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省近代著名花鸟画家宋省予先生,出生在清末福建上杭的书香门第,幼年受儒、道传统思想和家学影响,研习经、传,后游学粤北潮汕一带,接受西方“新学”教育,诗学与画学相形见长,成为我省近现代为数不多,且艺术造诣颇深的文人画家。1950年应广东潮州“韩江中原文献研究会秋咏征诗”之邀,宋省予先生作七律《九秋咏》9首,  相似文献   

2.
秋天的生命     
曾小榕 《人民政坛》2012,(11):26-26
秋天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季节。在秋天,草木从春的鲜嫩,历夏的蓬勃,到秋的醇厚鲜艳。这时候,草木以最美的状态呈现在天地间,但转眼在将要跌入寒冬的时候,草木又纷纷枯萎凋零。在秋天,谷物经过春播夏耕,迎来秋的收获。这时候,秋的田野里,五谷飘香,瓜果累累。这带给一年辛苦劳作的农人们最美的欢欣,却也是瓜果五谷一次彻底的陨落。在秋天,天空把一切最纯净的色彩都调合在一起,一片澄澈;大地则流淌金光,酣畅淋漓着绚丽斑斓和鲜活生动。然而秋末的几场清风冷雨,让天空大地的容颜旋即枯槁灰暗。就是这样,秋天广收博纳,不扬弃一切,坦荡地展示自己生命的全部,或喜乐或悲伤,或收获或凋零,一  相似文献   

3.
黑德昆 《北京观察》2017,(12):70-71
<正>那年秋天一段欢乐时光周围农村收成好烟草价格市场上坚挺不坠炎炎长夏过后最初的凉爽使人松快得直想去做件大事路面尘土飞扬路边菊花金黄甘蔗熟了透出尊严紫红每天清早客车来带小孩去学校假日在松林里他们合伙猎狐狸家院的绳索上晾满被褥冬衣白薯摊了一地干草堆得高又高暮色苍茫屋舍间炊烟袅袅橘色的月亮扁而大头几个寒意夜静得不能更静以前的秋天好像没有这样静的——木心《佐治亚州小镇之秋》木心这首诗的每一个字,我都喜欢。佐治亚州小镇的秋天是刚中有柔,而江南的秋天是柔中带  相似文献   

4.
秋韵     
秋天,樹冠雖然由綠轉黃,但天空却湛藍而高遠,一陣陣清爽之秋風吹走悶熱,使人神清氣爽;又吹來果香、稻香,傳報着豐收的信息。古代文人多悲秋,留下許多吟哦秋之蕭瑟悲凉的詩文。而今,依然有落葉紛紛,依然有大雁南去,人們却樂觀充實地生活着。觀賞紅葉是秋季的一件大事,這習慣起於何時無從考證,但“霜葉(紅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却出自唐朝(距今一千年)而傳頌至今。北京西郊的香山公園是觀賞紅葉的最佳處,這裏漫山黃櫨林偾?十月)時節,香山以及整個京西山脈便層林盡染。屆時,有年輕人成羣結伙秋遊的,有擕一家老少度週末的,有戀人寄情紅葉深處的……年年紅葉年年看,北京人對這心中的寵物眞是欲罷而不能!近幾年香山上架起了纜車,人們可以逍遙於山峯之間,覽盡一山秋色,觀賞黃櫨林中千變萬化的紅。欣喜之餘,更愛這山、這景、這秋天了。  相似文献   

5.
感受秋天     
感受秋天立秋很长时问了吧!忽有一日,觉得身上颇多凉意,才注意到地上已有了一动法国梧桐树的叶子。尽管街上仍然林立着健美的或糟糕的腿,不免有些失色;尽管太阳很灿烂,却没有了行日的狠毒。秋天到了,我敢说这飘然的叮子确实是秋风煞掉的。“见一落叶而知秋”,是古...  相似文献   

6.
闯王安否     
21世纪首个甲申之秋,我有过一次去湖南夹山“闯王陵”的考察活动,想起闯王归宿问题的遭际,不免心生感慨。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6,(29)
正曾经,瑞安的老街催生了一批温州本土巨富,而今,老街上的店铺似乎已懒得去更新升级,财富的声音不再喧嚣,但你仍能看到以往财富的影子,不过面上却是慵懒而寂寥的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神的故乡鹰在言语/秋天深了王在写诗/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失去的早已丧失。这首小诗的名字叫做《秋》。我第一次读到,是在一个小城,瑞安,一处咖啡小馆门前立在地上的小黑板上。当然,不是你  相似文献   

8.
蝴蝶效应     
西方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9.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是政治经济学领域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可见“绝对权力”非常可怕,可怕的根源在于“绝对权力”总是游离于监督机制之外。“全国首起规划腐败案”就反映出这样一个实质问题。近年来,形形色色的腐败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级别不等的贪官污吏纷纷落马,而追根溯源,都逃不出“权钱交易”的樊篱。腐败可恨,亦复可怕。可怕之处在于,轻则坑害了社会、集体利益,肥了贪官的腰包;重则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伤了民众的信任和感情。同时,一个问题总在困扰我们:为什么重拳狠打之下,腐败问题仍然难于根绝?在这个“首起规划腐败案”之…  相似文献   

