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布 《党史天地》2008,(11):22-25
我是江苏涟水人,1927年生,初中文化,1942年参加革命,抗战时期转战苏北平原。著名的淮河,由西向东,奔腾而下,一泻千里。淮河两岸,麦浪滚滚,波涛万顷。我军在此利用青纱帐、江河湖汊.有力地打击敌人。我参加过攻克阜宁、淮安等一系列的战斗。抗战胜利后,1945年挺进东北,参加过著名的四平战役,  相似文献   

2.
苏北的洪泽湖是淮河最后的归宿。它浩浩淼淼2000多平方公里,由成子湖湾、溧河湖湾、淮河湖湾三大湖湾组成,形为一只展翅的天鹅,隋朝以前称破斧塘,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公元616年隋炀帝下江南,天大旱,行舟极难。当隋炀帝乘坐的龙舟经过此湖时,突然天降大雨,水涨船高,舟行顺畅。  相似文献   

3.
《党史纵览》2008,(7):F0003-F0003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南端,南临淮河,中贯颍水,东南距省会合肥160公里,西到京九铁路枢纽阜阳市50公里,合淮阜高速公路承东接西、呼南应北。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钟灵毓秀的自然景色和一马平川的田园风光为颍上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悠久的历史积淀造就了颍上物华天宝,名贤辈出,  相似文献   

4.
《江淮》2007,(11)
2007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国家防总、淮河防总统一指挥,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省防指精心调度,全省军民团结奋战,先后迎战了淮河三次洪峰,取得了淮河防汛抗洪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5.
犤案例犦承载全国六分之一的中国第三大河流淮河,是我国投入最多、实施污染治理最早的大江大河。上世纪90年代初,淮河水污染日甚一日,不仅对流域水生态造成毁灭性打击,同时严重影响全流域居民的生产、生活。1994年6月,国务院专门召开淮河水污染治理会议。随后颁发了《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暂行条例》,这是迄今我国为单一河流水污染治理制定的惟一一部法规。以此为契机,中央、苏、鲁、皖、豫四省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高投入、大规模治理淮河水质污染。仅“九五”期间国家安排的淮河治理项目就有200个,总投资120亿元;莲花味精、丰原集团等千余家…  相似文献   

6.
1947年7月,刘邓大军奉命千里挺进大别山。8月底,当几万人马艰苦跋涉到淮河北岸时,淮河突然涨水。前有淮河挡道,后有追兵相逼,如何尽快渡过淮河,成为决定刘邓大军生死存亡的关键。先头部队想架浮桥,可因河面太宽,又突然涨水,只得找来十几条小船,一批一批摆渡。  相似文献   

7.
《党史纵览》2005,(12):F0003-F0003
女山湖镇地处皖东大地、淮河岸边,被喻为“皖东明珠”,是明光市的区域中心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现辖8个村、1个街道,总面积186.7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26万亩,总人口2.4万。  相似文献   

8.
1947年7月,刘邓大军奉命千里挺进大别山。8月底,当几万人马艰苦跋涉到淮河北岸时,淮河突然涨水。前有淮河挡道,后有追兵相逼,如何尽快渡过淮河,成为决定刘邓大军生死存亡的关键。先头部队想架浮桥,可因河面太宽,又突然涨水,只得找来十几条小船,一批一批摆渡。  相似文献   

9.
根治淮河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 淮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发源于河南,流经安徽,在江苏注入洪泽湖.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入海,打乱了淮河水系,使淮河逐渐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加上1938年夏季,蒋介石为了阻挡日军西进,下令炸开郑州附近的花园口黄河大堤,结果使豫皖苏三省44个县的1250万人流离失所,淹死人数达数十万,泛区总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10,(11):51-5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走遍大江南北,关心人民生活,血吸虫病让他夜不能寐,洪灾让他连写三个批示,下定决心根治淮河。到了晚年,毛泽东身患白内障、肺心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尽管身体孱弱,但他依旧心系人民。  相似文献   

11.
《学习导报》2010,(11):51-5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走遍大江南北,关心人民生活,血吸虫病让他夜不能寐,洪灾让他连写三个批示,下定决心根治淮河。到了晚年,毛泽东身患白内障、肺心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尽管身体孱弱,但他依旧心系人民。  相似文献   

12.
阜南县王家坝镇,皖豫交界处的一个偏僻小镇,因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坐落于此而闻名遐迩。多少年来,王家坝人民的命运曾随着淮河的风浪而颠簸,曾跟着大闸的开合而起伏。它的名字与牺牲奉献、战天斗地、顽强拼搏、重建美好家园的淮河抗洪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1953年建闸以来,王家坝闸14次开闸蓄洪,把滔滔洪水引入家园,为保护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城市、铁路、矿山作出了巨大牺牲。近年来,王家坝镇党委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励精图治,顽强拼搏,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共同描绘了富裕、文明、和谐的美丽画卷。王家坝镇党委已成为蒙洼地区团结带领…  相似文献   

13.
左明 《世纪风采》2013,(9):39-40
1940年8月中旬,八路军主力在黄克诚的率领下东进淮涟地区,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苏北的革命形势面貌一新。涟水、淮阴的抗日组织迅速动员爱国青年参加八路军,分散坚持在淮涟地区的淮河大队在这大好形势下,恢复团、营、连建制,  相似文献   

14.
<正>淮河地处黄河以南,长江以北,优越的地理位置得以兼收南北文化之长,当地人常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那是一片富庶的渔米之乡,也是欢腾的歌舞之乡。要说淮河岸边的璀璨文化,必定要数有着"东方芭蕾"之称的花鼓灯艺  相似文献   

15.
《江淮》2010,(6)
<正>肥王鱼,又名回王鱼、淮王鱼,为鱼中上品,乃淮河名产,以凤台县的黑龙潭和峡山口所产最佳。肥王鱼栖息于淮河激流处的水底石隙中,呈纺锤形,皮色土黄,无鳞,  相似文献   

16.
治水如治国     
韩磊 《新湘评论》2010,(2):34-36
中国历来视治水为大事,有“治水如治国”之说。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周总理都非常关心洪水的问题。毛泽东当年的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等,反映了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17.
治水如治国     
韩磊 《学习导报》2010,(2):34-36
中国历来视治水为大事,有“治水如治国”之说。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周总理都非常关心洪水的问题。毛泽东当年的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等,反映了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18.
贾丹  芮原 《党史文汇》2013,(5):27-30
钱正英是我国第一位水利部女部长,曾参与黄河、长江、淮河、珠江、海河等江河流域的整治规划,以及诸多水利水电重大工程的决策性研究。并在治理淮河及密云水库、刘家峡水电站、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中处理过许多重大技术难题,数十年与水结缘。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二野历史的回顾》一文,其中有一段谈到1947年8月第二野战军过淮河的奇迹。邓小平说:“过淮河,天老爷帮了一个大忙,能够徙涉。过去没有人知道淮河是能够徒涉的,那一次刚涨起来的河水又落下去了,(刘)伯承亲自去踩踏,恰好就是那个时候能徒涉,这就非常顺利了。不然,我们过淮河还是能过,但会有伤亡,以后的斗争会更困难一些。当时  相似文献   

20.
位于淮河中上游分界处的安徽王家坝,不但有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还有库容7.5亿立方米的淮河潆洼蓄洪区。7月2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第五次到这里视察指导防汛抗洪工作。面对蓄洪区群众,他动情地说:“你们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形成了王家坝精神。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就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就是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就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