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报》1982年第40期刊登苏联部长会议微生物工业管理局局长雷奇柯夫答该报记者问,谈苏联微生物工业的现状、前景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苏联微生物工业是农工综合体中最年轻的部门之一,苏共中央五月会议通过的食品纲要规定微生物工业部门要在加强畜牧业的  相似文献   

2.
越南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南自 1986年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在工业部门迅猛增长的带动下 ,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外资引进逐年递增 ,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受到世人关注。本文通过对越南经济 ,特别是从 1992— 1998年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越南工业化进程当中一个有悖于一般新兴工业国家的特点 ,即 :工业化进程不仅没有大量创造工业部门的就业 ,也没有顺利实现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这是因为 ,当前越南经济增长模式正处于由进口替代为主的工业化模式向出口导向增长模式的转型阶段 ,工业发展以及外资引进的资本密集型的特征 ,是制约越南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一个主要问题。最后本文就越南向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变的可能性以及转型的关键环节做了一定的数量估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条件下,具有高等教育及中等专业教育程度的专家人数正在迅速增长。在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工作的专家有2980万,其中仅工业部门就有专家约530万。近年来,科技知识分子人数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其它社会集团的增长速度。党一贯把国民经济专家工作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党的任何一次会议或多或少总要讨论干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东盟国家采取发展出口替代工业化路线,作为它们的经济开发战略。服装、电子部件等新的出口产品取代了传统的出口产品。总的说来,这种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除了实施经济开放政策的新加坡之外,其他四个东盟国家实行工业化的主体却依然是以采取保护政策为前提的进口替代工业部门,特别是印度尼西亚的工业化仍远非出口替代工业化。 除了新加坡之外,其他四个东盟国家的进口替代工业化(主要发展消费品和耐久性消费品的生产)虽然大体已均有所进展,但这些进口替代工业部门却仍然需要关税保护,  相似文献   

5.
转向市场经济的关键是物价改革。原苏联东欧各国中央集权是计划体制,造成了扭曲的价格体系。为了加速工业部门的发展,国家有意保持工业投入品特别是能源的低廉价格,原材料、能源和农副产品的价格长期偏低,很大一部分国民收入通过扭曲的价格转移到工业部门,为工业的资金积累和高速增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工业品与农产品,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剪刀差日益扩大,农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生产中不计成本,浪费原材料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大大高于西方。到80年代,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环境的严重退化和经济的停滞迫使人们实行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6.
1988年1月老挝人民革命党第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以后,老挝较全面地推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与此相适应,老挝的法制建设也在逐步加强和完善。 1988年3月12日,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部长会议决议的形式,颁行了一系列有关国内经济领域的法规,其中有:  相似文献   

7.
当勃列日涅夫在1964年取代赫鲁晓夫接管苏联经济时,国民收入年增长率达9%以上。18年后,他给安德罗波夫留下了毫无活力的经济——年增长率约为3%。工业生产的下降也很明显:在赫鲁晓夫执政最后一年(1964年)增长率为7.3%,但到1982年增长率下降到仅为2.9%。劳动生产率的统计数字并不好:工业部门的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农业部门甚至出现负增长。投资情况也是如此:投资比率的急剧下降对整个苏联经济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在极端重要  相似文献   

8.
一月五日 苏共中央会议讨论进一步完善苏联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的合作并提高其效率的问题。会上指出,苏联党的机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今后必须非常认真地重视扩大和巩固同越南在政治、社会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日本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三农”问题和如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情况与我国类似,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经验.本文从劳动力的流动角度分析日本现代工业部门扩张和二元转换的关系,以及如何顺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日本成功的经验.这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简讯     
东亚经济论坛第十三次会议在西安举行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东亚经济论坛第十三次会议”于 2 0 0 4年 10月 12日~ 14日在西北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日本、韩国、中国、波兰等国的近五十位学者。东亚经济论坛是专门研究东亚经济发展、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讨论东亚经济合作的现状、阻力和前景 ,为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全面推进东亚经济合作进程献计献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永秀教授就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模式提出“一是先进行双边和局部合作 ,再进行多边和整体合作 ;二是先求同存…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21日)这次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思路和措施,部署明年重点工作。上午,大家列席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全体会议,聆听了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讲话,在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12.
在探索中完善监督工作,1981年12月,大庸县(永定区前身)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作出决议,号召全县干部群众争当造林的突击手,护林的哨兵,为实现大地园林化而努力。大庸县人大常委会于1980年底成立,当时全县森林覆盖率只有30%左右,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县人大常委会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大庸作为“老少边穷”地区,山地面积大,发展林业是增收致富、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县人大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决议,要求坚决刹住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的歪风,大力造林育林、封山育林。  相似文献   

13.
20 0 4年4月17日,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常委会“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其影响”特别专题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共同主办。十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近百位北京市工商界、政界、学界人士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主题演讲中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与亚太地区的金融合作、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中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开放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说明,同时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在会议座谈中,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  相似文献   

14.
西方大国和东方正在转轨的十国的经济、工业和贸易部长于1994年5月6—7日在华沙举行第三次东、西方会议,讨论工业化国家和前东方集团之间的经济问题。在会议前夕,波兰《华沙之声》报独家采访了波总统瓦文萨。现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淑娟 《当代亚太》2006,(11):62-64
2006年10月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与亚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东亚经济共同体与中国”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印尼、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以及国内知名高校和国家级研究机构的近4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东亚经济共同体的目标、模式、领导力量、面临的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6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对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和司法体制这三个专项改革议题作出部署,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等决议,决定就司法体制改革的四个重大事项即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  相似文献   

17.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研究深化农村改革重点举措,部署2014年工作。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亲自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全体政治局常委出席会议,汪洋副总理作总结讲话,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 ,德国工业界也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 ,不断调整其产业结构和企业经营战略 ,以迎接日趋激烈的全球性竞争挑战。尤其是在过去的五年中 ,一股改革浪潮席卷德国 ,企业并购方兴未艾 ,中小企业蓬勃发展 ,新兴产业也正在崛起。改革不仅发生在钢铁、汽车、化学等德国传统工业部门 ,甚至还波及到电子工业等新的领域 ,连一些从前远远落后的企业和部门都正在迎头赶上。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向新政府总理施罗德递交就职任命书时说 :“德国需要改革。对于许多方面的改革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世界不会等待我们。”这反…  相似文献   

19.
20 0 5年 4月 1 3日至 1 4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经济研究室、政治社会研究室联合举办的“亚太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是经济研究室“亚太经济”和政治社会研究室“亚太政治与社会”重点学科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交流研讨会。 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在第一议程中 ,学者们围绕“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议题 ,就东亚区域合作的进展与前景、亚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价值观的同一、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国际环境、中国分享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及对亚太地区的作用、中印崛起…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东盟经济关系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这两个研究所于1985年签订协议,规划进行一次为期四年的以“中国—东盟经济关系”为主题的联合研究,并将为此举行三次讨论会。第一次于1983年在新加坡举行,主要讨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双边贸易关系。本次会议是第二次。第三次会议将于1989年在曼谷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