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问题与出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欣 《理论学刊》2004,4(8):22-26
当代中国的人学研究成果丰硕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是 :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研究视角与个体历史的微观研究视角彼此分离 ;吸收借鉴中、西思想文化资源明显失衡 ;贯穿多层面、多维度人学研究的核心理念缺失。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学理论研究的深化 ,必须对此及其出路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孙玉杰 《学习论坛》2004,20(8):52-57
文化理念是一种文化价值观 ,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抽象。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性价值导向 ,它既包含自身文化的特质 ,又应具有超越自身的人类文明共有的内涵 ,代表一种文化类型的历史与时代价值。世界上成熟的文化类型都有其核心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 ,它应该打造出自己特有的核心理念。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理念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需要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科学民主、仁爱和谐、求实创新是贯穿中国古今的文化理念 ,这 1 2个字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 ,但都包含了人类文明永恒追求的理念 ,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化融古今中外文化于一体 ,创新发展的成果 ,应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国内出现了人学研究的热流,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也投入其中,并试图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但他们中也还存在几种不同见解。第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与此相比的其他形态,例如本体论的形态,认识论的形态,实践论的形态,都是曾有的、过去的形态。第二种认为:马  相似文献   

4.
人学研究正在成为我国哲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人的个体问题--人格自我论的研究是人学的微观基础.我们要把这项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使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现实性原则基础之上.辩证法要求我们把革命性和批判性作为人格自我论研究的内在本质,要求我们把与各种理论资源进行驳辩对话作为研究的外在形式.人学现实性原则要求我们把传统哲学的本质论研究、价值和意义的研究,与现实问题、实践活动的研究结合起来,要求人格自我论研究要积极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人格自我文明的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5.
余金成 《理论学刊》2012,(6):10-19,127
中国改革荟萃了中西马三种文化资源,需建构新的逻辑框架予以统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其历史规律理论在现代条件下的不断深化,对这一过程可从宏观文化视角予以认识,后者在内容上可分为应然与实然,在形式上可分为动态与静态.人类发展中形成以人口生产力为主和人口生产关系为主两种文化形态,包括俄罗新在内的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分属双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自我扬弃,其价值原则与中华文化互通.苏联改革缺乏坚守社会主义价值的政治谋略和文化定力,导致方向失误而解体.中国改革将通过实现社会主义和复兴中华民族的统一,为人类展示新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6.
王杰先生的著作《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一书探讨从殷周至战国末期的人文思潮以及早期儒家的人学思想所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理路和基本内容 ,既是从一个独特视角研究儒家文化的新途径 ,也是当代人学研究的一项奠基性工程 ,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一书指出 ,与上世纪 80年代以来人学研究兴盛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是 ,殷周至战国末期的人文思潮的生成与发展是与人的主体能力的增强和相对于神而言的主体地位的上升 ,与民众在社会变革进程中所彰显的巨大力量 ,与社会大变革时期多面人性淋漓尽致的表演与显露 ,以及对于人与社会…  相似文献   

7.
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流行语言”和核心理念,近期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概念、存在问题及构建公共丈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构建途径等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并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宏观或微观的构建路径,如要精心选行制度设计,打造全链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经营、项目化管理的新方式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演化实现了一种自觉的"文化转向",从社会历史观向文化历史观的转变。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哲学理论范式的转向"从三个维度展开:其一,依恋于阶级意识意境中的文化阐释与范畴;其二,从阶级意识的文化憧憬到宏观文化批判;其三,从宏观文化批判到微观政治学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观的历史逻辑演进对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9.
社会融入是衡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宏观、中观、微观是社会融入研究的维度,浅层融入、深度区隔、区隔中融入是社会融入的三个特点,主客观条件是制约社会融入的因素。目前,来华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来华韩国人、来华日本人两大群体。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比较研究、文化随迁视角的研究有待成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0.
陈东英  刘忠权 《探索》2007,1(4):121-124
马克思的国家消亡理论是以强调国家建设为前提的,它展示了人-社会-国家-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四个因素的内在统一,是其国家批判理论与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国家批判理论既有德国渊源、英法渊源,也有犹太渊源,国家消亡理论作为其中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内含四种视角人学视角(应然维度)、技术视角(实然维度)、犹太视角(文化渊源)、辩证法视角(方法论).这四种视角在马克思文本中往往交错出现,但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它们共同论证国家的起源、消亡及其最终向"自由人的联合体"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的人学视野中,人的存在包括个体、群体和类三种形态。从这一视角出发来理解和把握认同问题,我们不难看出,由于作为认同主体的人具有多样性的存在形态,因此,其认同也就必然表现出多重形态的存在。多重认同之间虽然具有各自不同的意蕴,但是,它们之间却是一个多重认同存在相互关联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传统文化资源里富蕴中国特色的诗性.令人应当用创新的视角审读、发掘和谐文化的诗性.举凡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我等诸方面,和谐文化都有许多应该加以传承和光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确立实现了人学理论的一次革命。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区别于其他学科视角的解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和精神生活;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是人之生成和人之解放的重要过程和环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人学解读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哲学层面的深入思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学理论的一次革命.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不同视角的审视和解读,梳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人之现实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点;人之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方法和途径;人之全面自由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区域协调发展观,深刻揭示了一国之内区域分工与区域协作的原理,为人类社会均衡配置各种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地域融合,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方法。归根到底,公平的观点和效率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区域协调思想的理论根基。在当代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呈现出三种实践模式:宏观模式、中观模式和微观模式,这三种模式都是马克思主义区域协调思想的运用和深化。  相似文献   

16.
真正的文化自信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只有挖掘出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容,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由此真正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宏观、系统、辩证的思维方式,即"天人合一"的宇宙系统观。从这个角度梳理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从中提炼出在当代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并有可能争取世界各民族共同接受的三个理念,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而不同";人与自我的关系:"内求自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区域协调发展观,深刻揭示了一国之内区域分工与区域协作的原理,为人类社会均衡配置各种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地域融合,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方法.归根到底,公平的观点和效率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区域协调思想的理论根基.在当代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呈现出三种实践模式:宏观模式、中观模式和微观模式,这三种模式都是马克思主义区域协调思想的运用和深化.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翻译引进了一批海外当代中国史的研究译著。这些译著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当代中国的综合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社会及中国领导人研究等方方面面,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海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多元,宏观考察与微观研究并重,注重对地区或人物的个案研究,并且重视比较研究及实地考察,还注意到中国问题的特殊性。海外学者的当代中国史研究有颇多可取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史实叙述及史料解读上的错误,需要国内学者加强借鉴吸收,也要进行批评性对话,并推动国内相关最新成果向海外的推广介绍。  相似文献   

19.
就当下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人学的建构理念和途径来看,它们都没有摆脱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实践的支援和支持。这样,最终使种种人学在运用“实践”来构建一种关于人的哲学体系时,根本不能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和观念相区别。所以,就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来看,任何独立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建构或者试图将历史唯物主义范式人学化的企图都是一种不成熟和非法的建构。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继续坚持和发展不能靠抽象的“人”本身来达到,而只能通过对现实人的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表现来获得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0.
洪波 《求实》2007,1(7):8-10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与人的生存境遇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认识社会转型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并从中找出解决的思路成为了时代的课题。马克思人学是从哲学上对人所做的最高层次的思考,它为人的生存、发展和塑造提供了深邃的理念。因此,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准确阐发和运用马克思人学理论,便具有现实的意义指向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