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文摘     
今日文摘中日青年将共修南京城墙在日本侵华战争中遭受破坏的中国南京城墙将由中日两国青年动手加以修复,以使对战争不甚了解的中日两国第三代,特别是日本青年,正确了解历史,正视这一史实。日本朋友提出修复南京城墙是作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黄埔》2013,(2):4-8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接连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北平、天津、张家口、太原、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先后失陷。当时中国军队虽然组织了南口、忻口、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7,(24)
正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博爱和平之都,但也遭受了20世纪最残酷战争的破坏,沉痛的创伤记忆使南京人民更懂得和平的珍贵。创建"国际和平城市",是对南京创伤历史遗产最好的保存与利用,必将提高南京的国际知名度,促进南京的全面发展,展现中国的和平形象,为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受难者的记忆应被尊重2014年1月27日,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国际大屠杀纪念日的致辞中提到,"受难者的记忆应被  相似文献   

4.
不能忘记这段历史──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姜培茂50多年前,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大地上战火四起.日军所到之处,城市破坏,村庄被焚,生灵涂炭,无恶不作。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并产党倡导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团...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24)
正12月13日,是第3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0时,国家公祭仪式举行,南京全城鸣笛致哀。中国各地纷纷举行活动,共同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南京:安排系列悼念纪念活动南京公祭仪式现场,在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后,全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不含高速公路、绕城公路、城市高架、隧道)行驶的机动车(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除外)应当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火车、船舶同  相似文献   

6.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在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对南京人民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烧、杀、淫、掠,制造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被杀害的同胞达30万人以上,全市被烧毁的房屋达三分之  相似文献   

7.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忆旧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副主席郭秀仪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发动了“七七”侵华战争,践踏我国土,蹂躏我人民。1938年,华北、东南沿海地区大部被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亦陷落,国民政府迁往武汉。面对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全国人民抗战情...  相似文献   

8.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在中国古城南京制造的一个特大惨案。从1937年12月13日,全面攻入南京城的日军开始对平民和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实施长达40多天渗绝人寰的大屠杀,30多万人渗遭杀戮。南京这座被称为“六朝古部”的城市,约1/3的建筑被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有人说,南京大屠杀是二战中与波兰奥斯威辛大屠杀、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对人类使用的第一颗原子弹)并列的三个特大惨案之一;也有人说南京大屠杀是亚洲版的奥斯威辛大屠杀。  相似文献   

9.
马冠群 《黄埔》2023,(1):69-71
<正>1937年日军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占领了我国北平、天津、石家庄、上海、南京、济南等城市及广大地区。1938年春,日军由津浦路南北对进,企图一举夺得徐州,进一步攻占武汉,以实现迅速灭亡中国的野心。在战局危殆的形势下,李宗仁指挥第五战区广大官兵,血战台儿庄,挫败了日军会攻徐州的计划,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成为中国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最为精彩最为壮烈的一幕。  相似文献   

10.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诸多女作家响应日本军方的要求,奔赴中国各地战场慰问劳军,回国后提交战地报告,四处巡回演讲,在宣扬日本的侵略国策、激励日本民众投身战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为侵略战争的协助者。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文化界对她们的战争协助行为缺乏必要的反思,对她们的责任追究被消解于对其女性身份的强调中,从而割断了对她们从走在时代前列的社会活动家到战争协助者的反思。今天我们应该在反思的前提下,在战争协助者的框架内重新审视她们在战争中的行为,提供一面历史之镜。  相似文献   

11.
<正>二战中,日本掠夺了大量受侵略国家的财富。美国作者斯特林·西格雷夫和佩吉·西格雷夫共同著作《黄金武士——二战日本掠夺亚洲巨额黄金黑幕》一书披露,战争期间,日本皇室从南京掠走的黄金至少在6000吨。但令人奇怪的是,战争结束后,这笔财富像蒸发了一样,在史料上难见其踪。该书译校王选女士对此作了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  相似文献   

13.
刘统 《同舟共进》2014,(3):56-61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中国国民政府对日本战争罪犯展开审判。在南京、北平、广州、上海等10个城市设立了专门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从1945年12月至1947年12月共审判日本战犯2435人,  相似文献   

14.
文化遗产在经济建设的名义下,遭到破坏,已是许多国家的“伤心史”,国外有学者甚至提出,这样的破坏比战争还厉害。 日本千叶大学教授木原启吉在他所著《历史的环境》一书中,痛心地陈述:日本近代以来文物古迹遭到四次大的劫难,第一次是明治维新以后,大量佛寺被毁;第二次是明治及大正初期开放贸易,大量古代文物外流;  相似文献   

15.
作为日本侵华战争时期重要的时事摄影期刊,《支那战线写真》记录了1934年至1941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战争中的具体军事战线、战役和战况。《写真》在营造中国妇女、儿童与"解放者"日本军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中日两国妇女、儿童互帮互助等生活场景方面费尽心机。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妇女儿童特定的性别年龄符号虚构和平友好场景,营造舆论攻势,为其发动侵略战争涂脂抹粉,但是最终仍旧不能挽回其失败的命运。《写真》等时事摄影期刊上刊登的炫耀武力、破坏和平的照片,反而为后人留下了难得的历史证据,使日本军国主义者不得不接受历史的公正审判。《写真》还呈现出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跨国、跨文化性别关系的别样图景。  相似文献   

16.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事当局先后调集了一百多万军队,在江苏及其邻近地区,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些较量,虽使侵略军受到一定损失,但上海、南京、徐州等重要城市在短时间内相继失守,“给予国人特别是江南人民的抗战情绪以极大的打击”,给中国抗战的前途蒙上了浓重的阴云。江苏人民更饱受侵略军的蹂躏之苦,房舍被焚毁,亲人被杀害,财物被抢掠,仅南京城里,就有30万平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士兵惨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正当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江苏人民在日军铁蹄  相似文献   

17.
刘红光 《传承》2009,(16):94-95
近代"衰落城市"因其发展缓慢或相对停滞,现代化转型特征不明显等原因,学术界对其研究一直较为薄弱。何一民的《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从城市功能的变化、经济因素的变化、战争的破坏和外部的掠夺、交通地理优势的丧失、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了城市衰落的原因,为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1946年12月止,中国在美国的帮助下,把曾长期在中国从事罪恶的殖民侵略活动的近300万日俘日侨遣返回国,从而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遣送人数最多的人道主义遣返奇迹。根据1945年7月盟国制定的《波茨坦公告》的第九条规定:“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①8月18日,蒋介石明令何应钦全权办理中国战区日军投降及善后事宜。几天后,日本驻中国派遣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从南京飞赴湖南芷江与中国国民政府洽降。在会谈中,今井武…  相似文献   

19.
互动平台     
<正>未来谁将替日本忏悔?编辑同志:你好。最近关于东史郎先生的讨论比较多,对此,我也有些感触,希望与贵刊和其他读者交流一下。由于人性的复苏,曾参加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的东史郎,在战后对自己  相似文献   

20.
<正>甲午战争按照国际惯例,被称为"清日战争"。宗泽亚在其撰写的并作《清日战争》中指出,甲午战争是新兴的日本为挑战东亚旧秩序而发起的一场战争。所以,甲午战争的胜利是日本在近代史上崛起的一个"地标",而明治日本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正是这种崛起最直观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