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     
猫不做官皇帝因为猫捉老鼠有功,要封它一个官职来酬谢。猫坚决不肯上任,皇帝惊问其故。猫答:"小民今天还可以做猫,一做官,猫都做不成了。"  相似文献   

2.
不怕难为情?     
话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写到一个叫卜士人的典吏,根据自身的经验向其侄传授谋官之法.他说,做官的第一秘诀是巴结,人家巴结不到的,你要巴结得到.如果你有老婆,上司叫你老婆"当差",你送了进去,那是有缺的马上可以过班,候补的马上可以得缺.你千万记着"不怕难为情"五个字的秘诀,做官是一定要得法的.如果心中存了"难为情"三字,那是非但不能做官,连官场的气味也闻不得了.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为"国考"。在古代,"国考"叫科举,秦汉魏晋时尚无科举制度,故又附会为"察举"。秦朝懂法律者才有资格做官在秦朝,做官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一定家资;二是要会书写、懂法律;三是年龄须"壮年"以上,至少要17岁之后才有担任官吏的资格。萧何勤奋好学,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因此得以重用,这是秦朝因懂法而提拔的实例之一。当然,秦代还有军功爵制、分封制、世袭制,等等。统一六国以后,爵官分离,有爵位者未必做官,做官者亦未必  相似文献   

4.
近日,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庞家钰因腐败落马,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有媒体曝出庞的妻儿早在其大权独揽时就已经移民加拿大,这种被称为"裸体做官"的现象引起网友的声讨和热议。耐人寻味的是,类似"裸体做官"的现象在海外并不罕见。  相似文献   

5.
正一位老人对升了官的儿子说:"职位升了,千万别张狂,做官要知足、做人要知不足、做事要不知足。"老人的话言简意赅、语重心长,无论对儿子还是对他人,对为官者还是对为民者,都颇有启迪作用。做官知足,这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有些干部热衷于做官、陶醉于做官,"官瘾"特别强。他们精心设计自己的升迁路线图,步步为营,煞费心机"跑官要官","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者更不少见。要其端正"官念"、淡化"官  相似文献   

6.
李延英 《求贤》2007,(8):44-44
“假撇清”是句民间俚语,意思是人前人五人六、人后魑魅魍魉,表面清廉正经、私下蝇营狗苟。明代冯淮敏在《玉江引&#183;闰世》中有这样的描述:“外貌清廉,生来只爱钱。好似鸯鸶儿毛鲜,素质无瑕玷.包藏吞噬心。两脚恰如箭,零碎钱几嗉里攒。”此等现象,古往今来绵延不绝,过去叫“假撇清”,而令称“官场秀”或“两面人”。  相似文献   

7.
蒋仁富 《廉政瞭望》2006,(11):47-47
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做官首先要做人,如果人都做不好怎么做官呢?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人、如何为官、如何行事,对于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常思常想的"领导干部三大课题".不断解决好这些课题,既是一名领导干部思想品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的反映,也是一名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体现,还关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执政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干部如何做人做官做事?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同志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不是享清福"、"做人要有人格,做官要有官德,做事要靠本事"等传世名言精辟地诠释了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如何做人做官做事.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副省长吉狄马加说,"做官"只是为老百姓工作的一个工种。好多年以前,有一句经典话语,叫作"革命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时过境迁,如今"革命"二字不常用  相似文献   

10.
一个党政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应具备多种能力,才能更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多地在现代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官",都要具备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意识和本领,而"做人",显然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7):123-123
一个年少进士问同乡老前辈:“做官有什么秘诀?”前辈答:“做官要勤、谨、和、缓。”后人称,这是宋人笔记所说的做官“四字诀”。  相似文献   

12.
"要夹着尾巴做人",是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引用其意,旧瓶装新酒,改"尾"换面,写了这么个标题。"要夹着尾巴做官",意指做官者要平和低调,不事张扬,安分守己,人生得意时更要  相似文献   

13.
为官贵在“实”俞锋世人常叹做人难。难在何处?我理解大概唯在“实”上。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也就不失为一个高尚的人。做人难,做官尤难。老老实实做官,实实在在为政,脚踏实地做事,是对做官的起码要求。要说官要有“官德”,这“实”无疑是“官德”之核心。如何做一个...  相似文献   

14.
宦囊,是指做官时所得的财物。宦囊的丰俭,最能说明一个为官者贪腐还是清廉。"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几多日,事事堪称天日盟。"这是明朝况钟在苏州  相似文献   

15.
吕梁故事     
<正>关于山西官场的一句话流传甚广——在晋南做官是和人斗,在吕梁做官是和钱斗。一名吕梁当地人士告诉廉政瞭望记者,聂春玉与杜善学,这两名来自晋南的官员一前一后来到吕梁,其实"既在和钱斗,也在和人斗"。  相似文献   

16.
万大城 《廉政瞭望》2007,(11):61-61
官味,做官的滋味。做官是什么滋味?记得在家中看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当看到满头白发、一身褴褛、家徒四壁的于成龙同老妻告别的情景时,侄儿突然说道:"这官当得啥滋味?"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17,(12)
正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抱定一生不做官宗旨,新中国成立前多次拒绝国民党政府许以高官厚禄的邀请。建国初期,百业待兴,亟待德才兼备知名之士参与人民政府工作。周恩来诚挚地对黄先生说:"这不同于旧社会的官,现在是人民的政府,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周恩来总理用一句话,诠释了共产党人为官真谛。这与千百  相似文献   

18.
<正>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一个领导干部的修养高下,往往影响到其境界和作为在"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列在首位。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有什么样的修养,就有什么样的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严以修身不仅是国人对从政者要求的起点,更是共产党人执政的底线思维,如今已经上升到党员干部应有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成为作风建设的新标尺。作为领导干部,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努力做严以修身的表率。严以修身重在修"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思想"总开  相似文献   

19.
今年9月30日,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里,胡锦涛总书记伫立在那份当年社员们下决心私下实行"大包干"字据的影印件前,表情凝重.  相似文献   

20.
《光明日报》曾刊载一件名人轶事,至今难忘。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黄炎培在旧中国曾多次拒绝旧政府的高官厚禄。1949年3月,他来到解放后的北平也无意做官。鉴于此,周恩来前往黄家拜访,诚恳提出请他担任政府公职。黄仍抱定初衷,说:"1946年我才68岁,已觉年纪老了,做不动官了,如今72岁,还能做官吗?"周恩来充满敬意地望着比自己大20岁的老人,回答说:"这不同于旧社会做官,现在是人民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