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和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将黑格尔的辩证法从他的唯心主义的体系中剥离出来,让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唯物辩证法或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部优秀的哲学著作,列宁在阅读它的时候所写的读书笔记<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不仅对其中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批判改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而且还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认真读书,研究哲学,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部优秀的哲学著作,列宁在阅读它的时候所写的读书笔记《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不仅对其中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批判改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而且还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认真读书,研究哲学,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科学 ,要历史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质的规定性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其基本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否认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否认马克思辩证法的客观性等观点是错误的。“回到马克思”的观点不可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在于进行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5.
与马克思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对其进行辩证法的改造、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并对其进行唯物论的改造相似 ,狄德罗批判地继承了 17世纪唯物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思想并对其进行了辩证法的改造 ,批判地继承了莱布尼兹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唯物论的改造 ,从而完成了对 17世纪欧洲哲学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哲学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首次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这一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以往哲学的形而上学性以及不彻底性等缺点,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开辟的一条新的哲学道路.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或说唯物主义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在目的、性质、功能、方法、内容、作用等各面均与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立的哲学形态,一种更为高级的、全新的哲学形态。它的根本特征就是理论与实际、哲学与现实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统一。但国内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一般习惯于按研究领域进行划分,把整个马克思理论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分门别类地进行阐述。而最近由郝立忠著,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作为哲学形…  相似文献   

8.
辩证法曾经作为认识世界与社会斗争的指导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兴盛一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辩证法似乎要被打入冷宫。但实际上,黑格尔辩证法拥有其哲学自身的理路,对于它,庸俗泛滥的理解固不可取,简单的抛弃也非科学的态度。辩证法不是处世的小计谋,而是生命的大智慧,即是实现自由的方法和道路。在对自由的理解上,康德因其揭示了自由的先验来源而功不可没,然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却使自由从康德的“天国”回到了“人间”,“对立统一”就是要使自我在他者中实现自身的自由,使自由成为存在于他者之中的现实;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不是自我对异己的消耗,而在异己中保持住自己,它既成全了自身,也成全了他者。在这个意义上,辩证法是要让人在天地之间找到自身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阿尔都塞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看到其"过程性"的基本特征,并用以作为建构自己"无主体"的社会结构观的理论依据.阿尔都塞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是片面的,他没有看到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主义方面,以及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主体性思想和人道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在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形态的反思中,"回到马克思"的口号再度崛起.从哲学维度上审视,"回到马克思"对于推进哲学的发展,有正本清源的意义.但是,由于马克思思想本身是一个发展过程,包容着理论"矛盾";马克思思想的产生有特殊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解读马克思是否真正理解马克思,又怎样走出马克思,存在一系列谜点.解开谜点的关键,在于要把"重读马克思",与解读马克思主义产生150多年以来的人类发展历史,与哲学发展史,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这一现实本文相联系,才能读出一个发展的、开放的、现实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各哲学流派关于"对立与统一原理"的观点阐述以及其当代现实作用。同时,也是对辩证法发展的一个探讨。辩证法作为思维方式,其自身发展经历了古希腊的朴素主义、康德的纯粹理性自身、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四个重要阶段。同时,从我国古代经典文本出发,在公元前11世纪,人们在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提出了早期的阴阳学说,《易经》、《老子》、《孙子兵法》等著作都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先贤哲人的辩证法思想。最后,感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对立统一规律,同时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的当代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进程中,不仅信仰过黑格尔哲学,也信仰过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清算(同时也是自我清算),才创立了他的新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地肯定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理解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批判的真实内容,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第一个在广博和自觉的方式上说明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态。所有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黑格尔都阐明过。问题是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的规律是作为思维的规律硬加在自然界和历史上面而不是从它们当中抽引出来的。马克思的贡献在于他从黑格尔的唯心论中挽救了辩证法,使其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成为科学的理论形式,并运用于历史领域。马克思在他的许多重要著作中尤其对对立统一规律作了精辟、深刻的论述,因此可以说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学说是与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但“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创立”(《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33页)的恩格斯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对实践问题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他的实践辩证法思想中.实践辩证法是其实践哲学的精髓,大体上包含五个主要内容,即思维与意识的对立统一、意识与意志的对立统一、意志与 自由的对立统一、意志自由与行为自由以及思维与实践的对立统一.在建构实践辩证法过程中,黑格尔不仅探析了人类与动物的区别,而且区分了"实践态度"与"理论态度"两个概念.在黑格尔看来,"实践"的出发点是思维,具体表现为从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运动过程,同时体现人类的决定能力与行为能力的统一.黑格尔借助实践辩证法深入系统地解析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发生机制以及人类实践遵循的辩证法,对人们认识"实践"这一概念的核心要义以及人类实践活动的复杂性、人类行为自由等论题具有理论启示,但由于在唯心主义道路上走得太远,黑格尔的实践辩证法并没有将他自己引向存在和时代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青年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是自我意识哲学,黑格尔的“否定性辩证法”是其哲学发展的直接推动原则,而费尔巴哈的客体性原则是其哲学的立足点,青年马克思哲学制高点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主客体的统一是青年马克思自我超越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今后哲学发展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中国实践中学习、运用并加以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继承和发挥中国优良文化传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之结合,因而具备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集中和升华中国人民的实践智慧,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的新阐释和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离开这三项特质而个性化地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两种哲学形态之间有着相互贯通和相互渗透的方面,因而必须相互尊重并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工程中实现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17.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重视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哲学关于生命的内涵与本质的阐释充满了辩证法:1、他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解释了生命是灵魂与肉体的统一。2、他证实了生命的独特性就在于自然美理念体现了生命之美。3、他认为生命就是矛盾,生命的过程就是扬弃。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的"哲学的终结",是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的终结,而不是一切哲学的终结。"哲学的终结"是哲学自身辩证否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消灭一切哲学,而是哲学形态的转换。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不是实证科学,而是新形态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在艾思奇看来,基于民族解放和民族救亡的总问题所构建的新哲学,就是辩证法唯物论的哲学,紧要的是推动这一哲学思想的中国化、现实化。艾思奇梳理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著作及其观点,强调这一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艾思奇"构建"了包括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历史观等在内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并为其大众化铺平了道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对于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言,最重要的是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之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阐述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认为马克思辩证法是革命的辩证法,而不是恩格斯所谓的"自然辩证法"。卢卡奇认为:首先,马克思的辩证法是总体性的认识方式,不是恩格斯的以三大规律为核心的"科学"总结;其次,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主体—客体辩证法,而恩格斯在这点上根本没有涉及;最后,马克思辩证法的落脚点应该是革命实践,恩格斯的理解仍然处在旧唯物主义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