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这是“海峡西岸”第一次写入中央文件。这意味着福建省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搭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沿平台”构想得到中央的认同和支持。表明这一战略已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重大提升。这一提升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海峡西岸”第一次写入中央文件,体现了中央对福建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中央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认可,体现了福建省在对台工作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泉州市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发展目标。市政协紧紧围绕省委、市委  相似文献   

3.
正如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所言,中央提出支持海映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明确了海西岸的概念和福建的定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与重要主张。去年年初,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而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建设纲要,则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4.
最近,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听取党外人士关于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时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凝聚着党外人士的智慧与力量,今后要在服务福建科学发展上有更大作为,把注意力引导到贯彻落实《海西规划》和我省“十二五”规划上来,紧紧围绕主题主线,  相似文献   

5.
罗豪才 《政协天地》2009,(11):29-29
海西是以福建为主体的国家区域经济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6.
给力平潭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一章中,专门强调要发挥福建对台交流的独特作用,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凸显了平潭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对台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了中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2010年,福建再次站在重要的新起点上。这一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又是全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第一年。如何保持福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助推海西建设,在开春的省政协十届三次全会期间,委员们畅谈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如何破解福建的“边缘化”难题?福建上下一直在苦苦地探索。在2004年1月举行的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福建正式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思路。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2006年3月,“支持海峡西岸”正式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这对于福建确立和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极为有利,福建的发展态势引起海内外经济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海峡西岸”第一次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写入中央文件,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福建的关心支持,既赋予了历史机遇,也赋予了历史责任。厦门要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历史性贡献。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为实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机构, 作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和重要渠道,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进程中,责任重大,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全团审议时,宣布了一个重大喜讯: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编制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下称《海西发展规划》)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复。4月8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全文公布了《海西发展规划》。《海西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地域范围,  相似文献   

11.
宁德俗称闽东,她怀抱三都澳港湾,临港而生,依港而建,是福建省东北部沿海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兴港口城市。在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布局中,宁德以“一港通四海、一线系海西”而显要。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海峡西岸”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尔雄 《政协天地》2008,(Z1):44-44
2007年11月,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决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福建在海西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构建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推动全国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平台,努力把海峡西岸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为全局作出更大的贡  相似文献   

13.
省政协委员通过借鉴鲁苏经验,结合福建实际,向省政府提交考察报告,提出我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祖国统一大业的高度,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大方向,加快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海上福建”步伐。  相似文献   

14.
今年国务院正式把“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特别是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视察时,鼓励福建人民要全面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新的贡献,再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海峡西岸建设的支持、对福建工作的充分肯定、对福建发展的极大关心。全省上下欢欣鼓舞,海内外反响热烈,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与发展共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既是一…  相似文献   

15.
法治海西     
《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的出台,是把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福建人民的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求融入海西建设的实际行动,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在一个全新的角色定位和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上来推进。中共福建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之后,省人大常委会就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准确站位、主动融入、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16.
国家“十一五规划”已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列入其中。5月初,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温家宝总理在首届“海峡论坛”举办前夕亲临福建省,考察“海西”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7.
郁风  黄捷 《现代领导》2011,(10):4-5
2009年1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孙春兰正式接替卢展工,出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新的掌门人。此前,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曾因一手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而获誉“卢海西”。随着孙春兰“空降”福建,成为“海西”新的掌门人,这位女性省委书记如何具体部署实施海西战略,颇受外界期待。  相似文献   

18.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状况如何,各地融入海西经济区有何举措,丽水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快融入海西经济区?带着这些问题,最近我们到福建宁德、福州、德化、漳州、南平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当前海西发展的基本情况战略布局,政策力推。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赋予了海西四个战略定位。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从地方战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将给海西带来什么?如何珍惜面临的重大机遇,全力以赴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本刊邀请了4位嘉宾,分别对海西四个战略定位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展示其深刻内涵和给海西带来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服务海西建设大局,进一步扩大社会劳动保险对外宣传力度,促进社会劳动保险工作又好又快开展,福建省社会劳动保险局与本刊携手联办“海西社保”栏目,从2009年9月起,在本刊联办栏目上宣传展示福建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改革发展成果及海西社会劳动保险领域的新政策、新动态。敬请广大作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