10.
方娟 《公民导刊》2006,(11):45-46
蒙蒙细雨中,在长江之滨的文化长廊上,一位风度儒雅的中年男子正望着滔滔江水凝神冥思——初识重庆市人大代表、巴县中学校长邹勤,很容易把他和文人骚客联系在一起。对于我的猜测,邹校长打趣地说,“我是教理科出生的,算不上一个完全的文人。”然而,正是这半个文人却打造出了一所全国闻名的文化学校。  相似文献   

11.
1895至1937年间,一些传统文人或为亡命,或为应聘教学,或为视察,或为旅行,穿梭于两岸之间,留下了不少以"之台湾"和"之大陆"命名的诗歌作品。此类诗歌大体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大陆旅台文人在台期间的诗作,也包括一些内渡文人以"之台湾"为题首写的诗作。另一类是台湾传统文人创作的以"之大陆"为题首的诗作。这两类诗歌记载了日据下台湾人民殖民地生活的苦难,呈现了两岸历史文化交流的面貌,承载了知识分子深厚的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12.
岂止一首     
作家带着他盛装的妻子去参加一个宴会。女主人夸赞她的服饰之美:“美极了,真像一首诗!”“岂止一首!”作家连忙声明,“总共是16首诗,5篇散文,3个短篇小说,外加1个长篇连载。”岂止一首  相似文献   

13.
隆昌石牌坊     
隆昌,四川盆地中南部的一座小城,古代曾是巴蜀交通要道。据隆昌县志记载,南北朝至隋唐以来,隆昌县一直是商贾云集、文人辈出的地方。一些官吏或当地颇有建树的社会名流,为了给后人留下“万古美名”或“扬善除恶”的思想理念,相继竖牌立坊。一些商人或名儒也极力效仿,拿出金银立下了一座座“孝道”、“善美” 以及“清廉”之牌坊……到明清年间,隆昌的孝子牌坊、功德牌坊、德政牌坊、百寿牌坊等各式各类牌坊已近70座,其数量、规模、工艺、种类堪称中国之冠。  相似文献   

14.
黄格 《当代广西》2008,(20):54-55
1988年秋,在草木葳蕤、峻岭荒壑的“襁褓”里,共和国又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诞生了。与广西其他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所不同的是,大化在成立自治县之前不是一个县而只是一个乡,这个在乡镇基础上建设的自治县,由南宁、百色、河池三市的边缘接合部组成,幅员面积2716平方公里。那一年的秋天,沉睡的大山,贫瘠的土地,坚定地迈开了从“零”起步的步伐。如今,二十年沧桑砥砺,二十载春华秋实。  相似文献   

15.
对手抄袭他人之作而又欲登大雅之堂的不劳而获者,新闻界、文学界、出版界乃至整个文坛历来冠以一个不雅的称号:文贼!贼,从字面上分析,一个“贝”字,一个“戎”字,今世人醒目。贼乃盗也,俗称“小偷”或“三只手”,尽干些扒钱包、窃财物的卑鄙勾当,尤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偷文者与偷钱者本质上并无区别,窃他人之劳动成果,成自己之名,获不义之财(稿酬),同样是一只见不得人的过街老鼠,在浩浩文坛没有立足之地,为所有文人墨土唾弃。偷文者与偷钱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多一张厚脸皮,普通窃贼尚知自己干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相似文献   

16.
张振龙 《求索》2011,(11):179-181
“丽”是建安时期文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此目前学界都把“丽”理解为外在形式之美。在我们看来,建安时期文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所用的“丽”的内涵有待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与诠释。结合“丽”的语义演变与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进行考察,我们发现建安时期文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所用的“丽”字不仅仅包含着所指对象的外在形式关,也蕴含着所指对象的内在精神美,是所指对象形神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2021年修订出台的《行政处罚法》第33条新增“首违不罚”条款,其内在的概念模糊和不确定性为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适用留下了较大的裁量余地,故应通过制定裁量基准对行政裁量行为予以合理的规制和规范,以避免这一新生法律制度陷入“休眠”或“滥用”的两难境地。然而,目前各地多以“免罚清单”形式出台的裁量基准文本,普遍存在三方面的难题:一是对“首违”的适用情节规范不清,二是人为限缩了“可以不罚”的裁量空间,三是“首违不罚”的程序性裁量基准付之阙如。相应的化解之道,一是从不同维度对“首违”情节要件进一步予以细化;二是用足“可以不罚”的裁量空间,对相关处罚的幅度施以格次化安排;三是多角度入手探索建立“首违不罚”条款的程序性裁量基准。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保障》2013,(10):54-55
“秋冻”是古往今来都十分强调的一种养生方法。“秋冻”的意思是说,虽然到了秋凉时节,但也不必忙于添加衣服。即使是晚秋,穿衣也要有所控制,做到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秋冻”养生。  相似文献   

19.
一、秋凉防感冒秋天气温降低,又常突然变冷,是感冒最容易流行的季节。因此,当天气较冷时要注意保温,及时添衣,若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预防感冒。二、秋冻防过头常言道,春捂秋冻。秋天适当地让身体经受寒冷的考验,对机体是一种锻炼,能加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但一旦冻过了  相似文献   

20.
一、寻竹觅幽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久居都市水泥城,王维的这首《山居秋暝》一直是心中憧憬的休闲胜境,总寻思有朝一日要找个如此这般的去处好好享受享受。今年五一长假,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