖18个乡镇,3个开发区,境内拥有广阔林场水面,盛产稻、麦、棉、油菜、水产品、畜禽等,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如今更是国家确定的产粮大县,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油菜籽生产百强县之一,粮食产业在这里得到了长足发展,多次受到省、市上级有关部门的褒奖。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法学体系包括基本原理、核心范畴、学科建设三个层面的协同创新,体现了前瞻性、包容性、开放性。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工程。"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制定《粮食法》,促进全面依法治粮。中国粮食法研究正在逐步推进创新型法学体系建设,彰显中国特色:创新发展粮食法学的基本原理,凸显学科独立地位,体现前瞻性;创新发展粮食法学的核心范畴,拓展学科话语权,体现包容性;创新发展粮食法学的学科建设,培养提升研究队伍,体现开放性。中国粮食法学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体系,真正构建创新型法学体系,自信地走向世界法学舞台。  相似文献   

14.
对江苏省118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显示,粮食补贴改革达到了增加粮食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2004年水稻生产的恢复性增长是粮价上涨、农业税费减免和直接补贴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按照农田计税面积补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很可能会减少粮食生产.如果按照粮食交售量补贴,可以起到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和稳定粮食生产的作用,但不利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和多元化粮食流通渠道的形成.因此,粮食主产区应该按照粮食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合理确定补贴标准.粮食直接补贴要和新型保护价配合使用,建立起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颗粒归仓     
"仓廪实,天下安",和县善厚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调研粮食安全工作,力促解决群众反映的"卖粮难"问题,切实保护了售粮农民的利益。2019年10月17日至18日,和县善厚镇人大组织在该镇的县、镇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粮食收购工作情况。"这次调研起因于群众反映的‘卖粮难’问题。"镇人大主席王辉说。调研组一行来到和县金穗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察看了该公司整洁敞亮的库区、仓储充盈的粮库、机械化作业的场景,听取了关于高科技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介绍。调研组了解到,金穗公司积极参与本地粮食收购,并免费为农民提供烘干、质检和化验服务,仅此一项为售粮农户每50公斤减少2.5元左右的费用,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6.
邱霞 《政府法制》2012,(26):24-24
以“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出发点解决民生问题,是陈云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大经验。在解决老百姓基本生活问题方面,陈云认为,“吃穿用,柴米油盐这是人民的大事。共产党必须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谈为人民服务,则是空话一句。”他首先强调“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特别重视粮食问题,他说“粮食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粮食问题没办法解决就“只好‘回延安'”。  相似文献   

17.
夏志红 《法学杂志》2018,(12):87-96
"适度进口"是在公平国际贸易体制下,基于国内粮食供需平衡合理进口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受"新自由主义"、有限农业资源与GDP主义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基因革命","过度"的粮食进口将进一步加剧粮食市场结构性矛盾、农业环境与生命健康的潜在风险以及粮食主权的安全。为此,应以独立平等的立法权、"双反"的司法救济权与农业"特殊保障机制"的自卫权维护粮食主权;以完善农业政策立法调整粮食产业结构,使粮食供需与生态平衡,限制和禁止转基因粮食进口,构建"适度进口"策略的法律框架,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李兵 《法人》2004,(4):40-41
中国粮食安全的隐患在哪里,对于隐患又如何消解? 在今年“两会”期间,粮食安全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在此前的2003年第四季度,我国粮食及大宗农产品价格出现了6年来首次全面上涨,而且粮食产量可能会跌破9000亿斤,比最高产量的1998年减产1500多亿斤,此情况引  相似文献   

19.
在今后十多年内,争取粮食产量有较大增长,是我国实现本世纪末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条件。一定要破除粮食“供过于求”的神话,要制止盲目缩减粮田的现象,要抑制粮食的超常规消费,正确处理提高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压力、耕地面积下降的矛盾,以利达到粮食供应的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人口增长与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灾害频发与投机资本炒作,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关注问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快速发展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受到世界关注,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国家发展战略。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不只是吃饭问题,而是国家生存问题,粮食已经成为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